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向初中京剧课堂教学问题的创新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2期   作者:刘平
[导读] 作为“国剧”,京剧在我国诸多戏曲剧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扮演着重要角色。
        刘平
        广东省广州市培英中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作为“国剧”,京剧在我国诸多戏曲剧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京剧较强的故事性、情境性特质,使得其既承载着传统华夏优质传统文化的重任,又可以切实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更利于对中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锤炼,且无限丰富了中学音乐教学的形式与内涵。然而,就目前很多初中京剧课堂教学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弊端。尤其是教学定位的不够清晰、精准,教学内容的较为复杂、深奥,评价体系的不够完善、多元等不足,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京剧兴趣的提高,且不利于京剧教学的高质量、深层次推进。基于此,教师应切实探寻创新初中京剧教学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手段,并以此为统领,来实现对初中京剧课堂教学问题的改进与处理,让学生在全方位、多元化的认知体验中感知京剧之魅力,投身京剧之学习,获得认知之发展。
关键词:初中京剧;课堂教学;问题;创新;思考
        京剧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比较多样、丰富,且在内在定位上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同时,很多京剧唱段的创作,都是对一些典型历史事件、战争事件、政治事件的故事性还原,以通过表演者的动作、眼神、唱腔的辅助,来彰显其艺术风格,进而将观赏者引入对应事件场景,引领其近距离、直观化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特色。而且,对于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塑造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比较活跃,加之个性特质很强,且对于诸如京剧等全新的教学内容有着更为迫切的期待。以致京剧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开展与引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但是,纵观目前很多初中京剧课堂教学开展实际可以发现,由于教师对教学项目的组织与设计不够科学,加之京剧的表现形式本身比较多样,且对于表演者的能力要求较高,导致很多教学活动的实施,依然面临着很大挑战与诸多问题,这也引发了很多初中京剧教师的重视与思考。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京剧课堂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与预设教学目标,做好对教学措施、手段、途径的创新与改进,优化与变革,使初中京剧教学的开展,更具多样性、丰富性、吸引力,以从不同层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进初中京剧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丰富情感体验的驱使下,深入感知传统文化之魅力,获得综合素养之塑造。
        一、初中京剧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京剧较强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为初中音乐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受到源自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以致目前很多初中京剧课堂教学的开展,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既影响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又制约了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更不利于京剧教学的高质量实施。
        1.教学定位不够精准,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
        京剧在初中音乐中的融合与渗透,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形式,且更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掘其艺术潜质。但是,受到教师教学定位与思想认识的制约,加之京剧与初中音乐的结合发展不够充分,导致目前很多初中京剧课堂并未形成完备性教学体系。教师对京剧教学的开展,也仅仅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诸如一些表现形式多样的演奏器乐、京剧唱段并未深入至初中音乐课堂。由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不足,预期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并未得到充分彰显。
        2.教学内容过于复杂,不利于学生认知提升
        京剧中涉及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等表演技法,本身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且不同京剧唱段对唱腔、唱法、动作的要求不同。尤其是面对一些文言文与文白夹杂的唱词,很多学生在理解上存在较大困惑,其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以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出现忘词现象。同时,由于京剧唱段对唱腔变化的要求较高,加之不同角色、演唱节奏的差异性很大,使得一些学生在咬字、发声、唱法等把握上不够精准,无形之中延长了教学的时间投入,大大减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指向初中京剧课堂教学问题的创新途径思考
        根据初中京剧教学开展现状,教师应以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切实探寻有效性改进措施与创新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初中京剧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体验、充分感知中重拾京剧学习自信,更好发展自身认知能力。
        1.创新教学开展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之所以参与京剧学习的兴趣不高,主要与京剧唱腔、唱段的难度较大,以及课堂教学的开展形式不够丰富有关。因此,教师应以切实创新京剧教学开展形式为导向,使诸如流行音乐等音乐元素融入京剧课堂,以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多元化、开放式认知生态内体验京剧之魅力,以慢慢改变其对京剧学习的认识,不断增强其投身京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初中京剧课堂更具吸引力。例如,《susan说》便是在R&B中融入了《苏三起解》、《在梅边》融合了京剧与昆曲元素,将其引入初中京剧课堂,更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而《新贵妃醉酒》更是将流行京剧音乐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这些音乐形式的引入,更利于初中京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更易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2.丰富教学实施途径,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初中京剧教学包含的项目极为丰富,尤其是其中涉及的京剧理论知识、京剧表演、乐器演奏等,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应结合不同学生的认知现状,不断丰富教学的实施途径。对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等予以分层分类,让学生在分阶段、差异性认知体验中积极投身至不同唱腔、唱法的学习。同时,结合具体唱段的故事背景、历史文化等,教师应做好分析与指导,让学生快速进入其情境之中,在演唱与表演中领悟其内涵。此外,教师还可结合教学需要,定期编排一些形式灵活的剧目,让学生在开展排练、进行展演中深度体验京剧魅力,发展自身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经典京剧选段为辅助,组织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唱段开展编排、实践,在揣摩其内涵中获得认知能力强化。
        3.拓宽课堂教学路径,塑造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认知情境,并深入领悟教学内容的文化价值、历史故事等,教师应加强对教学路径的创新与延展,使信息技术、民族乐器等即时融入初中京剧课堂。以引导学生在尝试使用云锣、唢呐、棒子、二胡等乐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京剧的韵味与特色。另外,教师还可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对应的京剧原唱视频、展演原声等,让学生在观摩中了解其艺术特色。并通过跟唱、模仿等,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开展《沙家浜》教学中,教师可在教学前就其经典选段反复播放,使学生的获得一定的感知与了解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塑造。
        三、结论
        总之,初中京剧教学的开展,本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素养的塑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面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京剧唱段冲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也会得到切实提高,更利于其全面发展需要的满足。因此,结合现阶段初中京剧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教师应积极探寻创新途径与改进对策,以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措施的优化,使初中京剧课堂魅力四射、活力无限。以引领学生在参与、感知、体验中充分领悟京剧之内涵,于不同层面来开掘学生的认知潜能,发展其艺术修养。以通过对初中京剧教学项目、内容、途径的创新,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辉.让京剧走进初中音乐课堂[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3):111-112.
        [2]姜晓华.彰显京剧艺术价值打造高效音乐课堂[J].黄河之声,2018(07):101.
        [3]吴彩云.创新初中京剧教学  传承民族文化精髓[J].新课程学习(上),2014(07):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