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林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武当路小学
摘要:心理暗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关键词:心理暗示;积极;影响;学习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影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人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心理暗示,如望梅止渴、根据电视广告进行购物、一张灿烂的笑脸、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语……积极的心理暗示常常能给人信心、勇气和战胜困难、努力进取的力量;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会让人沮丧、气馁、萎靡不振甚至影响心理健康。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积极暗示,有意或无意地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能感受到教师的期望,增强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从而获得最好的效应。 因此在教学中,用好积极的心理暗示,唤起学生的自信、快乐、和希望,克服自卑、痛苦和失望,让他们在期望、肯定和赞许中长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鼓励性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效应。“你很爱动脑筋!”“太有创造力了!”“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的表达清晰准确!”,或者竖起一个大拇指、一张笑脸、与学生击一次掌……老师真诚的鼓励会让学生认为自己是优秀的,下次会更加努力去动脑筋,去创新,去读书,去表达……结果就会越表现越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增强自信心,有兴趣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相反,若老师说:“笨死了,没见过比你更笨的。”“你看看×××,再看看你,怎么同一个老师教的,相差这么远。”“这题讲了多少遍了,还在错,为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讲?”……学生经常听到这样的消极心理暗示,会产生挫败感,失去自信心。认为我很笨,我跟别人相差太远,我上课不认真。老师这样的评价并不能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久而久之,还有可能会让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认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能进步,自己是学不好的。其实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评判。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永远做孩子的欣赏者,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当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充满了成就感,他的学习自然就会越来越好。反之,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常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肯定是学不好的。
二.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积极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会给教师和学生愉快的感受,使师生双方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如: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同学们说:“我们班的同学很活跃,思维敏捷,老师相信一会儿在课堂上一定能看到你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样子。”“同学们的坐姿真漂亮,你们已经准备好上课了吗?”“刚刚有同学问我今天要学什么内容,看来同学们很期待今天的学习,好,我们马上进入今天的学习。”……这样的开场,都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会自觉地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朝着老师期待的样子去努力。对学生有期待,有肯定,有赞许,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而不是一上课就给学生传递消极的心理暗示:“上课半天了,怎么还没坐好?”“你们这样闹哄哄的,怎么上课?”……
课中发现有学生不认真听讲,不能一味地去批评那几个不认真上课的学生,而要试着去表扬那些认真听讲的学生。
可以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同学可真会学习!”“×××同学眼睛在发光呢!老师相信他一定在认真思考问题。”“×××同学发言真积极,小手都没有放下过。”……而不是“×××上课不专心听讲。”“×××别说话。”……在课堂上多树立一些正面的典型,让其他同学学习、效仿,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另外老师要善于找到班级的优良作风,如有礼貌、上课专心、热爱学习……在课堂上多表扬,少批评,把班级的优点最大化的让每位学生都知道,从而影响还没能做到的学生,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这样长期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班级的氛围越来越好,每人都会为能成为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而自豪,愿意为班集体而努力学习。反之,如果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是“我们班是最差的班,好不了了。”这样的消极心理暗示,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班级的认识,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产生厌学情绪,班级氛围会越来越差,学生的学习也会越来越不好。
三.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要努力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在宽松、愉悦、民主、鼓励的氛围中,能够对新思想和新活动保持开放的心态,更容易产生创造性的思维。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恐惧或悲伤,使注意力收缩,绷紧的精神状态属于防卫性思维模式,就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比如:在学习中对孩子经常挑剔指责或任务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就会感到焦虑,长期如此,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相反,如果给予孩子适度的任务,“够一够,就能摘到桃”,有意识地告诉孩子:“你是优秀的”。遵循王守仁所倡导的“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就能激发出无限的力量,就会在认知的基础之上得出新的认知。学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样有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学生就会越来越自信,更会自觉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四.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儿童是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而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在校园中,教师如果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赞美的话语暗示学生——你很爱他, 你欣赏他,你认为他能行。给学生传达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才会信服你、尊重你,会不自觉的接受老师的影响和暗示,从而树立起信心,积极乐观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师生关系越和谐,老师越幸福,学生更会有学习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五.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好的环境能使人身心舒畅,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如校园、教室、黑板报……都是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场所。校园里贴上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如牛顿、爱因斯坦、鲁迅、华罗庚……教室里贴着“你追我赶”“我就是学霸”等栏目,给学生创设积极、向上、奋斗的暗示环境,这种良好的环境无疑能起到激励作用。除了老师激励性的语言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说一遍“我很棒”“我会努力”等暗示的言语,会使学生接受这些积极的信息与能量,从而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积极主动的学习。
积极的心理暗示如同阳光,在阳光下长大的孩子,一定是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才会成为你期待的模样。老师要善于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它成为孩子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秦莉 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教育的影响2015 第10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邹明 积极心理暗示对学生的作用2007 教育科研论坛
尹小芳 陈方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19.10 快资讯 每天话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