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期   作者:左玉芬
[导读] 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新课改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越加凸显,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内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左玉芬
        石家庄市第五十一中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新课改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优势越加凸显,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内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而作为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该课程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
        引言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学科知识魅力,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教学当中,生活化教学显得比较复杂,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并不断应用。
        1生活化教学含义
        生活化教学中的生活实际上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包括的衣食住行,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立实际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也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中,保证日常生活和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
        2.1依托实际生活,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
        陶行知曾对教师告诫:“教书要教动的书,而不是静的书。”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但却不是唯一的载体,现实生活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生动、鲜活的素材。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材的主线,并从生活中获取素材,为学生构建生活化情境。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材内容,更能够让原本静态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化的体验中实现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本身就与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开展这门课程教学时,教师要依托实际生活,引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现象,或者社会中的一些热点话题,用来拓展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使学生们的道德和法治思想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
        2.2在讲解课本内容时渗透生活化教学理念
        教材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该给予更大的学习空间,并且要把生活化理念融入教学内容当中。比如:初中道德与法治《维护祖国统一》一课,本节课学生需要掌握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以及“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涵和“一国两制”的含义。为了让学生可以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教师可以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和课堂教学结合到一起,提高学生对“一国两制”的理解能力。在这节课当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的艰难故事,让学生了解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二战时期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现在的祖国统一是多么来之不易。
        2.3丰富道德与法治教育形式
        所谓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把道德和法治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把道德与法治教育变成一种常态。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育,对于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想使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变得生活化,就必须探索多种方式的教学路径,不断丰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才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在拓展教学方式这一方面,要不拘一格,敢于打破常规。很多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普法活动,为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笔者认为这种普法教育可以深入到学生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教师在处理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时,不要总是简单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停留在表面批评上。可以采取和学生进行私下对话,告诉学生这样的行为,违反了哪些道德原则或者是法律原则,将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2.4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入学习
        进行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贴近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懵懂的时刻,初次接触法律知识难免有些难理解,作为一名有经验的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我们需要把握恰当的方式让他们理解法律知识,将看似遥远却近在咫尺的法律带给大家,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懂得遵纪守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以及扮演好学生这一角色。教师要做的就是从课本内容入手,了解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是什么,挖掘好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真正进入教师所布置好的生活情景中,从中把握知识的力量,让他们受益匪浅。如讲解“做合法的公民”这节课时,教师首先要为大家介绍公民与人民的差别,然后上升到第一课时法不可违的内容讲解中,在法不可违的内容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哪些事情是违法的,在这里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入手,像是校园内的霸凌事件就算是违法行为,教师可以委婉介绍让大家有所警觉,产生良好的法治意识且不参与到违法行为中,友善对待他人。
        2.5展开生活化教学活动
        只有结合生活化的教育,才能发挥出强大的教育生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的情感和思想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从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提升生活化教学的影响力。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与社会生活有关的知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以“以礼待人”为主题,分析身边有哪些与传统礼节和文化有关的习俗,又或者过节给长辈拜年的风俗是否有意义?是否需要继续继承和延续下去?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和礼仪的感悟。为帮助学生形成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的学习意识,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级辩论赛,让学生分析堵车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学生感悟社会价值、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模仿秀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模仿某个教师的动作神态、声音语言等,并且引导其他学生来猜,从而也能将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知识引出来,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情感,提升生活化教学的水平和效率。
        2.6多和学生交流,抓住机会传播知识
        无论是何种教育,教师最重要的无外乎是做好备课,和师生之间做好交流,交流能让彼此互相了解,尤其是对教师而言,多和学生进行交流,能让教师了解这个年纪孩子的思想、行为方式等等,有助于教师完善自己的备课策略,有助于教师针对性教学。总之,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时,教师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和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传达某种意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思想矫正,最后能够得以成长。
        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品质,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方式去进行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5):111-112.
        [2]穆科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策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7):79.
        [3]张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浅谈[J]。亚太教育,2020(8):116.
        [4]李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讨[J]。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19(11):7-8.
        [5]钱付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2):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