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翠
湖南永州道县营江学校 4253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不得不提的一项内容,其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视野、人格情操等方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当下的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较为薄弱。基于此,以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应对策略探究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更加注重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合理调整阅读教学方法与内容,真正助推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机械阅读,缺乏思考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一个共性——机械阅读,缺乏思考。即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单纯地阅读文本,进行简要的字词句的输入,并没有去思考、质疑和探究。这就导致学生阅读过了却印象不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阅读过程缺乏有效指导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所具有的各项技能都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发展而来,阅读技能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将文本直接“丢”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思考、去领悟,不采取任何指导性措施,不进行任何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读书只能是“浮光掠影”,几乎不能从文字中获得任何有用的知识,也很难在读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这也是不少阅读课流于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盲目阅读,缺乏技巧
阅读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但是很多高年级小学生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技巧,有的学生已经六年级了,却仍然喜欢指读、出声读,不会默读,他们的阅读是盲目的、低效的。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将读书过程落到实处,以阅读课教学展示成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将阅读方法教学落在平时,课上40分钟再去谈具体的阅读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阅读课应该是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方法的高度总结和凝练。如在写人的文章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教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去读一些写人的文章,这会有利于阅读方法的迁移。当然,设计阅读单也是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重要方法,通过阅读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并非短时间可以做到的事情,而是需要较长时期的坚持与付出。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教学环节当中,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对文本当中的优美词句进行品读和赏析,并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录优美词句的笔记本,这样便会使学生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渐积累起丰富的词汇,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文笔的平铺直叙。考虑到小学语文教科书当中的文章都是优中之选,因此,语文教师还应当从中挑选一些精美的课文段落要求学生进行诵读和记忆,如此一来,将会使学生在对这些优美段落诵读和记忆的过程当中,达成对其语文语感有效养成的目的,也将让学生的后续阅读学习活动从中受益。
(三)明确批注阅读的学习目标
在了解阅读材料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写作意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将作者、教师以及学生有效地连接起来,不能盲目的脱离教学实践开展教学工作。教学目标一旦设立,整个教学过程就有明确的方向,教师能更好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学生也能通过明确的目标,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随着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断深入,他们的身心都在向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他们要通过阅读不断地积累知识与经验,提高阅读整合能力。对教师来说,要不断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思考来进行提问,与教师进行交流,并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答案并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
(四)基于文本主线,创设阅读情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情境创设和师生互动结合在一起进行授课教学。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充分融合两种教学方式,然后展开灵活的教学设计及应用,促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并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积极互动,能够发挥出自我主观学习能动性,这样能够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文本知识有清晰的认识,能够让学生紧紧抓住学习的核心内容,并对文本教材中内涵的情感主旨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比如,在教学《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简单与学生互动,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五年的小学生涯中迄今为止最为难忘的一课是哪一课?哪位老师教的,为什么难忘?”很多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互动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说一说自己难忘的一课后,教师可以趁机导入本节课,让学生对作者所经历的难忘的一课有所了解。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内化本课的情感,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积极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在互动中对当时的情境有所认识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进行个性化理解,让学生在情感的认识和情感转变的认识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能实现教师、作者与课文之间的多重对话,使学生在阅读时将各方面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锻炼思维,并将文章中的语言进行细化的理解。使学生能在阅读时变得更加自信,进而逐渐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这样不仅能改变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形式,同时能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亮.应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误区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2):72-73.
[2]周洁.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87.
[3]蓝雪华.浅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9(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