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陕西省镇巴中学 陕西 汉中723600
【摘要】笔者在鸣鸠琴教学实践中,因发现其音色随演奏技法多变,表现力丰富,不但可独奏、合奏,还可作为伴奏,因此结合当地音乐教学特点,围绕鸣鸠琴社团教学和鸣鸠琴选修课教学展开了一些教学实践探索。在一年半的教学实践应用中,我校因研究成果突出,于2020年12月获得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授予的全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鸣鸠琴教学示范校”称号。现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策略,总结如下。
【关键词】 鸣鸠琴弹唱 兴趣驱动 教学策略
镇巴县素有“民歌之乡”之称,我校虽地处秦巴偏远山区,但在校领导正确的引航中,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方面非常重视。我校自2019年5月起开展了中国创新型民族乐器鸣鸠琴教学实践活动,虽然我们这里的高中生音乐基础相对薄弱,但良好的音乐文化环境为学生学习鸣鸠琴弹唱奠定了基础,加之学生已有的综合知识经验、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以及老师科学合理的引导与帮助,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下文我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对鸣鸠琴弹唱教学的策略进行一些经验分享。
一、合理利用学生的兴趣做学习的内驱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针对学生偏爱流行音乐的心理特点,在给学生介绍鸣鸠琴时,先弹唱了《我的中国心》《青花瓷》等作品,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其后,我利用鸣鸠琴的三弦和四弦低沉的音色来模仿古琴,在任意一根弦上展示滑音的技巧,用拨片展示轮奏技术,用旋律片段展示鸣鸠琴如何借鉴了古筝、吉他等乐器的演奏技法,进而通过鸣鸠琴丰富的音色来吸引学生。这些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从思想上克服了畏难情绪,让学生有信心参与学习。
在不同的班级教学中,我分别利用鸣鸠琴去弹唱古诗词、民歌、流行歌曲等,我用自己的现场精彩弹唱示范,使学生感受鸣鸠琴弹唱的魅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学生弹唱视频,并激励学生用鸣鸠琴弹唱在学校艺术节的演出中一展风采,这会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学习。我校学生受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接触乐器演奏的机会较少,当老师现场表演鸣鸠琴弹唱时,学生马上就被吸引了。
二、课堂课后相结合,凸显不同教学策略。
在鸣鸠琴弹唱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有弦乐演奏基础和音乐零基础两类学生,针对这两类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略有区分。
(一)有弦乐基础学生的教学(鸣鸠琴社团教学)
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掌握鸣鸠琴基本演奏方法,再适当提高演奏难度,例如:加入滑音、轮奏等的练习,重点熟悉鸣鸠琴全指和音的按压,并做到可以在不同和音之间熟练转换。对学生的演唱必须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在理解歌词内涵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并将演唱和鸣鸠琴演奏很好地配合起来。当然,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教学思路与音乐零基础的学生是相同的。
(二)音乐零基础学生的教学(鸣鸠琴选修课教学)
针对零基础的、不识谱的学生进行教学时,鸣鸠琴其实成了学生接触音乐知识、识谱的载体,学生既学习了音乐基础知识,又学会了乐器演奏技巧。面对这类学生进行教学时,更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认识基本音级的音名、唱名,认识简谱的基本音符,掌握鸣鸠琴空弦音名和唱名名称,熟悉空弦的音高。
2、学习C大调音阶。在学习C大调音阶的过程中,先给学生讲清楚鸣鸠琴上半音和全音的关系,要求学生弹奏音阶里的每个音时,必须准确说出这个音在几弦的几品。待学生熟练后,老师说出唱名,学生在琴上迅速弹出相应的音。在练习音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坚持边弹琴边唱音阶的唱名。
3、学生能熟练弹奏C调音阶后,就可以进行旋律简单的歌曲弹唱了。以钱虹屹老师编配的古诗词弹唱《画》为例:
首先让学生随老师的鸣鸠琴弹唱或是单旋律弹奏唱熟简谱并进行填词练习。这首《画》的旋律非常适合进行简谱入门的练习,再加上歌词为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学生能很快熟练演唱歌曲,从而为弹唱奠定良好基础。
当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后,开始学习歌曲的伴奏型,初学者可只用右手大拇指拨奏伴奏型:2/4 ×× ××,待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能力后,再让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参与拨弦。
在学生熟练伴奏型的基础上,加入左手的和音进行弹奏。刚开始做全指和音的按压练习时,学生会觉得很吃力,老师需要反复强调利用手臂力量辅助手指将四根弦同时按实,并多次示范、单独指导,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当学生在练习中,感觉左手很累时,只做右手伴奏型的练习,左手得到休息后再次加入双手的练习。
当作品里出现更多和音时,左手在不同和音之间熟练转换是一个难点。这时,如果学生直接进行双手练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可先进行左手和音的练习,老师说出和音的名称,学生在琴上迅速找到和音的位置,熟练后,再加入右手伴奏型进行双手练习。
当学生能按照谱例熟练演奏后,就可以加入演唱了,这个环节的集体练习与单独辅导依然非常重要。当学生能整齐地弹唱作品后,就要对演唱提出更高的要求了,例如:《画》这首歌曲,为了唱出古诗词的意境,可以将第二小节、第四小节和最后一小节的二分音符做润腔处理。在唱“不”时,用说话的方式强调去声的感觉。
学生能熟练弹唱作品后,可以男女生分组,一组同学演唱,一组同学伴奏。当然,表现好的同学单独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唱、学生集体伴奏也是好的训练方法。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演奏和演唱能力后,可以鼓励学生在面对新作品时,自己创编伴奏型。对于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可以鼓励其为古诗词创编旋律、为民歌和流行歌曲编配和音与伴奏。
三、以成果展示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肯定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弹唱技能后,就可以进行成果展示了,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与激励。例如:在学校的微信群里发布弹唱视频,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视频,用弹唱视频参与比赛。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参与舞台演出,我校学生在全县文艺汇演中表演的鸣鸠琴弹唱串烧:古诗词《元日》、镇巴民歌《绣荷包》、流行歌曲《我的中国心》获得观众一致好评。
通过鸣鸠琴弹唱的学习,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对古诗词和民歌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鸣鸠琴弹唱的教学过程让老师有了教学相长的机会,我有幸参与了“鸣鸠琴教学示范基地”项目,陕西省项目负责人,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优秀音乐教师苟仙冬老师组织的鸣鸠琴弹唱曲集《秦风琴韵》(汉水情韵组)陕西地方教材的编写,将《莫叫山歌冷了台》《绣荷包》《车车灯》三首镇巴民歌嫁接到鸣鸠琴上,镇巴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文化传承。
结语:以上是本人在鸣鸠琴弹唱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和经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鸣鸠琴弹唱入门相对容易,但要让学生的弹唱有质量、有内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鸣鸠琴弹唱去认识到传承、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老师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鸣鸠琴弹唱教学。愿学生陶醉于鸣鸠琴弹唱的学习中,为传承、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