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探讨——以基础医学学科为例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月12期   作者:刘睿
[导读] 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基本环节,也是实现高校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重要依托。
        刘睿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0515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基本环节,也是实现高校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重要依托。本文以基础医学为例,从目标、制度、结合思政教育、加强科研教育的四个维度阐述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基础医学;学风建设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1】学风建设不仅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建设项目,也是三全育人的关键依托。结合基础医学学科的专业发展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全方位加强学风建设、实现学生更好成长成才是十分值得探讨的论题。
        一、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学风建设常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层学风建设理念滞后、高校配套设施欠缺、学生自身认识误区、基础医学学科教育模式的制约。
(一)学风建设理念滞后
        1.学风建设实现路径较为单一
        201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形成“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但目前学风现状则是重课程、重文化,其他要素严重不足。
        2.学风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
        学风建设不同于班风建设的直观高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见效慢、难以量化,同时学风建设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体系建设很难设立具体标准、实施难度和抓手通常也不够明晰,因而较难及时反馈、实时修正。
(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落实学风建设需要配套设施保证,如提倡早晚自习则需配套较为充足的教室、阅览室等场地;落实科研实践则需提供较为充足的科研资源和平台;落实文化育人的则需一定的配套设施和经费保证活动顺利开展;落实就业创业大赛等则需提供一定的社会资源。在学生开展专业学习、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就业创业等全方位的培养和激励的过程中均需与之相匹配的配套设施保障,但目前多数学校无法充分满足,如部分学校多校区办学,部分校区存在图书馆资源、体育配套资源、实验室资源等供不应需的情况。
(三)学生自身认识误区
        进入大学生活,很多学生会出现学习目标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动力不足等情况,即主观驱动力不强、态度不积极,不知为何而学,学生很难激发自身兴趣、投入精力时间于学习中。与之相反的另一个情况则是学习功利心强、学习诚信丢失,若任由这种风气蔓延将会产生极为消极的导向作用。
(四)基础医学学科培养模式的制约
        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一方面注重对于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基本实验操作的培养,除课堂学习外需提供科研资源使学生具备独立开展实验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增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独立积累科研素养、有效推进科研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在这其中离不开科研导师因材施教的引导与培养,但低年级基础医学大学生普遍难得获取以上资源。
        二、学风建设的改进对策
        (一)明确学风建设目标
        当前社会信息与价值观复杂多元,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正确的价值引领尤为重要。将教育、思想政治、学生成长等有机结合助力学生成长,在这其中学风建设需把握好总方向,掌好学生启程之“舵”,并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真经等,结合本校校史校情凝练学风特色,细化学风建设各层级目标。
        (二)落实管理制度建学风
        学风建设需从学校、学院、班级、个人等多个层级落实管理制度、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课堂、班级、宿舍三个维度形成合力,引导和监督良好学风的养成,确保全方位、全覆盖、全监督。
        1.明确约束机制
        严格按照学生手册的校规校纪开展学风建设,加强对违规行为、踩红线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学风考评制度建设,将其纳入年度考核的指标评价体系。加强课程考核管理制度,严肃考试纪律,任课教师、辅导员加入考风考纪巡查组,依据校规严肃处理考试作弊人员,并将违反考纪人员通报批评,进一步深化警示教育。严格推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顿号、生活管理紧密结合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和规范,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三管齐下关注学生动态并给与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树立学生自主、自强、自律意识和行为准则。
        2.全面推行班主任制
        聘任专业教师担任班级的班主任,从入学起全程关注班级同学的综合素质培养、专业能力培养,并制定相应的班会节点考核等配套要求,与评职称、考核绩效挂钩,增加班主任的责任感,增进专业教师与同学们的交流沟通,助力学生的全过程教育,突出对科研素养、专业素养、科研价值观的构建。


        3.班风学风互促共建机制
        班级学风建设是优良学风培育的重要依托和载体,通过开展“优良学风班”“优良学风寝室”创立、评比等活动可激发学生向好向上并形成凝聚力、集体责任感,在立项、中期考核、期末展示等环节中找差距、展风采,让优良学风班成为同学们的自育、自测平台,把班级建立成学习型组织、研究型团队,凝聚学生的集体力量和独特个性风采,班风反哺学风,两者互相融合促进,共同建设。在此过程中可结合学科特色,纳入科研成果等指标,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参与度。
        4.机制铸就良好习惯
        低年级大学生推进“集体晚自习”制度,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学校可执行一年级“晚自习”制度,分配固定的“专门教室”到班级,给学生提供自习场地,并定期开展答疑交流活动,为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助力。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推进学生多元化评价,从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身心素养、实践与创新能力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
        (三)加强多维度思政教育常驻学风
        开展多元主题思政教育活动,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风培育和自我完善的种子入脑入心。
        1.理想信念教育
        树立正确三观,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是爱党爱国,需牢树主人翁意识并明确自身义务、扛起肩膀上的社会责任。
        2.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指导,如:学业专业指导、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归属感,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不断明晰职业发展方向。对一年级学生应注重入学教育,邀请学科带头人讲述专业发展方向和定位,邀请优秀师兄师姐传授学习方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二、三年级为专业积累以及职业初规划阶段,侧重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提升,并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职业生涯的认知、定位和规划,同时“更深层次地挖掘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3】。毕业年级则侧重于考研深造和就业指导,同时帮助学生明晰自身义务和社会责任。
        3.诚信教育
        诚信是立身之本、公平之源,对学生进行为人诚信、学习诚信、科研诚信教育十分必要。通过诚信教育不断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培育实事求是的治学、科研态度以及为人准则,杜绝考试作弊、捏造实验数据、剽窃他人成果等学习、学术不端行为。与此同时,通过反面典型强调校纪校规教育和“触红线”成本,主观客观多维度教育学生,积极营造“不敢、不能、不愿”的诚信氛围,还校园一片风清气正。
        (四)加强科研教育育专才
        1.导师制
        基础医学学科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行全程导师制可为学生提供专业方面的深层次培养环境和资源,导师和师兄师姐可给与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培育科研思维、培养科研技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实验的科研素养,同时导师也对学生的科研诚信进行教育和把关,从根源上杜绝学术不端。导师可带学生参加多元学术会议、接触行业协会等平台及资源,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进彼此交流,有更好的学术大局观并增加见贤思齐的内驱力。
        2.推进科研项目制
        鼓励学生参与学科技能竞赛、科研探讨、科研创新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等,多维度协同创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支持学生通过课题、实验室等多元渠道提升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并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以基础医学学科为例,通过“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攀登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多元竞赛项目,对学生形成从兴趣到科研立项、再到学科竞赛的闭环培养机制,推进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成果培育。同时,可通过举办具有专业特色的竞赛,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也可通过设置科研学分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实现科研素养的锻炼与培养。
        三、小结
        基础医学学科的学风建设应在明确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协同整合各部门力量,通过落实管理制度、加强多维度思政教育、强化科研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意识、科研态度,帮助学生稳步成长,营造良好学风校风。
        随着“健康中国”计划的持续推进,未来医学发展方向将进一步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更加注重中西医结合与基础科研,而基础医学学子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切实遵循“三全育人”的要求、投入充足的教育资源、树立明确的专业意识、拓展多维度思政教育、不断加强科研引导和学风建设,最终将服务于党和国家树立的“健康中国”远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N].人民日报,2017-02-28(1).
[3]王丹,代琦,陈贵钱,聂作明.生物类专业生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7.
作者简介:刘睿(1992—),女,汉族,黑龙江,硕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思政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