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平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路罗中学 054014
一、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起点。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先要关注教学的对象——学生。如果脱离具体的教学对象,就不会有最有效的教学设计。在课前了解、关注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知识准备、思维特征、迁移能力以及学习态度和方式,都值得我们去仔细分析。“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这一点很多老师都能注意到。但一堂课下来、一个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全班学生来说,有哪些学生基本不用引导就能掌握,换言之能自学就会了;哪些学生得在教师的点拨中才能领会;哪些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或是重点关注下才能达成目标的,这些我们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开展。
二、依标扣本,有效解读教材。
教师应从新课程标准的宏观上整体把握,从全套教材编写的整体入手,作整本教材及教材单元的整体设计。这样才能理清语文教学整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教材的整体框架,明确教材的知识序列;才能从宏观、微观层面上审视教材,既有全盘考虑又有具体目标,使教材与教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使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才能既有整体设计又体现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遵循课程所反映的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使教学形成一个有序、有机的整体。
有关这方面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备课中常谈到的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要注意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深入浅出”,“深入”是“浅出”的前提,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而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有效教学也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科学恰当,有效预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课堂授课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鉴定标准。于漪曾指出“每堂课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教学目标制定要科学、恰当;三维目标的层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实际的教学目标设计中,要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进行细化,挖掘目标内涵,寻找目标载体,促进目标达成。我们要求教师们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核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领会新课程教材设置的目的,打破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引导教师们制定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水平层次的要求,符合既定目标与生成目标结合的要求,并能使这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现。
四、以生为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我们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打破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重点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教学设计思想;树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重点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的教学设计思想。学校评价一堂课不是以教师是否达成知识目标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主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主要标准。
教学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强调教师的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要创设情境,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较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过程流畅,课堂气氛活跃,体现学生为本,教师主导的理念。
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弹性的空间,要尽量遵循教学设计的“简洁性原则”。
五、创设情境,构建动态生成的有效课堂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真本、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快乐、和谐的课堂。创设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新奇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形象教学情景,潜移默化教育学生;创设成功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学运用启发式教学,努力做到“有序”、“有趣”、“有法”、“有思”、“有智”。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尽量做到“五不”,即学生能理解的不设计问题;学生能叙述的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不暗示;学生能提问的不先问。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到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课堂生成”需要教学实践经验与教师智慧素养。开放性课堂尤其注重生成的教学艺术。以下四个情形出现,如果调控得当,就恰是课堂生成资源的良好时机到了,课堂教学设计得当,就能生成开放性、探究性、愉悦性的语文课堂本色:抓困惑点、疑问句(问题教学法);抓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创新教育);抓学生兴奋点(激发求知欲,做自己想做愿做的事效果最好);抓争鸣点(利用年轻不服输心理刺激学生主动碰撞,求同存异)。
六、多维观察,有效评价
评价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渴求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评价的方式有教师自评、学生自评和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评价的内容是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成果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本身价值。评价要求致力于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迅速转化为能力。量化一堂课的教学效率,不能只看传递了多少需要学生被内化的课堂知识(识记量),更重要的是考察本课堂中,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外显应用能力时所表现出的灵活度、速度、准确度。
主要参考文献
[1] 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