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视角 构建生本课堂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期   作者:王娇龙
[导读]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学形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王娇龙
        西安高新第五小学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一种教学形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上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善待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作为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你会尊重学生的思考吗?你会关注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吗?你会扮演好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吗?你会营造以生为本的课堂吗?
        片段一:不同的四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生们对分数的认知水平不一,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对分数的意义初步有所理解。课堂上,我让学生们用同样大的正方形表示四分之一,有哪些不同的表示方法?我请大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学生们的表示方法和课本上呈现的一样,全都是以下方法中的两种。
        反馈交流后,我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他们都陷入了沉思,没有别的方法,既然没有其他方法,那就对这三种进行交流,他们分别表示几分之几,并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们说的头头是道,涂色部分表示了这张纸的四分之一,看来这个已经不是什么难题。
        Q1他们有联系吗?
        生1:他们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生2:他们都表示四分之一。学生可能不知道老师想问什么。
        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我引导,他们都是四分之一,那一样大吗?
        生3:不一样,三角形大一些。有学生小声议论。
        生4:他们都是一样大的。我请他讲讲自己的理解。他说它们几个都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他们都是这个正方形四份中的一份。所以是相等的。听他这么一解释,很多学生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生5:都是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只是分的样子不一样。说得多好,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学生的感触越来越深,
        Q2:这些四分之一相等的前提是什么?
        生1:得平均分。看来她牢牢地记住了平均分这个关键点。
        生2:在分之前,正方形要一样大。有些学生不明就里。我拿出两张不同大小的正方形,一张大的,一张特别小。把大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涂上一份,表示四分之一;把小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涂上一份,也表示四分之一。只是这两个四分之一不一样大,因为原来正方形的大小不同,学生纷纷点头。
        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做练习最后一题时,有一个孩子突然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表示四分之一。”我让她画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看了她的的表示方法,也说自己有不同的方法,都被一一允许到黑板上去画。这时不断的有学生上台下台,大家都想上台来展示自己的方法。


        于是,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表示方法。这些方法中有对的,有错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有了一点思路,上台来试一试,发现画出来的要么不是平均分,要么无法按照平均分分成四份,便回座位,回去后又有了一点思路,再上去试,来来回回,乐此不疲。人群中有平时数学课上的活跃者,也有默默无闻者,我没有打断他们,也没有因为课堂秩序稍有混乱而只准一个一个去黑板上画,而这种没有束缚,有想法就可以去画的举措,让课堂的气氛变得宽松和谐,给善于展示自己的学生一个施展的平台,给细致谨慎的学生一个轻松的氛围。正因如此才能出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而通过这些多样的方法中也能看出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已理解透彻。
        片段二:数学与生活分不开
        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优化》,这节课与孩子们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可能没有实际的操作过沏茶,但是通过观察成人的沏茶过程,也是能够模拟和计划这个活动的。
        首先,我们一起确定了都需要哪些步骤。通过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我们了解到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所需时间。为了节约时间,我们给每个步骤都编上序号,请大家制定这个沏茶的方案。孩子们很快制定了方案。
        第一个方案很容易我们就能看出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同时非常关键的是,通过第一个方案还让我们厘清了沏茶这件事各个步骤之间的前后次序。
        接下来第二种方案,小岳讲解这样做的原因,因为在烧水的时候时间比较长,这时可以去找茶叶和洗茶杯。讲解完毕后,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这是小远站起来说:“看完你这个方案,我想问一下是不是只要一个事情时间长,就可以同时去干别的事情。”
        小岳:“不可以,因为虽然烧水时间比较长,但是烧水之前必须把水壶洗干净,接满水才可以,不能在烧水的时候洗水壶和接水。”而这样的回答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坐在下面还是议论纷纷。请了几位同学来表述自己的看法,大家好像对提问者的问题和回答者的回答都不是很满意。这是在一旁的我已经看不下去了,这样的沟通需要终止,可是突然小陈的话点醒了我们,他说:“我理解的是不可以,是因为有些事情在做的时候是必须全程由你来做的,不能在这期间干别的事。比如:洗水杯的时候就不能去找茶叶,尽管洗水杯是2分钟,找茶叶需要1分钟,但是在洗水杯的时候不能去找茶叶。”经过小陈这样一说大家安静了,看来是同意这样的说法,我顺势评价两位同学的意见,看来想同时干一些事情是得分两种情况,第一,这些事情谁先谁后不影响。第二,这些事情可以不用我全程亲自完成。提问的孩子真是了不起,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解决了,合理规划时间时的核心问题也就解决了。回答的孩子也很了不起,考虑问题,不能仅仅为了节约时间而忽视了前后的次序,和完成事情的过程是不是需要全程操作。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匆忙中我总结希望孩子们合理规划,有效的利用时间,使自己做事情的效率提高。下课!耳边仍传来孩子们在交谈什么和什么可以同时做,先怎样后怎样,数学课太好玩了的话语……幸福之感从心底慢慢升起。
        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事。”  
        每一个小小的片段,学生的思维在碰撞,在每一次的对话过程中,道理越来越明晰。也让我再一次相信只要给学生留有更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原来由教师总结讲授的知识很多都能从学生的嘴巴里说出来。敬畏童心,欣赏儿童的灵性和智慧。用华应龙老师的话说,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让我们的生本课堂走的更远,更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