李晶
惠州市惠城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变革进程中,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教学受到了关注和重视。专业教师为了优化课堂环境,深入专业课堂内部,积极探索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对学生的了解,逐步探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的教学实践措施,以此来丰富专业课堂内容。强化实际音乐学科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音乐学科;问题;实践措施
引言
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整体较低。无法通过欣赏音乐来满足自己对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活动的追求,与我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矛盾。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提升我国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使学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现如今,中职阶段的音乐课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碰壁,但是课程教育改革是必须要进行的。如何将音乐教学任务进行创新和完善,对于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中职学前教育音乐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音乐教学专业性较强
在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中,音乐学科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不光是简单的专业音乐教学,通过音乐教育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让其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声乐内容,从而在后期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够灵活地运用音乐内容,丰富学前教育实践课堂。但是,在当下的教学活动中,专业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相对较强,忽视了学生以后面对的教育主体是幼儿,也没有凸显出学前音乐教学的特征,而且音乐知识和曲目对于幼儿来说相对困难,这对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极为不利,阻碍了学生专业教育能力的形成。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具备基础乐理知识是开展声乐课程学习的先决条件,但是中职学校现有大部分音乐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相互脱节,无法实现专业性、知识性的整合与统一。比如,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自农村,受落后的成长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初中阶段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课程培训。农村中小学对音乐课程的忽视以及资源匮乏的现象仍然存在,声乐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尚属新鲜事物,一些学生甚至不会五线谱。中职学校所设置的声乐课程对于乐理知识零起点的学生尤为不合理。
1.3音乐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其专业课程较多。因此,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抓住重点。加之音乐教学与乐器和发声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乐器使用不便,发声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当中职学生缺乏高自律性时,极易导致音乐教学仅止于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当前音乐教学中缺乏实践锻炼机会也是中职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一大困境。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有效教学的实践措施
2.1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自媒体是学生关注度最高的领域。教师利用自媒体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特点,鼓励学生保留小组和声训练过程性材料,并运用简易的“剪映”“EV录屏”“inshot”手机等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同一小组的和声作品,通过不同的制作方式,可以呈现不同版本的合作成果,小组成员可通过后期编辑展示不同的内容。以作品《Mojito》为例,小组和声训练中创作的音乐成品视频可以以舞蹈呈现、以钢琴即兴呈现、以和声演唱呈现或者律动组合呈现,学生将作品发布在自媒体平台所收获的点赞和评论是对其音乐学习和后期创作的鼓励和促进。当枯燥且具有难度的和声学习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信息化手段时,也显出不一样的时代气息。学生参与度越高,学习的收获就越深刻。
当作品的演绎默契程度引发小组成员共鸣时,小组成员便会对和声效果的完成情况有更高的要求,对集体创作细节发挥想象,如对配器、道具等,都尽力做到精益求精。弹、唱、跳、说、手工、画画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为了在合作中发挥小组最大可能性,小组成员往往会拼尽全力,“各显神通”。
2.2健全学前教育专业信息化音乐教学评价体系
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在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应将以结果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向以过程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其中。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平时练习的儿歌上传至相应的平台上,以供教师评价和指导。在最终教学评价时,将上传至平台上的练习作品,包括次数及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并按比重折合为成绩,以核算到最终的期末成绩中。也就是说,教师可利用信息化技术,针对每名学生,建立练习数据库。学生每周将练习成果上传至自己的数据库中,并标明练习项目、次数以及时间等。教师则可通过线上观看和指导的方式,对每名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予以指出,进而提升其练习效果。以“含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为例,在教学完成后,学生可依据学习结果,在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儿歌,并以小组作为单位,利用铃鼓、响板等打击乐器设计含十六分音符节奏性的打击乐活动,并录制成视频,以分享在相应的平台上,以作为过程评价的一部分。
2.3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辅导。适时运用对话教学、小组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力。从声乐教师开始,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可以进行对学生的大规模的调查,总结学生为什么不重视声乐课或者是对声乐课的热爱程度不够。这样改革声乐教学就比较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规划。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在网上学习,不必给专业教师增添压力。在进行集体模式教学时,根据学生声乐的基本特点和技能指导教学,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声乐技能。同时充分发挥小组教学模式的教学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小组声乐教学的特点,找出适合每组的教学内容,使各组有鲜明的声乐特征和清晰的声乐技能要求。
2.4借助情境教学模式,丰富音乐课堂
专业教师要想增强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就需要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学科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优质的情境教学模式,以此来丰富音乐课堂,带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锻炼学生的音乐素养,强化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摇篮曲》有关知识时,专业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播放相关音乐视频,让学生快速地融入音乐教学场景中。在学习《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这首歌曲时,常规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了,因此专业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场景,让学生跟着音乐舞动起自己的全身,从而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课堂活动中,逐步强化其综合素养。
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学校不只是改变对专业学科的教学模式,还对一些艺术类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学好声乐学科对培养综合型人才有很大帮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能力培养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有促进作用,可以很好的提升学校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张洪显.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J].中外交流,2019,26(35):74.
[2]赵胜男.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J].福建茶叶,2019,41(6):207.
[3]许夏临.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艺术科技,2017,30(12):458.
[4]钮菲菲.中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
[5]宋冬菊.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