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涛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马家湾九年制学校 723507
摘要: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动手,鼓励学生敢于动手,是实现新课标学生参与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验,有其背景与深刻的意义。数学实验在运用的过程中,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注意参与的广泛性、要体现实验的科学性,如此才能实现数学实验教学的深入而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实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具备观察、思考、猜测、推理、归纳的能力。现代数学课堂并不是你讲我听的传统模式,更不是反复重复计算的机械训练模式,而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敢于动手的灵动模式。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常规课堂上,老师总是要求学生规规矩矩的坐着,要么认真听,要么用心练,很少有老师会关注学生动手的需求;目前,我国的教育仍然注重成绩,没有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评价老师的教学也是以学生的成绩为衡量标准,这就导致老师宁愿多花时间练习,也不愿意花时间在动手实验上。
数学实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数学结论,得出数学规律,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以及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的应用
1.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学只有目的性明确,课堂才能高效,但有的老师动手实验只是为了课堂热闹,比如学习《升与毫升》的时候,老师拿出一瓶2升的雪碧和一瓶600毫升的可乐,孩子们顿时兴奋异常,随手把饮料倒人一只透明塑料杯,找三个学生估量应该有多少,谁估计答案距离正确答案最近,就奖励谁喝这杯饮料。我们可以暂且不论不宜鼓励学生饮用饮料,这种办法虽然也促进了学生估量液体的体积的兴趣,但学生的注意力变为了想喝饮料,看似热闹,但给学生留下的是课后对哪位同学喝饮料、哪位同学没有喝上饮料的无休止的讨论。
既然要让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前就要明确实验材料、方法、过程,以及实验要达到的目的。要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要防止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事喧宾夺主。还是以《升与毫升》一节为例,我选择了用自来水作为实验材料,避免了饮料吸引学生无意义的关注,用细长瓶作为1号瓶、短粗瓶作为2号瓶、不规则瓶作为3号瓶,三种不同特点的瓶子装入自来水,让学生先估计分别有多少毫升,然后把三个瓶子中溶液由多到少进行排序,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触摸、比较,最后,拿出一只量杯进行测量、记录,比较,得出结论。这种数学实验,热闹但不喧闹,提高了学生对于升与毫升的感知力与估测能力,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2.要注意参与的广泛性
实验数学,要注意参与的广泛性,不能顾此而失彼。在一些实验教学中,本来我们的初衷是让所有的同学都能人人参与,结果有的老师实验成了少部分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观看的表演。
比如学习《千克和克》一节,有的老师在讲台摆放了一些物品:一袋食盐、一包巧克力、一个萝卜、一个土豆,让几个学生到讲台上体验一下哪一个重,然后再用一台台秤称一下,看看克数是多少。这种实验不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很难起到实验的作用。
广泛参与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不但都能够观察,更要有摸一摸,掂一掂、拿一下等动手的行为,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实验的一员,而不是观众。比如《千克和克》一节,可以提前布置每一位同学准备一件常用的物品,等到了上课时候,让学生分组围坐在一起,拿出自己提前准备的物品,比一比谁的重,学生议论纷纷,争执不休。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怎么知道哪个物品重?有的学生说用手拿起来比一下就能感受到哪一个重;有的学生说物品外边包装袋上面有标注的,比如这包薯片90克,这包饼干200克等等。这时,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发言,告诉学生很多商品现在已经在外包装上标注好了重量,但很多超市的东西是没有事先标注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纷纷说出了猪肉、鱼、散大米.香蕉……教师再引导,那怎么办?“用秤称量。”学生异口同声,这时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台秤分给每一个组,让学生学习秤的使用和读出读数,然后再逐一称量小组拿来的物品,有的负责称量,有的负责读出读数,有的负责记录……学生广泛参与了,记忆才能更深刻,掌握才能更牢固。
3.要体现实验的科学性
数学实验,没有专门的实验室,都是学生动手开展的小实验,器材简单,时间短,实验只是探索知识或者得出结论的一种辅助方法,而不能整节课的运用。但选择的实验要具备科学性,有的老师教学《千米和米》一节的时候,让学生目测教室的长度并测量是可以的,但如果要求学生都步行回家测量学校到家之间的距离,这种实验数学设计就违背了科学性。
此外更要注意实验过程的科学性。比如《观察物体》中的“三视图”,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正方体物体,提前让学生准备6个正方体物品,根据老师的要求先摆出-样的形状,让学生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然后分别画出自己看到的形状。这时,我发现很多学生得出的结论不同,经过询问发现,有的学生拿来的正方体物品不完全一样,有的学生摆放不规范,有的学生视角不准确,这种实验过程的不科学严谨,造成了答案不一致,这就需要老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做法。再比如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让学生用线围绕,这就是取直法,但有的学生线弹性太大,有的学生围绕太紧或者太松,也会造成得出的结论不一样。要注意选择实验的科学性就是规范实验材料、规范操作方法,让学生从小养成严谨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之,实验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其意义深远。只要数学老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长远发展为宗旨,以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为目标,关注实验的目的性、参与的广泛性、实验的科学性,就可以实现数学实验教学的深入而有效的开展。
注释:
[1]杨勇: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数学教育;2019年18期
[2]彭峰:浅谈小学数学实验设计的误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04期
[3]昊海燕:数学实验,为高效课堂导航[J];小学教学参考;2018年23期
[4]孙冬梅:例谈数学实验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价值引领[J];小学教学研究;2016年16期
[5]柏业总:数学实验巧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16期
[6]击敏:“动”起来“说”起来——在数学实验中学会“说”数学[J];科普童话;2018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