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娟娟
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浙江 金华 322211
摘要: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智慧结晶,其独特的体裁,构建形式,突出体现了古诗词的形式美、意境美、思想美、韵律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尝试以诗词为载体,美塑学生的身心,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论述对象,重点从诵读、品读、情感鉴赏等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历代文人先哲智慧的积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其独特的艺术色彩以及浓厚的精神需求,也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古诗词中的语言之精确、意境之朦胧,韵律之优雅,这些更是其他文学体裁所无法企及的。从育人角度而言,古诗词的诗美与学生内心的审美息息相关,对于洗涤学生的身心灵、美塑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下文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前提之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活动的原理阐述
笔者认为,小学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是建立在审美活动基础之上的一种情感教育,所以遵循这一规律,从大量古诗词作品的组织形式和精神内核出发,探索搭建古诗词与儿童审美思维沟通桥梁的可行性。
郭沫若曾经说过:儿时背下的书,像一座大冰山,入了肚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旦融化可就是财富了。在笔者看来,学生所接收的一切资料,并将与他们的认知结构融为一体,形成符合学生认知特性的知识体系。
儿童年龄较小,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去认知周边的事物,而美育过程以形象到抽象,由吸收到内化为主要特征,必须依靠学生的认知特点去开展。因此,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内在需求,可以把整个美育过程划分为浅层获取——主观感受——内化升华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的感官特性,逐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诗词文韵之美净化学生的身心,最终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二、诵读有声,感知古诗词中的韵律之美
古诗词以平仄押韵、对仗工整的表现形式为主,读起来节奏感十足,十分琅琅上口,也是学生最喜欢朗读的体裁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不难看出,积极发挥学生口齿伶俐这一感官特点,组织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诵读,逐字逐句的感受诗词的表现形式以及内容特性,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珍贵的韵律美,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节奏感有一定的差别,细细品读不难发现,当诵读的时候,语调不自觉的就会偏向“光”和“霜”这两个字,而品读后两句,语调则不自觉偏向“望”和“思”,不同的语句中的韵律之感,不同字词之间的押韵,缓缓地将作者的饱满情愫牵引出来。所以,在带领学生诵读的时候,为了强化学生的诵读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通过画“/”或者对重点字词进行标注的形式,让学生有侧重点的去摇头晃脑的诵读。
一抬手、一投足,一句诗,一种情,韵律之间美韵渐生。
三、精细品味,感知古诗词中的语言之美
古诗词是一种极为独特的语言艺术,字词精炼,韵味悠扬。诗人将自身的深厚底蕴蕴含在诗词的字里行间,每一个字词都是诗词磅礴情感和人文情怀的载体,或歌颂山河,或睹物思乡、或四季如歌、或壮志未酬,一字一次,一言一行,皆是诗人对过往的控诉、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希冀。所以,在古诗词审美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诗词的“诗眼”进行精细品味,让学生充分感知诗词的语言之美。
例如,在教学王安石古诗《泊船瓜洲》时,古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一直被世人所称道。之所以能够成为脍炙人口的诗句,自然在于其形象鲜活的独特艺术魅力,而其中的“绿”字更是将春天来临,万物竞生长,一派新绿的江南景象刻画的入情入境。“绿”字正是本诗的“诗眼”所在,也是奠定整体诗词基调的点睛之笔。所以,想要让学生体验诗人对于字词的精准应用,对生活实际的明察秋毫,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闭眼深思,将脑海中的所呈现的画面,生动的落实到纸张之上,充分体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四、情感桥梁,感知古诗词中的情感美
古诗词从表达形式到内容主题选取,其最终所揭示的不单单是字词所刻画的表象情景。诗人更像一个视角敏锐的摄影师,将一幕幕现实而饱满的生活场景收录,通过深厚的文学素养,逐字逐句对所面临的人生境遇巧妙剪辑,最终呈现出足以文动千秋的不朽诗篇。言辞精炼是形式,而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却是初衷,是酿造诗词美韵的根源所在。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学生与诗人情感世界的精神桥梁,积极引导和激发,让学生于情于景中,感悟古诗词中的情感之美。
例如,在教学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一诗时,诗人通过写信直叙的方式,将内心对奖项的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思乡之情”一直是小学古诗词中较为常见的诗词主题,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情感意识较为薄弱,并不能深刻体会这一情感,为了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同身受的感悟古诗词的情感之美。如,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当你远离家乡,与父母分离,这时,让你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书信,你又会在信中说些什么?诗人又在信中说了些什么?哪些字词又能彰显诗人思乡的愁绪呢?
引入学生熟悉生活场景,通过抛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感同身受的去感知诗人的思想之情,再通过对“见秋风”“又开封”“意万重”这些字词,细细品味,诗中的思乡情感之美慢慢萦绕学生心头,与诗人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丰腴了学生的内在情感,也加剧了学生对父母、对家乡的真情实感。
总而言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古诗词教学实践中,为了践行素质教育的相关理念,助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注重以古诗词为载体,重视开展美育,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引导学生感知古诗词中的韵律美、语言美以及情感美,以诗词之美重塑学生心灵之美,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品鉴,自主吸收和内化,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让美的思想和精神,如春风细雨一般缓缓流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在磨课中挖掘古诗词的美[J]. 傅译锌.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02)
[2]谈古诗词背诵指导[J]. 李本聪.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1(04)
[3]用好古诗词中的“故事”资源[J]. 江和平. 基础教育课程.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