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艳
泸州师范附属小学城西学校
摘要:为了探索“五育融合”路径,我们从课堂改革、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等多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学校形成多个课例,校本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认为:课程永远是教育的载体,探索能使五育“融合”的课程,就是在践行“五育融合”的理念;“五育融合”教育不一定是“跨界”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践行“五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五育融合 综合实践 课程
当下,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与“育人”有关,在“育什么人” “为谁育人”等已然明晰的情况下, “怎样育人”以及如何提升“育人质量”,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亟需回答的重大问题。通往“育人质量”提升的路径多种多样,其中“五育融合”是最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
一、“五育融合”与“五育融合”路径。
如何把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理念转化为行动?如何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落实到日常教育实践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大教育学系曾以“成融合气象,育中国少年——走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融合发展”为主题,举办“全国五育融合研究论坛”。该论坛引发教育界广泛关注。2020年泸州市江阳区正式和华东师范大学签约,引进“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我校作为示范校,近一年以来积极开展“五育融合”讨论与实践研究,对其实践路径提出以下观点:
1.课程永远是教育的载体,“五育融合”须建立在能使“五育”融合的课程上。所以,探索能使“五育”融合的课程,就是在进行“五育融合”的教育;
2.“五育融合”教育不反对分科教学。分科,是分教学内容,每一科所涵盖的教育要素各有不同,然而“融合”是发生在学生个体身上,认为所有课堂上都要尽可能“五育并举”的观点是错误的。
3.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五育融合”的有效路径。学生学习兴趣高,各种教育元素融合了无痕迹,最能体现五育之“融”。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五育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径
破解“融合日常”之难。已有的常见探索,是将课程与教学作为“五育融合”日常化的基本路径,让“五育融合”进学科、进课程、进教学,实现“学科化” “课程化” “教学化”,进而走向“体系化”。我校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做了关于“五育融合”的课例探索,在探索中认为,把某一主题课程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可以通过教材与活动进行有效的“五育融合”。《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主题。
由此可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益就是“五育融合”所期望的培养目标,或者说二者有非常的契合度。
我校2018年立项市级教科研资助金重点课题《城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认为,立足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五育融合”的“融合路径”。在引入“五育融合”教育理念以来,很多人在困惑怎样在日常教学中做到“五育融合”,然而,学科教学均有侧重点,企图把“五育”在一种课堂或者说一节课中同时发生是荒唐的。只有立足学科的综合实践,通过整合课程,通过完整的实践活动能让“五育”融合更自然,更贴切。
(一)立足劳动实践活动课程。
劳动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能、劳动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的综合功能。
课程内容由学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劳动三方面组成,是本课程最重要的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为低 、中、高三个学段来确定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分层次,由易到难,要求不同的学段,达到不同的标准。
劳动实践课程安排(部分):
社会实践劳动一期开展两次,教师和家委会成员承担活动的发起者、策划者,学生根据内容范畴自主安排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项目,引导学生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建立从小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立足语文的综合实践活动——“青葵园”实践课程(申请表部分)
课程立足语文学科,由语文教师教学,但是从课程目标上看,就可见“五育”始终贯穿其中,学生在活动中自然接受了“融合”的五育。
(三)立足语文教材所要求的综合实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离别母校”,就以该教学内容为载体创建综合实践课程。《成蹊回忆成蹊回忆 诗话离别》课程分成四个板块——亲爱的老师、亲爱的母校、成长的足迹 、致亲爱的您。每一个板块下有具体的活动,在每一个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摄影、书画、写作、实践,从而培养孩子们写作、绘画、动脑、动手以及收集资料的综合学习能力。本课程的开展,会把孩子们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由课内走向课外,学习方式也将变得丰富多样。摄影、绘画写作、查阅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分析,优化学习成果呈现方式等,将不断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实现“中国根基 全球视野”的育人思想,为孩子们一生的幸福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立足学科教材,进行单元整合,让各学科教师集体完成一个事件“项目”。
课程目标 1. 通过亲近自然,科学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了解大自然的季候特点,知晓土地运载万物,生长万物的奥秘。 2. 通过实践劳动,知晓蔬菜粮食来自于辛勤的劳作,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当珍惜粮食。 3. 通过调查研究、阅读分享、自然笔记、观察笔记等进行大胆的展示与分享,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 通过合作式劳动,懂得互帮互助,协同合作的重要性,提升社会交际能力。 5. 通过实践活动和对大自然的感知,达到一定的园艺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作者:李政涛 文娟《中国电化教育》2020年第03期
以“五育融合”之力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宁本涛 杨柳《中国电化教育》2021年第06期
聚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发
作者简介:甘文艳,女,中小学一级教师,生于198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