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才
昆明文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2
摘 要: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关键点之一应该是学生学情的合理分析。通过对学情分析地探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研究学情,判断学情,分析学情的关键点,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进行研究,以便更好的确定语文教学内容。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容;学生;学情
语文课到底是基于“教”来展开教学活动还是基于“学”来展开教学?现在越来越倾向于以学定教,所谓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语文的教学可以说与三个层面息息相关,就是语文教学目标确定(定标)——语文教学内容选择(教什么)——语文教学方法(怎么教)的选用。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内容的完成达成教学目标,就涉及到学情。什么是学情呢?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 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学还原为某一原理的话,那么我将说,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 [1]奥苏伯尔等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从他的话可以看出,也就是要关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关注学情就是要关注分析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学生的知音,在上课之前要经常问问,学生面对这一篇课文,那些地方是读不懂的,会遇到什么问题?我的学生离我预设教学目标的差距究竟有多大……而学情的关注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进行。课前的学情分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备学生,而备学生备什么呢?其实有三种情况,一是教师读不懂的地方往往也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二是学生直接看不懂的地方。三是表面上学生能够读懂,实际上需要教师引导下学生才能看懂的地方。此外课中学生的初始体验也是学情,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学情的关注。课后主要是反思这节课。
一、教师读不懂的地方就是学生学情的关键点
试想拿到一篇文章之后,如果连教师读起来都有困难,那么这个点肯定就是学生的难点。比如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8课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歌里面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关注到四个难点,学生能够关注到的就是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实际上第一句诗里面的紫烟就值得推敲,大家有没有见过紫烟?怎么可能会是紫烟呢?有学者早就对此有此评述,有人说:“从绿葱葱的山涧中飞流直下的瀑布应是白花花的山泉……产生的是白雾,怎么会有‘紫烟’呢?其实是‘日照’的原因,因为瀑布水跌落过程中,会溅激起无数水花雨雾,在阳光照射下,由于光线折射,出现五颜六色,使观看的人产生‘紫烟’的视觉。”[[ [2]孙尚勇.七绝《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作品吗?[J].古典文学知识.2016(3).]]这一意见显然很难成立,“紫烟”与“五颜六色”显然不同。这首诗大家都从写实的角度去看这个紫烟,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关于写颜色的一些诗句,比如“一去紫台连朔漠。”“红楼富家女。”“与君依旧绿衫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偏偏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可以看到诗句都涉及到写颜色的句子,中国古代的颜色服饰是有讲究的,紫色是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穿的,朱色是四五品官员穿的,绿色是六七品官员穿的,青色是八九品官员穿的,那么庻人、奴婢、流放官员穿黄色或白色衣服。后来的规定虽然有些变化,但大体类似。也就是说颜色是体现尊卑的,依次排下来的顺序是:紫、朱、绿、青、白(黄)。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李白何许人也?自称斗酒诗百篇,号称酒中仙,是仙人啊,不是一般人,是天上下来的,高贵啊,其意义就在于此,紫色代表的是神秘、高贵、吉祥。比如为什么用挂?谁有那么大的本事可以把瀑布挂上去?其实是要突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什么用三千尺?三很长吗?要是突出长度的话,那九千尺还更长呢?可是为什么不是八、九这样的数字呢?因为从一到十这几个数字,只有三是平声字,其余九个数字不是仄声就是入声,平声字读的时候是长的,其他的都是短的,所以李白只能用三这个数字。比如李白写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也是如此。为什么是九天呢?“九天”是数量词,九天中的九字,只是因为它是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九天是指天有极多极多重,亦指天之极高处。比如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孙子·形篇》:“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梅尧臣注:“九天,言高不可测。”