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柳
福建省泰宁县实验幼儿园 福建三明354400
摘要:当幼儿园图画书集体阅读活动中的提问缺乏思考空间、形式单一时,不利于幼儿阅读经验的获得。这就需要教师聚焦前阅读核心经验,结合幼儿已有经验设计提问。根据主题内容设计提问,幼儿收获阅读理解经验;提问方式多元化,获得阅读策略、表达和评判经验;关注幼儿学情,给予充分时间对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引发幼儿深入思考,从而帮助幼儿获得前阅读核心经验。
关键词:学前教育;集体阅读;图画绘本;有效提问
幼儿在阅读图画书时,往往停留在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已有经验上,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是零散独特的,不一定是围绕核心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教师有效的提问利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发幼儿深入思考,拓展幼儿创造想象能力,帮助幼儿获得前阅读核心经验。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幼儿思维探究的重要手段,教师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在图画书集体教学时,如何引导幼儿关注图画书的关键信息,进而形成对图画书从单个画面到整本情节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聚焦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设计提问。
一、在图画书集体阅读活动中的提问现状
(一)提问缺乏思考空间,不利于阅读策略经验的获得
对内容的理解过程中,教师多关注的是基本信息的提取和观察图画的角度进行提问,很多幼儿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出标准答案,缺乏思考的空间。如:画面上有谁?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些问题的本质是用口头语言对书面信息进行了复述,幼儿在回答过程中处于浅层思维活动,相互联系的细节伏笔没能在教师提问的引导下得到发现和猜测。甚至一问到底,将阅读活动开展成看图讲述活动,图画书“图×文”的独特之处难体现。
(二)提问方式单一,不利于获得更多的阅读理解经验
封闭式提问偏多,答案非此即彼,幼儿没有思考空间,不能联系已有生活经验,缺乏幼儿表达、评判阅读内容的机会。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模式常用,面对孩子的发问和质疑表示忽视。在这般提问模式的阅读活动里,看到的是教师和图画书之间的对话,缺乏幼儿和图画书之间的对话、发现和师生互动。
二、聚焦前阅读核心经验有效提问的策略
教师的提问有效性决定着教育支持的互动效果,提问更加有效关键在于有没有围绕核心经验提问。学前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一是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二是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三是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在基于核心经验下选择好优秀图画书,根据幼儿已有阅读经验确定了教育目标后,分享以下有效的提问三个策略:
(一)根据图画书主题内容设计提问,幼儿收获阅读理解经验
前提是教师认真阅读理解了该图画书的三种“语言”,对该图画书中的关键信息、与情节密切相关的细节心中有数。抓住封面、封底、环衬页等图片里与主题有关的关键信息进行提问,引发幼儿去观察、猜测、推断、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读懂图画书。例如,《牙医怕怕鳄鱼怕怕》中,从观察封面进行主题猜测“牙医要给鳄鱼做什么?”“你觉得牙医在怕什么?”“鳄鱼在怕什么?”。有很多图画书的内容有明显的矛盾之处,我们可以针对内容矛盾之处提问,激发幼儿思考,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图画书内容主题。例如,宫西达也的《狐狸爸爸笑了》“狐狸爸爸明明答应了小狐狸要抓小猪回来吃,为什么带回来的是苹果?”
当幼儿忽视了与主题相关的、暗含隐喻意义的细节时,我们要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图画书的主题和深意。例如,在《朱家故事》里,当朱太太离家出走后,家里的花瓶、壁炉、壁纸等装饰图案都变成了猪的图案,朱先生躺在沙发上时影子是猪,朱家和猪的隐喻意义随处可见,这些细节透入着作者的想法。
当幼儿忽视了与故事情节有密切联系的细节时,教师要提问,引起他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在《贪吃的斑马》中,孩子们很容易忽视第一页里的一群动物是没有颜色的,这个细节对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当幼儿忽视时,我们可以提问“最前面出现的动物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是透明的?”。
(二)多元化提问方式,幼儿获得阅读策略、表达和评判经验
幼儿需要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获得一些阅读策略,比如假设、比较、预期、验证等等,阅读策略经验的获得,能帮助幼儿更加准确地理解图画书的内容和主题。教师设计的提问应多元化,不要局限在“封闭性问题”中,幼儿的答案也不应规定固定或标准答案。
开放式的提问引发幼儿猜测和讨论,为孩子提供对图画书内容理解的表达和评判。例如,《子儿,吐吐》中提问“木瓜籽儿吃到肚子里会怎样呢?”这一开放式提问,调动了孩子的生活经验,然后教师用绘画、符号的方式记录孩子们的讨论,继续阅读图画书,一步一步进行验证大家的猜测。例如,《月亮的味道》中,从观察封面进行主题猜测“你觉得月亮是什么味道的?”第一页有9双眼睛,可是层叠的动物只有8只,第9只眼睛是谁的呢?大胆猜测、创编,没有标准答案。面对孩子的疑问“老师,乌龟在最底下,会不会压扁?”开放式让其他孩子来回答,有的孩子说“这是无敌乌龟压不扁”,还有的孩子说“乌龟压扁了就吃不到月亮了”我们看到了孩子对该图画书内容的评判。
结合生活经验设计提问。引导幼儿带着图画书走进生活,建立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实现图画书阅读活动的教学目标。例如:《我和老爸》中提问“看完这本图画书,有没让你想起自己的一件什么事情?类似的故事在你身上有发生过吗?”有个孩子回答到“我想起妈妈叫我去超市买东西,偷偷跟着我,被我发现了的事情。让我觉得大人是想放手又不敢放手的孩子。”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了图画书中接触到的书面语言,说出了富有哲理性的话语。
增加创造性的提问,发挥幼儿想象创造能力。例如,《逃家小兔》中“小兔子还想变成什么逃走呢?”“兔妈妈可能会变成什么找到小兔子呢?”在完整阅读的基础上,孩子们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创编,表达自己对该图画书内容的理解。例如,《我是霸王龙》中提问“最后,霸王龙和小翼龙还会相见吗?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想象续编故事。
提问的主体不应局限于教师,应鼓励幼儿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与大家相互交流看法,特别是在自主阅读环节。一个好的问题生成的讨论,就是一次极好的聚焦式阅读理解和表达。
(三)关注幼儿学情,给予充分时间对开放性的问题进行思考
每个孩子的阅读理解和生活经验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我们要落实《指南》精神尊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差异性。不同幼儿的学习风格不同,有的属于沉思型,有的属于冲动型。沉思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想一想和组织语言,短暂的回答时间,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冲动型学习风格的孩子,多为反应快,有时欠思考,出错率不小。面对图画书这种图文融合的教学内容,开放性的提问,要给予幼儿充分思考的时间,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而非为提问而提问。
优秀的图画书如同一颗幸福的种子,陪伴幼儿成长。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提问开展图画书阅读活动,将这颗幸福的种子种在幼儿心中,他们通过学习阅读,再从阅读中学习,从而自己给自己播种幸福的种子。
注:本文系泰宁县基础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课题“聚焦核心经验促进幼儿园图画书阅读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YJKT20-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王蕾.幼儿园绘本教学概论:基础理论与教学应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