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乐怡
郑州外国语学校 450000
摘要: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类型多样,独具中国民族特色。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的佛教建筑,其艺术内涵丰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历史发展悠久,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其佛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河南佛教建筑风格大多顺应自然之美,依托河南地势地形三面环山的特点,依山就势,符合佛教建筑选址要求,因此其被誉为佛教胜境。本文通过简析河南佛教,分析河南佛教建筑的文化内涵,提出河南佛教建筑的保护路径,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河南佛教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并有效保护河南佛教建筑古文物,使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南;佛教建筑;文化内涵;保护路径
1 简析河南佛教
河南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黄河中下游,承东启西,是黄河文化的源头,交通四通八达,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河南地势属西高东低,多为盆地、丘陵和山地,三面环山,地理位置险要,在人口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显著特征。佛教在选址上追求自然、环境与宗教的合一,以达到清净出世、断除烦恼的目的,而河南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外加人口众多,自古便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交流的中心,因此,隋唐时期河南安阳便是北方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自北齐之后,佛教得到繁荣,众多僧徒开始在安阳太行山附近开窟龛、建佛寺,这也形成了当今安阳特有的佛教古建筑文化遗址【1】。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前河南著名佛教寺庙主要有: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大相国寺、灵山寺等(如下图)。
2 河南佛教建筑的文化内涵
2.1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折射物
佛教起源于印度,随着中西交通要道的开通,佛教开始广泛传入中原。为弘扬佛教文化,部分佛寺选址在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政治中心,以充分发挥这类地方人口繁多的优势,而河南自古建都朝代较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皇家佛教建筑群。随着北朝统治中心的转移,佛教建筑工程也发生了转变,逐渐形成了包括安阳小南海石窟和宝山灵泉寺石窟在内的以邺城为中心的佛教建筑【2】。佛教的基本理念为众生平等和因果轮回,其教义精辟生动、平易亲和,这就使得佛教被广大社会认同。佛教建筑选址大多顺应自然之情理,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以追求静修的教义,其形式也多显圆润,毫不张扬,色调温和,寺内的壁画、雕像等也都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因此,佛教建筑不仅是佛教信仰最直接的产物,更是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折射物。
2.2科学艺术生产水平发展的见证物
受佛教文化影响,我国最初的佛教建筑形式是仿照藏区建设而成,而佛教建筑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河南三面环山,冬季严寒,风雪较多,因此其传统民居属于合院体系,在整体布局和结构处理方面具有明显的中原地区特色。如河南安阳灵泉寺的灰身塔就是依山而建,大多就地取山石,很少使用零散的石料,因此其整体坚固,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当时的科学艺术生产水平。河南佛教建筑在构建过程中受传统民居的影响,采用以佛殿为寺院中心轴线对称的佛寺是河南地区佛教寺院的主要布局形制,既能避免举行佛教仪式时的不便,又符合河南地区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还能有效节约建筑材料与建筑时间。这些宏伟壮观的佛教建筑,在古时科学艺术生产水平受限的时期,其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直到今天,这些佛教建筑依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
3 河南佛教建筑的保护路径
3.1保护建筑原貌
佛教古建筑集造型、绘画、雕塑于一体,其不仅体现着古人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的遗存,构成了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折射出了河南的历史变迁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3】。河南佛教建筑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哲学、艺术、文化等内容都依附于建筑本体而存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部分佛教建筑虽然被多次修缮,但部分佛教建筑的原貌失去了其独有的特征,影响其文化价值的发挥,由此可见,保护佛教建筑原貌,反对“建设性破坏”是当前佛教建筑保护的重点。在修缮佛教建筑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其原始风貌,尽量采用原始构件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以最大限度保护建筑本身的历史风貌。
3.2保护周边地貌
受河南三面环山地质条件以及佛教寺庙本身性质的影响,河南佛教建筑大多依山而建,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佛教建筑极易受风沙、雨水等的侵蚀,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环境污染严重,酸雨、沙尘暴等极端恶劣天气频发,外加河南冬天的冰雪天气都会直接对佛教建筑造成严重损坏,从而影响佛教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持续推进,当前人们要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身边小事做起有效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不刻意破坏佛教建筑周边的地形地貌,重视植树造林,以科学保护佛教建筑周边的水土和风貌,从而避免佛教建筑在大自然的侵蚀过程中损毁加重。
3.3提高游客素质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河南佛教建筑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造型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而部分游客的素质相对较低,在参观过程中,为感受古刹的魅力和内涵,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会不顾提示和警戒标志的提醒,存在乱写乱画、随手乱摸的行为,这就会使得佛教建筑内部的绘画、雕像等被大面积破坏,且无法修复,会严重破坏佛教建筑物自身的价值【4】。因此,在河南旅游业兴起的同时,相关部门要结合当代流行元素和文化,加大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游客素质,使其正确认识保护佛教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并激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让其以正确的参观形式来了解佛教建筑历史和文化。
4 总结
河南佛教建筑大多历经千年,其凝聚着古人的审美情趣、价值涵养和哲学思想,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河南佛教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因此,深入研究河南佛教建筑的文化内涵,明确保护佛教建筑原貌的价值以及采用提高游客素质、保护周边环境等措施来保护佛教古建筑,不仅有助于推动河南旅游业持续发展,更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神. 浅析河南安阳佛教建筑的文化内涵及保护措施[J]. 韶关学院学报,2008(02):52-54.
[2]常婉茹. 河南宋金墓葬“半启门”图像研究[D].河南大学,2018.
[3]李光明. 略论河南佛教石窟的艺术特色[J]. 文物建筑,2015(00):16-28.
[4]王景荃. 庄严妙相——河南佛教石刻造像概说[J]. 河南博物院院刊,2020(01):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