古代对天的划分有纵向和横向之分,纵向:越往上越高,到了第九重天,就是天最高的地方,正如《淮南子》所说,天有九重。横向:以天穹顶为切面,把一个黄道面划分成九个区域,相当于九野的另一种说法。诗歌中所说的九天,多指的是纵向上的九重天,越往上越高。不是说这些东西非得全部教给学生,因为教师是在备课,万一上课的时候真的有学生问起了呢?这样的情况很难说不可能,因为于漪老师曾经记录了一个教学叙事案例[[ [3]朱德全.教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304页.]],就是《花木兰》,里面有一句: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诗女郎。学生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虽然说同行是十二年虽然是虚数,但是也不可能看不出来,总要洗脚,一看就是小脚。老师就说那个时代没有裹脚,学生说那什么开始裹脚的,老师回答不出。事后教师查阅了文献告诉大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句话对我们语文教师振聋发聩,就是怎么也没有料到讲这篇课文要去备什么时候裹小脚?所以说很难预料到学生会问什么。
二、学生看不懂的地方就是学生学情的关键点
学情的把握有利于让语文教师明白课堂上到底讲什么?一节课,那些内容是需要教师讲,那些地方不需要教师讲呢?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教师讲,一篇课文那些是重要的?那些不重要?教师需要筛选,学生不懂的,有疑难处的地方需要教师讲,就像《背影》,为什么朱自清只写父亲的背影而不写其他?很显然,这个就是学生的疑难处。再比如高中的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小学课文叫《孔子游春》),为什么三人都在诉说自己的志向,只有曾晳回答之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夫子只赞同曾晳的观点呢?其实里面就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礼,只有曾晳是在真正的实行礼。因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浴乎沂是不可能在暮春时节去洗澡的,这就是学生的难点。比如说《湖心亭看雪》“独往湖心亭看雪”和“舟中两三粒而已”这两句话是矛盾的。作者一方面说自己是一个人去,但是实际上“两三粒”又指出了张岱并不是一个人去看雪,这就矛盾了,张岱为什么要这么说?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个“独”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诉说着张岱的孤独是无法排遣的,而且张岱还带着舟子,但是从张岱的内心来说,舟子为什么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人”呢?可想而知张岱要突出什么?没有知音没有同伴,没有可交流与倾诉的对象。
另外文中也有几处关键的地方,第一处就是“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张岱为什么说要强饮?张岱会不会喝酒?所以强饮就是一个关键点,有教师教学的时候从张岱《自为墓志铭》中“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这些话语看出来张岱肯定会喝酒,但实际上从《陶庵梦忆》中有一篇《张东谷好酒》,文中介绍张岱的太公非常能喝酒,到后代就失传了。张岱的父亲遇到招待客人敬酒时,总是悄悄地溜走,一辈“滴酒不能沾”、“酒只是不吃”,张岱同样是滴酒不沾。从这些材料的文字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张岱到底会不会喝酒?这里绝不是要探究张岱喝酒的问题,而是要看作者的情感。因为里面有了强饮两个字。什么叫做强?强字的造字本意是指呼啸声震撼人的大型爬行动物,名词。左边是表示声音大,右边是表示爬行动物,动物发出巨大的声响。后来这个字有了引申义,有形容词、副词、助词等,作为副词的意思是野蛮地、逼迫地,有强逼、强迫、强压、强制之意。很明显,也就是张岱其实不喝酒,而是强制自己喝酒。而且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这句话里面有一个字“而”字,而是表示动作的顺承关系,也就是喝完酒就走了,根本没有呆下去的意思,如果是知己怎么可能喝完酒就走了呢?所以在这里张岱要表明其实根本没有把金陵人当做知己。第二个关键处就是“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句话也是关键处,怎么可能他们之间的交谈只有这么两句话?而且突出是金陵人。大家都知道,金陵是南京,也就是明朝的首都,所以这句话也非常关键,张岱想突出什么不言而喻了。第三个关键处就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首先痴字是关键点,两个痴字是不一样的,张岱的痴更多的是国故之思,故国之痴,而金陵人更多的可能是痴迷于自我享乐罢了。显然,这些地方是学生很难看得出来的。所以就自然应该成为关键点。
三、学生表面读懂但实际需要教师引导下才能看懂就是学情的关键点
有些文章表面上学生能够读懂,但是实际上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才能够清楚的看懂,这也是学情的关键点。比如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课文《燕子》就是如此。比如第一段:“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段对燕子外貌描写的文字和平时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时候的文章有点不一样,就是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一般来说,眼睛才是心灵的窗户,是作者是忽视了吗?实际上要联系下面的段落才能理解,作者主要突出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写作。第四段“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晕晕?我们联系实际生活都知道,用石头仍在河里面,会荡起波纹,也就是小圆圈,而作者非得说是小圆晕,什么是“晕”呢?