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惠芳
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 716000
摘要:把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作为语文教学主要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让学引思,就是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让学 引思 思维品质
一、让学引思,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把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作为语文教学主要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笔者认为“让学引思”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课堂教学方式。
“让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在时间与空间上保证学习活动正确展开和学习行为真实发生,要切合学生实际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探究自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提升技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自觉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路径和答案。教师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用心倾听,做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引领者。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呼吸。
“引思”就是要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保证学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要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科学、合理、有价值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增强思维品质,提升境界素养。
二、活用教材,有效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应该正确认识学生思维的特性,让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快乐,展示生命的活力,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学生构筑精神家园。
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要求广大教师重视教材的研究和运用,深入研究教学文本,灵活地处理和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求广大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在文脉、文理梳理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抓住文章的重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抓住不同文体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但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活用教材,把教学的落脚点落实在引导学生真学真思,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三、两种驱动,着力打造深度思维课堂
教师坚持先学后教、研究学生,应紧紧围绕学生思维活动规律,深入思考学生的思维起点在哪里,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采取高效的课堂驱动方式,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
(一)问题驱动,在问题中生长思维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就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因为它是自我在互动地试图解决问题的目的性阅读,而非休闲式、放养式阅读。但“带着什么层次的问题去阅读”又在能力层级上考验着语文教师的智慧。好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问题意识在思维活动乃至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好的问题是学生思维不断生长的基础和前提。为此,作为一线教师,要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并形成问题链,让学生的思维渐趋活跃,不断生长。
教学杜甫的《登高》可以设计第一个主问题是:很多学生认为“悲”是全诗的情感基调,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悲”意?这一问意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初步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为后续的文本解读做铺垫。学生围绕这一主问题,积极思维,顺利完成了对全诗三层悲意的理解,一悲秋意萧瑟,二悲人生困顿,三悲国运多艰。这一思维过程既是感知诗歌情感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加咀嚼、体味的过程,由景入情,由个人到国家,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指引下不断生长。
在此基础上,推出第二个主问题:请再读这首诗,它给我们的感受难道只有“悲”吗?这一问意在引导学生领略全诗悲壮的格调,将学生的鉴赏思维引向深入。经过思考,学生认为在“悲”的基础上,还有一种“壮”的感觉。如首联中的“风急天高”、颔联中“无边”“不尽”和“滚滚”等所有这些集中表现为景象之“壮”,但对本诗的另一层“壮”学生一时难以发现。引导学生再读第三、第四联,启发学生思考,诗人这次登高只是抒发个人命运之悲吗?经过研读,学生发现,诗人将个人遭际置于国事衰退之中,却不囿于个人的困顿失意,这种忧国伤时的情操,体现了诗人胸襟之宽广,这也是“壮”的体现。综上,在对三层“悲”意和两层“壮”情的理解中,教师的主问题和适时追问,形成有内在逻辑层次的问题链,而问题链有很好地形成问题流。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拾级而上,处于一个不断盘旋,不断回望,再眺望,再攀登的渐次生长的过程。
语文课堂可以有不足,但不能没有“有意思、有兴趣、有价值、成系统”的问题,因为阅读教学的时效性只能靠问题来支撑。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架起师生互动的桥梁,想办法让学生对问题有思考、有讨论,并产生表达的愿望或某种感觉,让学生的问题和教师的问题形成共振。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品质会不断得以提升。
(二)活动驱动,在感悟中生长品格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把语文知识、学生思维、学生情感融合起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
《登高》中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年老多病的杜甫还要“登高”呢?为此,我设计了第三主问题:既然已经年老多病,且孤独无依,诗人为什么还有独自登高呢?这一问题将学生引领到思维的制高点,经过研读思考,师生达成以下共识:一是为了抒怀,表明诗人对现实的正视和担当。二是表明诗人不甘寂寞、不甘沉沦,表达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三是努力拓宽生命的长度和宽度。为帮助学生理解,我引用几则材料。叶嘉莹先生的“正视、担荷说”:“杜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他的诗歌里边传达一种感发激励的生命,那个生命一定是他最真实、最纯真的,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的生命。”
闻一多先生“胜利的失败说”:“他在风雨雷电中挣扎,血污的翎羽在空中缤纷的旋舞,他长号,他哀呼,唱得越急切,节奏越神奇,最后声嘶力竭,他卸下了生命,他的挫败是胜利的挫败,神圣的挫败 。”
指向了杜诗最核心的一点:真实的生命,感发的力量。至此,师生从诗歌情感基调“悲”切入,借助意象和背景资料,把握了全诗的“悲”意。接着,由基调到格调,开始领略诗歌的“壮”。最后,通过研读讨论,结合名家评析,让学生领略《登高》诗歌中“悲中含壮、壮中含真”的特征,感悟诗人感发的力量和真实的生命。引导学生在感悟中缩短与诗人的距离,穿越时空与古人心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一次品格和人性的完善和提升。
一堂课能否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思维课堂,课堂驱动方式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课堂驱动方式选择应以先学后教、力求简单、深挖文本为原则,教师要做到善于预设、善于创设、善于追问、善于倾听、善于点评和善于提升,以彰显课堂教学智慧。在文本的整体把握上要高屋建瓴,还要在“细节处、简单处、关键处、本质处”下功夫,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课堂。
课堂教学只有像这样用问题、用思维去引领、激发和唤醒学生,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向前推进,新知才能在旧知的树干上萌发新芽,向着阳光努力生长;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生命品格才能在自己的感悟中不断得到有效、有度的锤炼;语文教学才能在人的发展中发挥正能量;教育的力量才能自然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