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提高“准学徒”职业素养的实践探索——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实施为例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期   作者:汤云惠
[导读] 人才培养的宗旨是学生到企业后能“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
        汤云惠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610100
        【内容摘要】人才培养的宗旨是学生到企业后能“用得上”、“留得住”、“能发展”。职校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促进产教融合,学做合一。我校是现代学徒制试点校,学生一入学就有岗位“学徒”的角色意识。我任教《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有十几年了,在该门课程中,笔者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渗透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课程管理思想,以班级为单位,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工作小组为模拟的企业岗位情景。通过大胆改革与实践,把学科教学实践与学生的个体成长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在模拟的工作情景下,任务执行效果好,必须有两个前提:学会统筹管理时间和情绪管理。
        该文的创新点在于,不是单纯地谈学科教学,而是产教融合,将学生置身于模拟职场下来综合谈职业素养。
        通过实践与提炼,笔者认为:准学徒的培养模式建构首先是搭建良好的组织关系,约定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后按规执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关键是引领学徒建立良好合作模式,在模拟场景下使学徒学会根据项目统筹时间的方法。遇到沟通障碍的时候,学会就事论事,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方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准学徒    提高职业素养

        职校培养学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促进产教融通,知行合一。在“做中学,做中教”中实现多向互动。“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生命发展负责。教师要对接企业岗位场所及情景,动态地设计学习和仿真实训的方案,开放地处理课程资源,启发、激励学徒主动、活泼、生动地参与课堂体验。笔者亲眼见证学徒们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之后,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心里也很开心。
        笔者深入学习现代学徒制模式及理念,渗透在所教的《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实施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操作流程,在学科教学中植入“准学徒”理念,把学生变“学徒”,使学员们树立了岗位意识和角色意识,并且营造良好氛围,创设与企业相应的岗位情景,更能强化学徒的职业意识,提高其职业能力。

一、师徒结对——建立关系,遵守约定。
        1.模拟职场,在团队中树立角色意识。
        在企业,强调的是团队合作以及执行力。让学徒在班级这个团队里找到归属感,有层级的架构意识和目标责任意识。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职责分明,任务落实到人。也是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执行力的基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所以,班里营造出学习和实训氛围,给学生的每一项学习任务,就相当于企业的一个个工作任务。
        搭建好了平台,我以首问责任制为课程管理的抓手,督促任务的执行。学徒们主动性强,完成任务积极,课堂实效明显。
        《幼儿园教师口语》课程分为三个版块的内容。高一学段主要是普通话训练,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奠基。高二主要学习幼儿文学。高三则根据岗位需求,主要训练教师口语。
        在普通话学习阶段,笔者就为学徒们搭建了分工比较明确的师徒关系。我作为科任老师,是学科总负责人,身份是“健声总教练”。
        在我心里,我把所任教的班级全部视为生本试验班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班。
        所教的班级,各班设置两位管理助教,负责班级课堂常规管理,作业任务的布置及检查落实,平时成绩加减分登记。
        此外,各班还配有5——8个“健声助教”。每位“健声助教”负责指导3—5名徒弟的普通话训练,以提高成绩,及时向老师反馈任务完成的质量。
2.师徒结对,共同提高
        确定了学习小组后,接着就完成师徒结对。师傅有了责任感和荣誉感。而徒弟则要虚心,不断向上,对师傅友好和尊敬。
        师徒结对,在班里还有个小仪式,这种仪式感强化了师徒的角色担当意识:
(1)请徒弟们给师傅鞠躬,并尊称“师傅”。
(2)师傅对徒弟提出相应的要求。
(3)徒弟和师傅互赠礼物。
(4)“健声总教练”(老师)对全体师徒提出合作学习要求。
        这种仪式感,对于确定角色,建立责任感,有很大的正向价值。
        曾经有“师傅”在遇到帮助徒弟的过程中,有懈怠的情况。她说,当想到徒弟在师徒结对仪式上,徒弟对自己鞠过躬,自己不能对不起“师傅”的称号。
        在坚持陪伴徒弟成长的过程中,她感觉自己的普通话比以前更好了。看到徒弟进步了,比自己取得进步还更有成就感。
        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位小师傅帮助徒弟解决了老师都不能解决的发音问题,高兴得手舞足蹈。绝大多数徒弟说到自己的师傅,都特别感激师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自己的帮助和陪伴。
3.遵守约定,立即执行。
        确定了师徒关系,接下来,就是严明纪律,责任到人。

