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治乐1 赵冬橙2
1武汉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湖北武汉 430072;2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列宁小学 湖北红安 438402
[摘要]破除“五唯”后,大学内部以质量、贡献等为核心的学者或成果评价,容易因较少客观量化指标而受到质疑。应该在深刻认识“为什么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性地确定“评价什么”“谁来评价”“怎么评价”等问题,并通过信息公开和责任追究,做好对有关质疑的回应,促进大学内部质量评价从粗放走向精细。
[关键词]质量评价 针对性评价 精细化评价 五唯 问题导向
近年来,对“五唯”(有时也仅用“四唯”)的清理越来越深入、全面,直指高等教育等领域的核心问题,得到教育工作者衷心拥护。但破除“五唯”后,原来倚重的一些关键的定量标准不再直接采用,评价核心聚焦于质量——无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贡献、成效,都是以其质量为依归。而对质量的认定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评价的内容、评价主体、实施程序等都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因此这几点都可能受到相关群体和社会的质疑。要彻底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必须做到有破有立,建立新的更科学合理、高效可行的大学内部评价体系。“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从“为什么评价”出发,针对“评价什么”“由谁评价”“怎么评价”,细致确定评价目的、内容、主体、程序,并通过信息公开和责任追究,积极回应有关质疑,推动大学内部质量评价从粗放走向精细化。
一、根据评价目的,科学确定评价的核心内容
大学内部评价有很多种类,有资格评价,比如研究生导师资格;有进展评价,比如聘期考核;有能力评价,如对应聘人员的挑选;也有针对某个具体事项的评价,如年度学术进展等。很多评价都要求填上无数大同小异的表格,而且“在科技人才评价中一直存在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指标不适用、对不同层面和不同类别、不同行业和职业的人才采用相同标准进行评价等问题。”[]这既给被评价者尤其是教师平添大量困扰和麻烦,评价结果也难以服众。
因此,校内评价首先要考虑“为什么评价”,才能据此确定“评价什么”。摸清学科现状、评价成果质量、考察人才潜力、衡量项目绩效、评定职称、确定研究生导师或学生学位授予资格等等,评价目的不同,评价对象各异,必须针对性确定评价的核心内容,尤其要妥善处理评价对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科学归类,寻找共性,开展分类评价。近两轮全国学科评估为不同学科制定不同评估体系,不少高校在人才引进、评聘中也实行分类评价,显著提高了评价的精准性。但分类并非越细越好,而要尽可能将相近的评价对象纳入同一评价体系,否则不但无谓增加大量成本,而且评价结果不易互相比较,反而达不到评价目的。评价时未必都按学科划分,而要依据评价目的分类,比如不少高校鼓励学者按教学为主、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社会服务为主等不同类别接受评价,支持他们在发表论著、教书育人、成果转化等方面各展所长,评价也较容易展开和得到认可。
尊重对方,充分沟通,推进个性评价。针对学者的评价,应尽量尊重学者自身的定位和选择,支持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申报考核周期(短期或中长期)和考核内容(综合性成果或单项标志性成果),承诺达到的目标,学校对其恰当性与可行性、权利与义务等进行审核,协商一致后即按照约定实行。不必担心学者只拿钱不干事,不能完成目标任务。华为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拿着大量的钱,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对这些钱我们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我们支持科学家是无私的,投资并不占据他的论文,不占有他的专利、他的成果,我们只需要有知晓权。”[]大学应该更有眼光和度量,不过于急功近利,敢于创新个性评价机制,支持基础学科类学者沉潜下来,坐冷板凳,下大功夫,回归科研本质,而不至于天天被短期考核所累。既然“在美国,既有著作等身的名教授,也有著述极少的名教授。”[]中国大学也完全可以做到。
二、紧紧把握“谁来评价”,科学确定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结果,因此成为引起质疑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化程度起来越高,对某些尖端或创新性科研成果的质量进行准确评价越发困难。如果由相近领域“大同行”评价,“隔行如隔山”的指责一定程度上就会存在;如果限于相同一级学科甚至二级学科内的“小同行”评价,因其“圈子”太小,既可能受到评价者水平参差不齐的影响,受到干扰的可能性也相应大增。
因此,无论对学者还是学科开展评价,如果评价主体集中在学校内部,甚至校内某个二级单位的话,容易引起对其公正性与评价能力的质疑,在水平并非顶尖的大学或学科更是如此。事实上,经常有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果的不一致,如某些学科在校内评价一般,全国评估结果却十分优异。
但如果过多引入校外力量对校内学科或学者进行评价的话,就会在时间、经费、沟通等方面增加相当大的成本,也不能完全消除质疑的声音。而且由于竞争关系或其他考虑,某些高校并不希望将评价内容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外校。因此,除非少数特殊情况,校外专家的引入充其量只能作为补充。而第三方评价机构多依赖量化数据,对质量评价尚不成熟。因此,校内评价多会以校内专家为主开展,合理选择同行,同时适当扩大评价主体范围,积极加大评价事务相关方的参与。
由同行专家主导评价,推进评价专业化。对科研成果、人才等的评价,要由校内最优秀的同行主导,酌情引入校外专家。
