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 王亚云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9月上17期   作者:王亚云
[导读] 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转型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从特征方面看,装配式建筑工艺流程少、施工建设速度快、资源投入小。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建设,既可以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规避传统建筑能耗大、污染大的实际问题。也能够借助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加快我国建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身份证号码:13052119890927****   王亚云   北京  10002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转型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从特征方面看,装配式建筑工艺流程少、施工建设速度快、资源投入小。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建设,既可以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规避传统建筑能耗大、污染大的实际问题。也能够借助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加快我国建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尤其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新基建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目标之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建筑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使建筑行业在新时期,向着智慧建筑生产建设方向进行升级。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施工要点
        引言
        装配式建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由于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用了现浇混凝土工艺、预制件安装,具备标准化、批量化的生产机制。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符合建筑中的各项需求,也能够避免传统混凝土建筑中的一部分问题,促进建筑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工程建筑中使用装配式建筑的形式能够缩短建设时间、控制成本消耗。由于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了详细的分析,各项参数和尺寸的质量标准精确,生产出的预制件能够直接用于装配建筑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时间消耗较少,能够降低工程中的废料消耗,促进工程高效稳步推进。
        1装配式建筑结构概述
        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墙板、主体等构件提前进行加工与统一处理,然后再将加工好的构件统一送到施工现场,通过施工将不同构件进行连接,得到完整的构件,在这种方式下组成的建筑结构就是装配式建筑结构。由于能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一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细化与标准化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
        2.1层次设计
        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环节对比传统建筑,无论是建筑理念还是工艺技术均进行了创新与优化,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着重体现设计的层次性。所以基于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范围内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构建设计标准体系也必须要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构建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体系可以划分三个层次:一为综合性层次。划分综合性层次往往是将建筑群、单体建筑中所有的建筑系统作为基本对象或者组成元素,全方位了解综合性层次的设计任务、装配式建筑所在位置整体面积、功能需求、设计风格等技术标准。二为通用层次。划分通用层次要将建筑系统与建筑所属类型当做基本对象,根据空间结构要求划分技术标准,将所有装配式建筑分类技术与管理途径全部组合。三为专用层次。该层次的划分标准为单一技术,期间还需要掌握实现该目标的有效方法与手段,明确专项层次标准,保证装配式建筑设计规范性。
        2.2构件设计
        在对装配式的建筑设计期间,相关构件的工艺、设计等人员均要到场,来对设计数据采集和结果的完善。在装配式的建筑结构中,共分作两构件的部分,一种是软件内现有构件,即已保存构件,实际的工程对此类构件已经使用;另一种是需添加的新构件,使用BIM的软件实施分析后将新构件变成已有的构件。在构件设计中,先要进行装配式的建筑信息模型构建,其包括建筑所有的数据,如装配体和设备等,此类模型数据建筑信息的模型内存储,并对装配方法以及顺序实施详细解释和说明。完成模型构造后,全部统计量会向制造端上传,并对构件信息实施记录,后粘贴相应二维码向现场发送和组装。


在此过程,需要做好并行工程应用,首先要确保建筑软件信息化良好条件,借助BIM所提供的可操作性平台,来对其数据实施分析和设计;其次在建筑设计中需要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则要对设计不断完善和优化,当出现冲突时要实施修正处理,避免设计阶段问题导致返工现象发生。
        2.3连接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连接方式十分复杂,如在框架结构中就包括了刚性连接、非刚性连接。而且,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的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之间的位置,通常需要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因此,在实际的连接设计环节,一方面,要注重接头质量的控制。另一方面,则需要对钢筋接头的混凝土灌注厚度进行有效控制。例如,在预制剪力墙方面,该厚度应该控制在不小于15mm的范围。套筒间的净距离尺寸,应该以不小于25mm为宜。钢筋接头位置的保护层厚度应该控制在不小于20mm的范围。再如,在预制梁端面位置,要求设计相应的键槽(以粗糙面为准),此时,应该注重对其规格、数量的精准控制。对于后浇混凝土、预制剪力墙结合部位的,应该注意对不同面的区分。严格按照侧面设置键槽、底面与顶面设置粗糙面的方案进行细致设计。按照常规的施工经验值与设计值情况看,需要将结合面中的粗糙面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80%以上。另外,由于粗糙面中要按照凹凸形状进行设置。因而,在预制板、预制梁端、预制墙端,应该结合实际施工需求,将三者粗糙面中的凹凸深度设计值分别控制在不小于4mm、6mm、6mm。
        2.4结构技术体系设计
        技术体系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一问题十分重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运用,保证设计质量。先进技术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结构设计体系的不断完善与优化,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更好地发展。就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装配式建筑结构发展现状来看,技术体系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以及整体框架结构。为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结构技术体系进行选择,同时对每一个结构体系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考察,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建筑的风负荷以及抗震能力进行分析,然后再通过结构形式选择与设计赋予建筑相应的性能,保证技术体系选择的合理性。叠合板与叠合梁一般使用在平面楼盖中,竖向剪力墙构架则用在单面或者是双面的预制剪力墙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节点钢筋连接的时候,要注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
        2.5预制梁的施工
        先要测出柱顶和梁底标高的误差,并在柱上进行梁边的控制线弹出;对每个构件的所属吊装的顺序以及编号标明,方便施工的人员清晰辨认;对梁底支撑中选择立杆支撑、可调顶托和100mmX100mm规格的木方组合方式,对预制梁标高使用支撑体系内顶丝实施调节;对梁进行起吊时,通过吊索对扁担梁吊环钩住,要求吊索具备足够长度,确保吊索与扁担梁间超过60°的角度。对梁初步完成就位后,通过柱头上梁的定位线对梁实施精确地校正,对其调平同时对下部可调的支撑进行上紧,后才能够对吊钩松去。
        结语
        根据上文的研究内容可知,装配式建筑具有自身鲜明的优势,也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根据众多企业的实践能够看出,装配式建筑这种新型的施工工艺,能够保障工程建设推进的速度和成本,与传统的建筑形式相比更加节能环保,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这发展过程仍旧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存在的一部分问题也需要深入探讨,进而获得装配式建筑更加优质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曲晓杰.刍议如何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精细化[J].写真地理,2021,(1):179.
[2]刘松波.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1):76-77.
[3]金铭.预制装配式建筑外墙防水技术运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1,(1):137.
[4]王平英.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1):276-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