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期   作者:冉晨羲
[导读]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关键,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始终影响乡村教育的振兴。
        冉晨羲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学校,重庆  409600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关键,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始终影响乡村教育的振兴。随着相关农村教育支持政策相继颁布落实,我国城乡教育质量差距逐渐缩小,但相比城市学校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中小学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提升教师队伍的能力迫在眉睫。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小学课堂能够将先进的教学知识低成本传递到农村地区,从知识层面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乡村振兴。但是对于相对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对基本的教学资源搜集整理和办公软件的使用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非常缺乏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深度加工、微课制作、线上教学和教学设备维护等能力。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信息技术
        一、信息化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一)教师队伍老龄化,学习能力和意愿下降
        近10年来由于人口不断向发达地区和城镇流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师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绝大多数教师在退休前仍然需要工作在教学一线,而50~55岁的教师是农村中小学的主力人员。这部分教师长年处于同样的工作环境中,虽然教师处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但是对于外界资源获取的能力和接受度都相对较低,对于新兴的线上教学和信息化技术的学习意愿较低,主动性不强。有调研表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对信息技术运用上的接受度存在明显差异,年轻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显著优于老教师,但是很少有年轻教师主动申请到农村中小学工作或者服务期短。绝大多数教师虽然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和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性,但是根据调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中小学老师对信息技术能够熟练运用的比例非常低,这表明教师在使用计算机和运用信息技术资源上还有较大的障碍。
        (二)教学模式单一,程式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改变了农村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前在农村学校,教师讲课都是黑板+粉笔的传统手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深入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设备进入农村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电子白板、校园网等信息手段的运用改变了农村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变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将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抽象表达的概念进行生动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大部分农村教师所理解的信息化教学就是利用电脑和PPT进行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大部分老师已经摒弃了原有的板书式教学。虽然我们提倡信息化教学,但是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单一形式地对着PPT进行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信息资源是一种辅助,而不是唯一的形式。“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能力更多体现在如何将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运用到教学实际中,通过信息化教学将农村的中小学生从农村“带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开阔学生的视野。
        (三)能力提升渠道较窄
        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用于推动各地区尤其是贫困县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但是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依然存在突出的问题,而现有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各类培训项目,覆盖面较窄,主要针对新进年轻教师,实效性和针对性都不强,教师梯队断层,示范引领作用难以实现。并且在已有的培训模式中,主要采用传统的、集中式的、面对面的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师自己在上面不停讲,受培训者在下面只有听的份。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忽视了受培训者的主体性,没有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培训效率的提高。


        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策略
        (一)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少数民族地区老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改变教师主观层面的价值判断,如观念、态度和认识等。如果学校或者上级领导不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只可能是个别老师的能力提高而不是整体的提升。学校层面可以积极开展教学研讨,依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教学重难点知识,通过互联网搜索、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学习。比如,针对一些学科名词定义或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查找有关的视频或者动画插入课件中,帮助学生理解。促进老教师学习不仅要有内在动机,而且要有合适的外部诱因,比如合适的奖惩制度。领导层面应该把握住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结合当地信息技术普及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激励机制。激励方式不应该单纯地与量化津贴等挂钩,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将一些奖励转化为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对学习积极性高的教师在互联网上进行评比宣传等,提升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二)完善培训体系,统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因地制宜地开展信息化教学示范培训,根据教师的实际平均水平进行培训目标任务的制订。针对信息化应用能力低的学校,应定期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可与地方性职业技术学校和大学进行合作,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教授软件的基础使用、硬件的日常维护能力。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在农村的小规模学校中教师培训难以开展,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教师人数较少,且处在一个相对闭塞的沟通环境中,而只是通过校内教师的讨论和研修达不到培训的效果。因此,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首先要解决规模太小的问题。通过几所学校之间的合作,构建地区内学校的统一体,对多所学校的教师进行统一的培训。
        (三)对接高校专家,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
        针对大部分老教师对资源搜集能力较差的问题,可以以学校或者几个学校合作的方式组建“信息技术提升尖刀班”,将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搜集、下载,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库,让农村教师从闭塞的信息环境中开阔视野,从他人的优秀课堂中吸取教学经验,提高信息教学应用能力。搭建定期交流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建立专门针对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学习交流平台,可对接高校师范专业或者相关职校组建志愿者团队在交流平台上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技术问题。
        三、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对推进我国教育平衡发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有重要的影响。在信息资源丰富的大背景下,通过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职业高校搭建技术专家—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校师范生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突破年龄限制和地域限制,积累优秀的案例资源,促进农村教师能力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减小城乡差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中小学教学信息化的普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反复循环的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特别是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更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创造和谐且具有良好教学氛围的环境,寻找能够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肖修泉.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探析: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中心中小学为例[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9):21-22.
        [2]宁丽艳,刘凤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汉中市为例[J].数字教育,2020,6(6):56-60.
        [3]陈延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0(22):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