对他们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学术水平,让客观公正、卓有见地、敢说真话的专家影响评价走向,既可避免以期刊等间接评价代替所带来的错位,也避免了外行评价内行的指责。
适当扩大评价主体范围,推行“大同行”评价。虽然学科细分是事实,但学科交叉更是主流,同一领域的专家,即使对某一较小学科未曾深入涉猎,但基于其科学素养,对相近学科的成果进行质量评判仍然有足够保证,而且可能对评价对象的跨学科发展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英国大学新一轮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甚至“在评审专家的遴选标准中加入对跨学科研究素质的要求。”[]
积极加大评价事务相关方的参与。评价不仅是评价双方的事,对某些事务来说,局限于此就太不完整不准确了。比如要评价教学质量或水平,或评价立德树人成效,评价主体就不能限于同学科的教师,还应有各种教学督导机构和教育教学研究者的参与,以进行专业性对比考察;也必须有学校党政机构的参与,以了解学校规划落实和课程思政开展的情况;同时必须大量纳入学生的真实有效的反应,以切实展现立德树人的成效。
三、准确做好“怎么评价”,优化评价程序
评价过程的设计至关重要,既可能直接影响评价的成本、时效,而且直接影响评价结果。不恰当的程序,可能使作为组织者的学校和被评价的学者、学科双方都不满意。
评价开展前,提前明确评价标准并公开告知规则。中国大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评价标准也迅速水涨船高,比如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评定标准几乎都是三五年一变。要提前将相关标准告知评价对象,让其尽快知晓、适应,既能减少对评价的质疑,也能使评价更好起到引导作用。
评价中要注意优化程序。首先要将评价权限上移。虽然有研究认为“精细化管理要求人才培养和评价的重心下放到院系,这是当前国际流行的趋势”[],但一般来说,大学的院系等二级单位,与直接关系人接触更多,更容易受到各种影响,将重要考核和评价的权力适当上收,会比由下属单位执行更到位更有力。某校将教师评聘的权力从学院收回学校后,原来不规范的“破格”门路基本堵死,新入职者水平显著提高,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不需要顾虑评价内容之外的事,反而都能得到解脱。
其次,最好一次性给出评价结论。如果不为选够最优秀的预定的若干数量(比如“十大”“十杰”之类),而是为了遴选最优秀者,原则上应由评价主体一次性给定意见。比如对职称晋升的评审,由较大范围的相近专业的专家通过差额投票产生,如果投票只进行一次,就可以较好保证众所公认的杰出候选者脱颖而出。反之,如果反复多轮投票,最后可能只是矮子里面选将军了。
另外,要充分利用教育部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已有数据和资源,既节省成本和时间,也因其第三方背景而较少质疑。
评价结果形成后,要根据目的合理运用。比如充分考虑学科或学者发展阶段的不同,刚处于爬坡起步阶段或者着手进行培育的新兴学科,与人才汇聚、平台建成的成熟学科,或者新入职的“青椒”与功成名就的大师,可以按照同一标准和程序进行评价,以相互激励,促进发展。但运用评价结果要审慎,对年轻学者和新兴学科给予适当保护,否则他们很难得到发展机会,绝对公平反而成了不公平。
四、公开信息,有错必纠,积极回应对评价结果的质疑
高校每年都有大量各类评价,要完全杜绝质疑几乎不可能。积极回应对评价结果的质疑,既可以在征得相关方同意的基础上,公开与质疑有关的信息,也要进行细致核查,全面接受监督,并将确实存在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惩处。
大力推进评价程序、评价内容等有关信息的公开。“学术评价活动必须是公开透明的,必须接受社会公众、社会舆论、监督机构、参评者等的监督。”[]对有关质疑,既要公开质疑本身,也要公开对质疑的回应和处理。比如研究生招生尤其是部分高校博士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度后,广受关注,议论较多。如果将申请人信息、导师信息、支撑材料、审核标准等信息长期公开,接受广大民众长期监督,暗箱操作因容易暴露而失去土壤,对评价的信任就会逐步建立。
合理惩戒错误行为,实现自律、教育与法治保障相结合。对评价考核中的错误行为,要依法依纪给予责任者相应处罚,如有严重不法行为,则应纳入征信系统,实行全教育系统禁入和终身追责制度,不给投机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机会。当然,对无端诬告行为也要合理惩戒,维护大学内部质量评价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5-29(02).
[2]庞弘燊,王超,胡正银.“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人才引进评价指标库及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9,38(3):67-74.
[3]刘艳,崔爽.面对美国极限施压 华为掌舵者任正非直言“我们准备好了”[N].科技日报,2019-05-22(01).
[4]华为2000专家出征海外 任正非:不破楼兰誓不还[EB/OL].凤凰网.(2016-10-30)[2021-07-23]. https://tech.ifeng.com/a/20161030/44481036_0.shtml#_zbs_maxthon
[5]李森.美国大学的人才评价[J].中国人才,2002(11):17-18.
[6]石雪怡.英国大学科研成果评价探究及其对破除“五唯”的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21(06):70-74.
[7]夏欢欢,Hamish Coates.“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研究——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9(3):12-17.
[8]刘清洁,陈岑.大学学术评价的量化与研究型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57-158.
作者简介:赵治乐 男,1974年5月生,汉族,湖北红安人,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教管理实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