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课程教改探索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2期   作者:翁志远1 皇淼淼1 程颖2徐瑶1 翁志刚1
[导读]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在国内各大高校电气自动化相关专业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翁志远1 皇淼淼1 程颖2徐瑶1 翁志刚1
        1皖西学院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2皖西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六安 237012
        【摘要】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在国内各大高校电气自动化相关专业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人们对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也给传统电气控制课程教学的模式带来了一定冲击。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各学科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电气控制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被提上日程,本文以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课程教改为例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希望能够为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教改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技术;教改;实践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在新课改背景下,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思路较以往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对既有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成为了当前该行业工作者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其中应用型本科教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教学专业性要求,因此其教学难度也更高。在进行课程改革探索的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教学现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优化教学方案,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1、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关联课程的引申
        电气控制课程内容比较丰富,涉及到多专业知识体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进行必要的课程引申。尤其是在综合实训阶段,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学生正式开始训练之前,应当引导学生提前对综合电子技术进行了解和学习,比如基础电路知识等,从而为后续的实际操作练习奠定良好理论基础,同时这也是学生考取相关证书的重要铺垫。具体而言,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关联课程引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排:
        1.1基础课程安排
        电气控制综合实训中《电工技能实训》课程属于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针对该类课程可以采取以下安排策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平台,进行课程内容线上宣传,比如制作线上视频课件,介绍电工学应用场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基本构成等;可以通过各种电阻、电感、电容及电位器等元件等实物,对基本电路元件构成进行介绍,同时引入元件的测量和基本电路检修理论,帮助学生广泛了解电路检修维护技术要点;此外,还要针对焊接工艺进行介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焊接练习,必要时可以将焊接工艺练习结果纳入日常成绩考核,提高学生的重视度;最后,要引导学生对各类基础课程进行有效关联,及时总结实践学习经验,从中获得深刻体会。
        1.2专业课程安排
        基础课程之上必须安排的就是专业课程,对于电气控制专业而言,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综合电子技术—模拟电子”以及“综合电子技术—数字电子”等,部分高校还会将“电机学”也纳入专业入门课程当中,一般在本科二年级阶段开展教学。除此之外,随着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等的深入应用,运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变频控制技术”及“现代调速系统与拖动”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也成为电气控制专业课程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具备多方面综合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在未来择业就业过程中会更加具有优势,这是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课程教改的重要意义。
        2、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与实践
        对于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而言,其教育性质兼具普通本科共性,同时又高于普通本科要求,主要体现在其所强调的实践和创新教学路径。即: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更加倾向于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改碳素形式下,如何利用课程内容丰富和巩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才是院校应当重点关注的目标。基于此,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与实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教改策略:
        2.1教学学时安排
        以往本科院校电气控制课程是的学时安排相对来说较为冗长,在应用型教学改革理念下,应当结合学生得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

该课程通常48学时和32学时两种教学进度,在48学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后16学时是进行PLC相关内容教学,此部分与接下来学期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内容有重复,同时在有限的16学时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编程、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及顺序功能图编程等内容,显得非常紧凑,教学效果一般。在32学时的教学过程当中,有针对性的讲解相关低压电器内容,实践基本电工工艺操作;对正反转及Y—△降压启动控制电路,详细讲解电路图组成及原理后,进行实操练习,再结合8至10种常用的电气控制线路,由简单到复杂的对4到5种典型电路,进行元件检测、网孔板安装、线路连接、检测调试、通电测试、考核评分,这种少学时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
        2.2教学方法的调整
        在原先48教学学时环境下,除了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外,安排4次综合实训课程,占16课时,紧接着进行PLC方面的课程教学,在所学内容上没有交集,学生在理解上会一时接受不了,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什么是语句表等等,前半段的学习情况才有所成效,又引申出一个不懂的新内容,在教学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在32学时的教学环境下,尽可能的少讲多做,16+16构成基本的学时,讲课实践对半分,但侧重点在于实践能力培养,前期讲解低压电器,接着讲解基本控制电路,随后讲解基本故障的检查及排除方法,最后通过几个实际安装电路,检验前期所学内容,进行实践考核,这样不会出现新的无交集内容,对之前所讲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自查,得出相应结论。指导老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指引学生通过看、听、摸、测、排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2.3教改后的基本情况
        通过近两年的实际教学,学生普遍感觉这门课程不单单是进行理论教学,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对于电路图的识图与读图、实际控制电路的安装、安装完成后的实际测试等问题,都需要花时间进行巩固,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提高了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懂低压电器原理的过程中,穿插进行控制电路的讲解,讲完后随即进行阶段实操,自己的电路自己测,最后通电测试,一次通过就有取得优秀的可能,再通过平时的考勤、作业及平时小测试的内容,给出综合评定成绩,学生对于这种做法非常认同。对于教学的老师来说,除了在讲课过程中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外,实操过程中对于各种问题的解答,也是十分考验教师教学艺术的。问题的出现各种各样,指导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时,会给出各种引导学生的问题,随着问题的提出与解答,答案渐渐明了。学生在问题解答的过程中,也逐渐了解了问题如何一一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很考验指导教师。
        3结束语
        经过以上分析阐述不难发现,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课程教改模式的探索在当前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价值。未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既有课程教学模式还会不断受到新理念冲击。因此,相关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课程教师应当立足未来,以前瞻性的眼光做好各项教改推动工作,从而促进行业的长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兵.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教育现代化, 2018, 005(006):70-72,81.
        [2] 刘雅俊, 马玉泉, 刘旭,等. 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技术课程项目式,案例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08):85-86.
        [3] 肖丽仙.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为例[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 v.37;No.268(06):246-249+299.
        [4] 黄捷, 陈春. 应用型本科"电气控制"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6(11):99-100.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2020szsfkc0899), (2020szsfkc0976);
        作者简介:翁志远,男,安徽六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电气控制相关教学与科研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