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咪
浙江省兰溪市行知小学 321000
【摘要】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只有将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结合,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彻底地开放。因此,在语文课堂中,一定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挖掘生活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建构“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让生活真正服务于语文,将他们完美融合,我们的语文才能源源不断,充满生命力!那么,该如何将生活与课堂完美融合?下面,我就结合实践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活化;体验教学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语文必须要来源于生活,要根植于生活,才能焕发光彩。一切教学必须融入生活才能有效,如果只是把语文当做一门孤立的课程,脱离了生活,那么就像大树少了根植的土壤,这样的课堂将会变得枯燥乏味,也将变得一文不值,无法立足!这也是现在诸多孩子对语文课没有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要使语文课堂变精彩,变生动,变风趣,那就必须让语文课堂带点“生活味”。
一、何谓“体验”
什么是体验?体验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从而得到的感受。
“学习体验”字面意思应该理解为通过学习实践来认识了解事物,获取知识,得到感受。由此可见,学习的体验是从实践活动中得来,没有学习实践就无法达到目的,无法得到相关的体验,就像登山一样,只有亲身登上顶峰,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才能感受到杜甫眼中“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才能感受到罗隐眼中“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人生哲理!
所谓“生活化”体验,就是将语文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之外的一些生活中,通过对生活的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向往和关注,同时也将课程标准的要求与目标更好地渗透于学生们的生活体验中,让他们在玩中学,在玩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感悟语文,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依照此项标准,可想而知,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生活化”体验,是很有必要的,这为孩子们将来迎接更多的挑战做了准备,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累广泛的语文活动经验呢?
二、丰富语文实践的经历,在语文中渗透生活
(一)在课堂教学中,“加深”体验
之前我所任教的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五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明确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机械地接受。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学会分类概括。在对这个单元的教学设想,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自由安排。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进行对中国汉字文化的搜集、归类。课堂上,我们一同通过猜字谜的方式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课后,以手抄报的形式,交流对汉字的了解。
(二)在劳动实践中,“提炼”体验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中医药课程是我校的特色课程,而中医药学也正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医药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劳动教育根植于学生的心田,结合我校的特色课程的实施,恰逢百草园内的温郁金成熟了,我们三年级全体同学十分有幸成为此次的采挖人员。
火辣辣的太阳也抵挡不了孩子们高涨的热情,孩子们根据事先分组,纷纷拿起劳动工具,变身“小农民”,有的采挖,有的搬运,有的分类,忙碌地在百草园中来回穿梭。在此次实践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劳动,即使双脚沾满了泥土;即使锄破了手,但他们的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也许是因为初次的务农,也许是觉得看到自己能干的一面而感到骄傲。但不管因为什么,我坚信这次的实践会值得孩子们铭记。在这过程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不易。趁热打铁,我让孩子们说一说今天体验的心情、感受,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这次有意义的活动,随后,孩子们纷纷借助思维导图撰写习作,因为实践所以感悟,这次的日记更是真实又打动人心,这些体验无形之中成为了孩子们习作的好素材。
(三)在传统节日中,“促进”体验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不及长辈们。为了让我们学校的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根本上重视传统节日,在实践中传承民族文化。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校特地举办了“小小清明粿,浓浓节日情”之“自做”清明粿活动。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揉面,包清明粿,烧清明粿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清明粿,还知道了清明粿的制作过程,这比教师口授知识来的更直接,也了解的更透彻,促进学生的体验。
(四)在开展活动中, “创新”体验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其中更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目前,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响应号召,实施垃圾分类,借助学校的力量,让孩子们走进乡村宣传垃圾分类,开展“小手拉大手,共筑美好家园”的活动(如图1)。我们学校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号召学校附近村落的孩子们组成一支“志愿者小队”,在自己所在的村子进行垃圾大清理。同时,与村民们进行面对面沟通,倡导垃圾分类!活动结束后,以小组的方式合作完成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促进孩子们对体验的感受。
图1 “小手拉大手,共筑美好家园”活动
三、结语
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教材上的知识是局限的,我们不能局限于课堂,不能单单的“以本为本”,要学会“活”用教材,体现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既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又不能脱离教材。教师要遵循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走出我们的课堂,走进我们的生活,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不一样的体验,从而融入到语文中,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徐世贵 著《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开明出版社
[3]王娟,陈树生.语文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价值实现[J].语文学刊,2010(20)
[4]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章熊《谈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建设》2000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