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对于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2期   作者:包桂花
[导读] 人格一词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倾向,被认为是一种与记忆力、数字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等认知能力相对应的非认知能力。
        包桂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22
        人格一词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倾向,被认为是一种与记忆力、数字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等认知能力相对应的非认知能力。1992年,美国心理学家Goldberg提出了“大五人格”模型(Five-Factor Model),从尽责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和外向性五个维度衡量个体的人格特征。
        父母角色在儿童人格特征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父母陪伴子女学习、阅读、参观博物馆等行为对人格特征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亲子共餐频率的提高对青少年的宜人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情绪稳定性和尽责性没有显著影响。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敏感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留守经历对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并且留守经历对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差异。外出父母与子女聚少离多,隔代教育的弊端和父母角色的失位会对留守儿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以下几点是留守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一)  留守儿童性格存在缺陷
        父母是孩子成长和生活中重要的陪伴者,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带来巨大的影响,留守儿童在成长和生活中往往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带来极大的影响,造成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存在缺陷。根据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很多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卑忧郁的问题比较普遍,缺乏对自身客观的认知,在学习上也缺乏自信心,不能融入到班集体生活和学习环境当中。另外,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比较叛逆,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家长的陪伴和关怀,在性格方面比较任性和自私,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1亲情饥渴,情感荒芜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很难倾听孩子烦恼,给孩子关怀。
        2内心封闭、敏感,消极自卑
        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少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当他们最需要父母拥抱的时候,父母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有学者调查发现,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甚至直言“恨自己的父母”。
        (二)教育方面的问题
        很多留守儿童在生活和教育中只是由家庭老人进行照顾,由于老人缺乏科学的教育意识,对于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在行为和生活上也无法为留守儿童起到正向积极的引导,老人的过度溺爱和娇惯会使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比较浮躁,这对于人际交往带来诸多障碍。另外,很多留守儿童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贫困,现在生活方面不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照顾,很容易让留守儿童心理失衡,对于其他同学产生嫉妒和不满的情绪,这些都会给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带来巨大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过度敏感的问题,朋友之间缺乏信任,这很容易增加留守儿童自身的焦虑,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学习极为不利。教育停留在最底线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
        (三)安全方面的问题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意外伤害频发青春期以下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则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发育的准备期。他们对外界大部分事物的认识都是模糊的,对外界的危险基本上没有防范能力。这个时期,他们最需要保护。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由于缺少父母和其他群体的足够监护,留守儿童的弱势地位完全暴露,成为不少犯罪分子瞄准的对象。易走上犯罪道路有关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刑事案件中70%属于3人以上的团伙犯罪,而且团伙成员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团伙犯罪尤为突出,成为当今农村社会治安的隐患。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极其重要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绝大多数是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出了问题。暴力家庭、残缺家庭、困难家庭、问题家庭的出现,使家庭的特殊功能受到削弱,易使子女受到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而形成不良人格,成为促成团伙犯罪的基本条.
        (四)缺乏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背景下,很多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进行外出打工,家长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只是在金钱方面给予儿童一定的支持,长期以往会造成留守儿童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缺失,很多留守儿童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基础教育,到初中或高中阶段留守儿童就选择外出打工,在学习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学校应该增强自身的教育意识,认识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积极创新教育工作方法与理念,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师生关系、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家庭教育、健全管理机制、开展实践活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等途径,满足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给他们带来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和人格健全的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