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践,多元设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寻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王婉婷
[导读]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综合素养的培育。
        王婉婷
        福建省泉州市前店南山小学  3620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综合素养的培育。而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贯穿着每一个学生生涯的始终,因此必须要从语文做起、从小学时期做起,培养学生们的各项基本能力。目前,有关减压减负的倡议正在教育行业当中推行,因此对学生们作业的设计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合理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体现教育的真正意义。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小学语文科目的作业设计进行分析,立足实践,进行多元化的设计,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立足实践;多元设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为巩固学习知识、锻炼学生技能的重要角色,作业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实现个性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在作业设计方面有着明显不足,尤其是类似于语文这种理论性比较强的科目,在作业设计中很难体现出实践活动的教育。因此在以下内容中,我提出了借助于实践调查作业突出学生个性、借助于手动操作作业强化实践能力、借助于阅读内化作业扩展知识层面以及借助于合作协调作业锻炼写作能力的四点具体对策,希望借此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供借鉴经验。
一、借助于实践调查作业突出学生个性
        在设计语文作业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进行整合与延伸,在作业设计中充分体现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内容,从而扩展教学的空间以及学生的学习视野,活跃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潜能,最终彰显他们的独特个性。因此实践调查这种作业形式就十分适合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借助于实践调查,学生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开阔自己的视野,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所需的学习资料,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社会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母鸡》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设计实践调查作业,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文中描述的母鸡都有哪些特征?你们还知道母鸡的哪些习性吗?请大家通过网络查询、询问父母或者利用假期实地考察母鸡等方式,模仿本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自己写一篇有关其他生活中常见小动物的作文,比如针对小鸟的外貌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进行写作。第二,同学们可以自行组队,每五个人为一组,开展小组板报比赛,每一个小组设计一个有关母鸡的黑板报,并让老师和其他小组进行打分。第三,可以到母鸡养殖场进行实地调查,并记录分析,写下自己的感悟。而学生们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这样不仅能够突出他们的个性,同时也能够使他们真正融入实践、走向社会[1]。
二、借助于手动操作作业强化实践能力
        目前,不论哪一科目的教学,都要求教师要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立体的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所以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习内容出发,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作业,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能够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发现语文学习的妙处所在,切切实实的体现出“教”与“做”的完美融合[2]。例如:在学习《小木船》这节课时,当文章内容学习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个动手实践的作业,这个作业不一定要回家完成,也可以在课堂中完成。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们明确做事要学会转换思维,而后与课文相结合,询问学生们:如果你们有一条小木船,那么请你们测量出长颈鹿的重量。

而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展开课堂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制作纸船来代替小木船,在用水盆来代替河水,用橡皮来代替长颈鹿,用小石子来代替石头,由此,曹冲称象中的所有“材料”就全部齐全了。而后让学生们进行配合,一同测量出“长颈鹿”的重量。通过这种动手操作的作业形式,既摆脱了传统枯燥的作业模式,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三、借助于阅读内化作业扩展知识层面
        想要使小学生的视野范围更加宽广,就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指引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内阅读一些与课内读物相似的课外读物,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展他们的知识层面,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最终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3]。同时也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们寻找一些适合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们的辨别能力,避免他们受到不良课外读物的干扰。例如:在学习文言文《铁杵成针》这节课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就可以询问学生们:你们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精神啊?这时学生们就会说“老师我学到了坚持不懈的精神。”对此,教师首先需要给予鼓励,而后告诉学生们:“你们仅仅学习这一篇文章就从中收获到了新的精神,那么老师给你们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好不好啊?”而后为学生们挑选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们感受到文章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借助于这种国外读物,还能够有效扩展他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到国外不同的艺术风格与写作表达手法,进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另外,还可以在学生们阅读之后让他们写下自己从文章中感受到的精髓,从而真正实现读与写的结合,在阅读中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4]。
四、借助于合作协调作业锻炼协作能力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协作能力是一个人和一个团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在协作过程中,队友之间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扶持,充分发挥团队的巨大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借助于合作协调类作业的设计,能够锻炼学生们的协作能力,让学生们懂得如何才能够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发挥“筷子效应”的现实意义。当然这种协作并不局限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开展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合作[5]。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结束之后为学生们布置合作协调类作业。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一名同学对文章中所表述的北京春节习俗进行记录,另一名同学借助于书籍或者网络查找北京春节习俗的变化以及一些全新的习俗,而后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挑选出小组认为最优秀的几种习俗。最终由教师进行评比,看看哪一个小组总结的最准确、最全面。并让每一个同学对自己的组员进行评价,和大家分享合作过程中的感受。通过这种作业形式,让学生们更加信任自己的组员,同时也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锻炼他们的协作能力[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作业设计的作用,立足于生活实践,进行多元化、全方面的作业设计,从而突出小学生的个性,强化他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安堂.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措施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4}(01):4.
[2]张爱琴.浅谈小学语文校本作业优化设计策略[J].教师,2020,{4}(33):25-26.
[3]黄琦.“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06):99-100.
[4]陈爱民.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策略[J].天津教育,2020,{4}(33):159-160.
[5]毕娜.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科幻画报,2020,{4}(11):84.
[6]马丽娟.立足实践,多元设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新教师,2019,{4}(02):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