因为晕代表有光圈,具有美感,在作者眼中是那么美。为什么燕子飞行时在水面上要用尾尖或翼尖沾水?这个问题属于科学常识。最后一段:“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枝木杆,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这句话里面除了“痕”这个字之外,显然有一处很难懂的地方,就是嫩蓝的天空,哪天空为什么是嫩蓝的呢?我们平常看见的天空都是蓝色、灰色之类的,基本上是看不见嫩蓝的,比如我们有许多的诗句描写的天空都是蓝色的,如“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等之类的诗句都是蓝色。把天空的颜色突出是其他颜色,实际上其他作者也写过,比如高中课文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里面就有“向院子一座,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你看在郁达夫的世界里,天空变成碧绿的了,这是何解?实际上是白居易诗句的化用,因为白居易写过“上穷碧落下黄泉。”这是独特文人具有的独特写作手法。而作者为什么写嫩蓝呢?其实要突出的就是春天的生机盎然。再比如高中《荷塘月色》这样的课文里面出现的话:“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为什么朱自清先生要用“脉脉”而不用“默默”呢?“脉脉”更多是有情感的,实际上是朱自清突出自己的内心,把水当做自己倾诉的人。再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是舞女的裙?如果仅仅只是形状相似,那圆形的东西生活中也很多,为什么偏偏比喻成舞女的群呢?绝对不是,朱自清先生到底想突出什么?其实想写出荷叶那种轻盈动态的美。文中第七段:“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段不是写的是热闹吗?所以文本又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作者本人不是想求静吗?不是要平静吗?为什么又要想热闹的季节?何解?照此看来,文章似乎一下子无法理解,好像中断了一样,怎么写着静的一面突然就跳到了热闹的一面,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解读呢?其实我们细读之下我发现,文章在第三段:“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已经很明确的说出了,也就是为作者转向热闹提供了一个相当充足的理由,那就是作者并不是单单的能在寂静中寻找到安静,同样在热闹和群居中也同样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比如《记承天寺夜游》里面月色入户这四个字,户到底是门还是窗?从中国的造字法可以看出,户可定是门。户,甲骨文字形像一块有转轴的木板,是门的一半。除了这个户的探讨,入字也值得探讨,为什么要用入字而不用照字呢?入具有强势的动作,不由分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要进来,而照却没有此意。显然这个入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此外,课中要能够关注学生阅读的初始体验,学生的初始体验有时候也是学情的表现。笔者曾经听过一个老师执教贾平凹的《月迹》,这篇课文现在也在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24课,其中有一句话:“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执教教师请两个学生读这句话,一个孩子读的是两个啊字都是高兴的,其中一个孩子读的时候第一个啊字读的是惊奇的,第二个啊字读的是开心高兴的。教师说这里两个啊字都是高兴开心的,实际上我个人觉得第二个孩子可能读的更准确,执教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情,因为课文开始时是一帮孩子围绕着奶奶,然后每个人都说月亮属于自己的,实际上这个和我们的生活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当你走的时候月亮就走了,你停下来的时候,月亮也就停了。但是奶奶却说月亮是属于三妹的,因为三妹最漂亮,三妹听到之后,她的反应应该最开始是惊奇,啊?是我的?然后才是开心高兴,啊!这个月亮属于我的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关注学生这种情况。
学情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个教师应该要讲,笔者曾经听过《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执教者所上课的内容就是学法的指导,执教者首先就是烈日下景物描写手法的介绍,然后让学生自学暴雨下景物描写的手法,很显然,这种根据学生学情指导学习的方法教师就得讲。此外笔者也曾经听过《台阶》一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师非常注重学法的指导,也就是基于学生的学情展开教学,教师的做法从来不说空,都是教师先进行了示范,然后告诉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去学习,比如其中一个环节,教师ppt出示:“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这句话中,“挑”、“起”、“伏”、“晃”、“滚”一系列动词,不但写出来父亲踏黄泥的艰辛,而且强化了父亲执着坚忍的农民形象。请同学们认真读书,找出这样相关的句子和词语,然后说一说。很明显,如果直接就让学生来这样找是有困难的,但是如果教师示范了一个例子,那么学生自然就会跟着教师的引导很快的找出并说出来。作为教师,上课的时候不仅应该有学法的指导,更应该有学情的关注。
四、结语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分析研判学情才有可能合理地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实际上学情的关注就是教师和学生读起来困难的地方,学生表面能够读懂实际上需要指导下才能读懂的地方就是学情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