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慧
安徽大学哲学系 安徽 230601
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生活发展栖息的空间不断扩大,资源消耗日益增长,污物排放增多,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殊生命体,其于生态自然的伦理关系的思考与讨论从未停止。先秦儒家也早已对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关系进行了阐释,认为不论是从内在路径的德性仁义还是外在路径的实践方法,都要遵循自然规律,按“时”守“节”,取用有度,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境界。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孔子 孟子 荀子
1.引言
“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建绿色家园。面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勇于担当、同心协力,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是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可见构建和谐生态关系和良好生态环境一直是生态伦理所坚守和追求的方向目标。浩瀚宇宙中星体万千,人类已知的星球中,目前只有地球孕育出了延续千万年的文明,不论从人类自身发展角度还是从地球生命延续角度,深刻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正视生态伦理问题,减缓生态环境恶化,促进生态修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当代社会不容忽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道、阴阳等思想中就已蕴含人与生态自然如何相处的伦理思考。儒家学说因其兼容并包传播最广,延续至今,不断适应时代社会发展潮流,又为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这正是因为先秦儒家的先进者,其思想蕴含的强大生命力为后进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拓展空间。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手段和法律守则的问题,也是作为自然一部分——人和生态自然整体的伦理关系问题。《孟子·离娄上》言:“徒法不足以自行”。先秦儒家认识到伦理探讨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内部关系,而是涉及到整个世界生命体,受当时自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先秦儒学者在辨析人与自然伦理关系时,非常看重“天”这一形象所蕴含的规律,其生态伦理思想紧紧围绕着“天”。
2.孔孟荀生态观念综述简论
先秦儒家思想者认为天并非如机械般冷冰冰,而是有“生命本体意义”的“天”,与人存在内在联系,相互依存,人只有了解掌握“天”和自然的运行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守“时”有“节”,才能做到“制天命而用之”。但是“制天命而用之”并非粗暴的征服自然,无视自然法则肆意破坏环境,而是指人掌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四时有节”“牛山之木”的“天命”规律进行生产活动,潜在着对“天”的敬畏。同时,世界万物的多元化与互动,人类发展活动本身的不可知性和自然的不可预估性同时,体现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建构不能仅仅限固于刻板单向的规律遵循,也要体现出自然生态与人的和谐,对于自然馈赠于人类的生活生产资源要有充分的认知。所以基于对天道有常的敬畏之心和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肯定,先秦儒家形成了以万物同根的整体论思想和生生不息的生命论思想为伦理基础;以成己成物为内外路径的方法论思想和守时有节的可持续利用思想作为伦理实践方法;以受德行仁人本论思想为伦理原则的生态伦理。也就是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思想。
《论语·阳货》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意即老天爷不曾开口说话,但一年四季如常更迭替换,所有的生物生长发展,自有运行法则。这句话将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用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一言以概之,揭示了“天道有常”的必然性。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天命”居君子“三畏”之首,也证明了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孟子·滕文公上》:“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显然二者虽然在践行“仁”的方法论上存在差异,但对生态伦理中关于“天”和自然规律的认知是共通的。
二人就生产实践中如何践行也给出了指导方法。《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矣,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可见孟子主张不违农时,保护“牛山之木”,保护生物,反对乱砍乱发破坏生态平衡。《荀子·天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王制》:“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自然万物,四季更迭,日升月落自有其运行的法则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有序。
虽然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念注重遵循“天道”规律,但并非简单的顺从迎合。“天人合一”“仁爱万物”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在生态保护中的特殊地位,形成了独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智慧。世间万物虽然同根同源但是又各具特殊性,人类发展依赖自然界,同时人类活动又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作为能够通过劳动改变世界的特殊群体,人在自然生态中也肩负着特殊使命:尊重自然万物,遵守天地规律,“仁爱”万物,“为天地立心”。孔子的“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充分表达了人类道德与生态道德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的的伦理价值理念。《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也就是说人的本心性情和天地有内在联系,“受德行仁”可以尽其心,知性知天,从而厚及万物,天人合一。《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礼记·礼运篇》:“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也”,无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人是具备思考之心的道德主体,被赋予异于他物的生态道德责任。
3.讨论
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念不仅是从“天人合一”的单一角度论证人与自然生态的伦理关系,也辨析天人有别,天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了“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相互贯通的内在理路。《荀子·天论》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述就是天道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天人相分”。由此可见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不是无源无根的合一,也不是简单的相加整合,“天人相分”也不是将二者对立割裂开来。所以在生态伦理价值理念中,人这一特殊主体,其能动性作用和价值就得以彰显。
先秦儒家创造了一个蕴含整体论、生命论、人本论、方法论和可持续利用等丰富生态伦理思想的有机思想体系。“畏天顺天”的生态发展观,“仁爱万物”的生态道德观,“取用有节”的生态持续发展观,“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观是古代先贤超越时代的智慧结晶。
参考文献:
[1]毛永红.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刍议[J].法制博览,2020(12):227-230.
[2]姜新生,杨辉.孔子《论语》生态智慧及其教育价值[J].教育文化论坛,2020,12(06):7-14.
[3]吴剑文.孟子与施韦泽生态伦理思想对比研究[J].汉字文化,2020(19):194-195.
[4]金妍妍.论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武陵学刊,2020,45(06):18-23.
[5]杜维明,范曾.《天与人—关于儒学走向世界前瞻性的对话》,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2期 .
[6]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393.
[7]薛勇民,党盛文.《从“仁民爱物”到“民胞物与”—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意蕴》.载《晋阳学刊》.2018 年第5期
作者信息:
朱英慧(1996——),女,辽宁鞍山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大学磬苑校区 邮编: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