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络诈骗现状及防范策略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2期   作者:董振虎
[导读] 网络诈骗是伴随着网络深度渗透而衍生的远程诈骗方式,其本质是传统诈骗的异化。
        董振虎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402
        【摘要】网络诈骗是伴随着网络深度渗透而衍生的远程诈骗方式,其本质是传统诈骗的异化。涉世未深的高职学生成为不法分子的重要目标。本文采用实证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本校机电工程学院400名在校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受骗前后的心理特质、行为状况和主要诱因等。通过分析调查数据,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体层面深入挖掘,逐层分析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现状,网络诈骗在高职院校频繁发生的原因。结合高职学生所处环境及心理特性,探索高职院校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数据、个人信息、防控措施
        【基金项目】2019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一般课题项目(项目编号:HKYSZYB-2018-8)
        【作者简介】董振虎,1986年生,男,山东莱芜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干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建思政
        快捷、便利的虚拟网络世界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和休闲娱乐的平台。网络诈骗不法分子借助大数据技术抓取大学生的数据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的精准欺诈。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关乎校园环境的和谐稳定,也关乎家庭的幸福安危。如何防范网络诈骗的艰巨任务,摆在了高职院校安全管理者的面前。
        一、高职院校网络诈骗的特征
        (一)成本低,隐蔽强,波及范围广
        虚拟开放的网络环境掩盖着许多隐秘的角落。不法分子设计符合人性弱点的利益链条,将各种诈骗的信息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例如网络赌博、网络贷款、网络传销等,都是利用了高职学生价值观不稳定、防范能力弱等特点,短期内波及大量受害者,非法聚集大额财物。网络诈骗地域广泛,通常跨地区实施诈骗。境内诈骗网站、钓鱼网站的服务器90%位于境外,通过VPN跳转至境内,使得网络犯罪相对隐蔽,且实施犯罪成本较低。案发后侦查破案工作面临取证难,抓捕难,追赃难的情况。
        (二)精准化、集团化、职业化
        大数据网络环境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逐渐成熟,能够更有效的提取数据中有价信息。不法分子利用病毒入侵等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各类系统的访问权限,窃取数据进行筛选,勾勒出大学生的“用户画像 ”,根据不同群体的基本信息、心理特点,实施精准诈骗。网络诈骗分子趋向于职业化、集团化,通常协同作案,组织严密、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二、高职院校网络诈骗频发的原因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深入了解大数据环境下在校学生网络诈骗情况,本研究抽取机电工程学院的 400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 份,回收388份,有效回收率为97%,其中,按性别分析,男生占比72.3%,女生占比27.7%。按年级分析,其中大一占比32.5%,大二占比33.6%,大三占比33.9%。问卷主要包括在校学生对网络诈骗的认知情况、典型网络诈骗类型和网络心理等内容,并对答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二)高职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成因分析
        1.从社会风气层面分析,文化冲击大,价值观偏差
        当期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伴生出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具有争议的个人价值观通过网络涌向高职学生,冲击和动摇其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互联网上汹涌来袭的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中不排除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文化渗透、宗教力量刻意引导主流价值观,展开政治攻势。涉世未深的高职学生极易被表象迷惑,受到隐含意识形态影响,出现价值观上混乱和动荡。
        学生进入高校,受到家长的教育和束缚较少,受到社会中攀比之风影响,跟风超前消费。

热衷于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等,或崇尚追星文化为爱豆的流量疯狂经济输出;另有一部分学生通过网络充值或打赏主播的行为寻找认同感。为了应付巨大开销,主动走入不法分子套路贷、校园贷的陷阱中。
        针对社会风气对于网络诈骗的影响,本次问卷结果显示, 52.7%的学生选择 “贪图便宜,抱有侥幸心理”,31.9%的学生选择“虚荣心太强,急功近利”,还有15.4% 的调查对象选择“模仿跟风,羡慕他人”。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偏差,导致高职学生容易形成“管状思维”,面对网络诈骗时混淆是非、迷失方向。
        2.从学校教育层面分析,法律意识淡薄,金融常识缺乏,个人信息疏于保护
        高职学生群体对网络的认知和判断,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生活中伦理道德标准兼容。高职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门槛”设置较低的特点,客观上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偏低。问卷中关于高职生对网络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显示,仅有64.5%的学生对网络安全环境认知深刻,15.1%的学生具有基础金融知识,能够鉴别网络违法行为。学生对法律知识以及金融理财常识不重视,容易导致行为失范。
        个人信息外延随着科技、信息网络的普及,从行为到思想,从个人意识到社会关系发生了扩张,资源共享成为了时代趋势。个人信息疏于管理,就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方面,高职学生群体热衷于网络社交、购物、游戏,没有足够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另一方面,高校并未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信息系统防护管理体系。导致学生相对于互联网大数据处于信息极不对称的劣势地位,对于个人信息泄露只能听之任之。
        3.从家庭环境层面分析,教育短视,功利教育
        家庭教育在社会性、群体性方面的缺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子女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容易形成孤独、自我、焦虑、逆反等心理。子女步入高校,家长往往更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认为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忽视社交处世经验、心理健康等生存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面临互联网时代中纷繁复杂的诈骗事件,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理性思维能力。问卷调查表明,有45.5%的学生社会阅历浅,不了解公职机构的办理流程。仅有4.9%的学生能够独当一面,熟悉并接触过职能部门的办事程序。
        4.从个体认知层面分析,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弱,人际关系匮乏
        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曾数次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网信安全统筹机制、手段和平台建设,把网络安全纳入国家战略进行管理规划。高校安全管理要秉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落实总书记的号召,建立校园网络安全防范系统和事后应对机制,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师生生活秩序,较大程度地减少高职校园网络诈骗造成的损失及危害。网络诈骗事件不仅考验高校管理工作者面对恶性时间的应急处理能力,也验证了学校品格道德教育的质量和成果。
        高职学生承载着社会与家庭的希望。频发的网络诈骗悲剧,“挑战的是社会信任的底线,疏离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认同”。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体通力合作,才能为网络环境安全建立坚实的篱墙、促进新常态下个人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谢,黄江英.大学生网络受骗的类型、原因及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2]金艳.大学生网络安全观教育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7.
        [3]陈赟,马娇.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培养途径探析[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4(05).
        [4]李颂辉.自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1).
        [5]吕鲲鹏.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