预设师徒互助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约法三章”:
        (1)双方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2)小师傅对徒弟有奖惩的权利;(3)探讨徒弟如何与师傅积极合作;(4)如何有效利用碎片时间;(5)与徒弟有效沟通,小师傅要给对方指出方法,多鼓励,督促落实,纠正不良发音习惯等。
        小师傅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学会反思和总结,找出出现语音面貌差的正确归因及解决策略。
        徒弟们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暂时比较落后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先天口腔状态不好,唇舌无力,需要通过口部操的专门训练来调整口腔状态,气息状态,从而提高普通话成绩。
(2)有些孩子学习习惯不好。面对每天相似的学习内容,不能理性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完成任务时,心浮气躁。
(3)有些孩子由于性格的原因,很内向,不善于表达。在完成普通话学习任务的时候,不敢自信地表达。
        针对徒弟们的呈现的这些问题,除了大组织结构的约法三章。师徒之间还有针对个人的约定。比如,针对有困难的徒弟,给他们布置单独的唇舌练习,难点字音练习的小任务;针对不够自信的徒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针对习惯不好的徒弟,师傅会帮助她学会更好的时间管理,保障还课的质量。
        经过一学期左右的陪伴,徒弟们大多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普通话成绩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增加了自信心。很多孩子谈到自己的师傅,很尊敬,很感激。
4.及时反馈,总结提升。
        每月一小结。各班的管理助教会对班级普通话学习常规进行总结,对各位“健声助教”的工作进行总结性评价。将反馈信息进行梳理,针对学习方法、学习氛围提出新的解决办法,或者对一些个别现象进行单独沟通,促进师徒之间良性合作互动发展。
        以上是学科管理的有效策略。笔者认为,针对我校学前专业的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的提高,还有以下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也是我和同仁们达成的共识。
二、统筹管理时间,是圆满完成学科任务的有利保障。
        幼儿园一日生活是保教一体化的工作。保育老师的岗位和教师岗位的工作都很重要,一点都不能疏忽。工作辛苦不说,待遇还有待提高,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师资质量的要求又越来越高。
        学前专业部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多,要求也比较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课需要及时复习还课,专业理论课需要背诵,文化课也有要求。有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参加小自考培训,早教培训,奥尔夫音乐培训,教师资格证备考等。
        让学生厘清自己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将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统筹规划,这也是准学徒必须要具备的一项技能。
        在学徒自身各项学习任务很重的情况下,要保障《教师口语》的任务落实,那就得会挤时间,否则会落空。
        经过学生不断尝试和相互借鉴,《教师口语》的还课时间安排大概形成这样的模式。
(1)课间时间自主预习、练习——找小师傅或者老师还课——根据老师或者小师傅的意见再次练习——还课直到过关为止。
(2)周末听语音预习——录音,发语音给师傅或者老师听——根据反馈,整理笔记,练习—二次,还课,直到过关为止。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训练,大多数学生很会利用碎片时间,自己练习和还课的质量大大提高了。
   三、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促成有效沟通,是执行力强的前提条件。
        学生——学员——学徒——准员工——员工——管理干部……学生的成长,可能是这几种身份的跨越或叠加,学生要有角色意识,才能对自己的成长规划有更准确地定位,更有价值的规划。
        学前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女生,遇到事情比较容易情绪化。带着情绪处理事情或完成任务,就会阻碍任务完成的进程。因此,打造“准学徒”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得教会学徒管理好情绪,就事论事,不要带情绪看问题。心里有人,眼里有任务目标。
        排练儿童剧的时候,健声助教带领自己的团队编写剧本,准备道具,排练。这是一项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因为有高一整个年级的铺垫,大多数健声助教能够带领团队完成儿童剧的展演。
        小苏这一组就相对困难一点。组员不配合,每次询问原因,就开始抱怨组员。有个别组员支持她的时候,她也没有及时肯定。最后展演的时候,她很着急。组员之间的凝聚力是在因为要被考核的情况下组织起来的。当然,最后的结果也不是很满意。
        事后,我和她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谈话,给小师傅支招。小师傅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后来的工作中,她开始关注组员之间的特长和态度,尽量地协调。整个组的完成项目任务的效率有所提高。
        职业教育就是这样,它姓“职”。所以,职前培训要为学生的岗位能力的形成服好务。用人单位是否满意,这是金标准。面对十六七岁的孩子,要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做企业满意的一员,只有渗透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和理念,才能迅速提高学徒的综合职业素养。让学生毕业后能生存、可发展,过有品质的生活。所以,各学科的老师都应该做积极有效的探索,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重视个体差异,激发内驱力 ,有效落实工作任务,激发内驱力,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佐藤学(日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  《静悄悄的革命》
陈旭  华东师大期刊2017第一期  《现代学徒制中师徒关系的现状与问题研究》(知网)
姚东伟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一期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研究》
姜大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职业教育要义》
赵鹏飞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与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