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行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七中学,青海 格尔木 816000
摘要:历史体现民族文明的演变进程,饱含着国家发展的荣耀及心酸。正是因为历史沉淀厚重,决定了其人文性强的特点。而如何做好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素养,提升学生历史辨识及感知能力,历史教师需对此充分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本质层面分析,人文素养指个人经系统学习后内化为自身修养、外化为高尚品德的一种表现方式,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谐的人际交往、敏捷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而高中阶段是个人价值观念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做好该时期学生的人文精神及素养培养工作,有利于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鉴于此,本文围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策略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一)树立道德意识
我国历史悠久且文化源远流长,饱含深刻的历史意义及道德理念。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期间,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历史中“立德”的概念,还能深入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快速掌握文化历史的演变过程。例如,春秋时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打破了我国历史思想发展的桎梏,为日后儒家学说宣扬及推广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激发爱国情怀
名言有云:“真实的历史事件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不竭源泉。”这侧面说明历史教学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一大主要渠道。例如,我国在抗日战争中,历经十余年抗争抗战,此段历史饱含我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及坎坷经历。在高中历史教学期间,可通过列出详尽历史数据的方法,了解战争伤亡人数,让学生切身感受民族复兴的艰辛及不易,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此同时,在学习近现代斗争历史时,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富强及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责任感。因此,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深刻的感触感悟,帮助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反帝反殖民地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调动学习热情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再者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处于叛逆时期,其思想思维活跃,且深受外界思潮的干扰。因此,需高度重视高中历史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拟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及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动机。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充分发挥约束、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在历史学习阶段的投入程度。此外,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后,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沟通交流的加强,为学生学习效率及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
(四)转化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中,通常将历史教师视为理论知识传授的主体,沟通模式呈现出单向状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并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期间,需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素养,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倡学生之间彼此相互合作,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此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能填补一些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缺陷问题,转变传统滞后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有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具体要点
(一)构建优良的人文环境
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沿用“教师讲、学生记”单一化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重视教学效率,从而忽略教学质量的提升。
再者,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理论知识点复杂,且相对分散,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与此同时,部分高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养成主动学习的行为习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仅仅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传授的阶段,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为了将历史教学与人文精神培养有效结合,需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由内而外地进行历史知识学习。而深刻的学习动机形成需人文化教学环境的支持,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秉持“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重视人文教学环境地构建,尽量选择富含人文精神的教学素材及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程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及人文素养。例如,在《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打破课本教材的局限,主动引进相关人文素材,通过播放抗战纪录片或影视剧片段的方法,向学生普及各个城市的抗战历史及英雄事迹,必要时可集中展示烈士陵园及英雄纪念碑等照片,帮助学生切身感悟战争的深远影响,拉近学生与历史事件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丰富人文内涵
我国历史悠久且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素材。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相关高中历史教师适当拓展课堂教学范围,尽量于知识传授期间融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及旁征博引的教学理念,真正意义上做到激励及影响学生,实现滋润及震撼学生心灵的目标。
(三)组织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长期以来备受教育行业推崇的教学方式及方法,侧重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相关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选择适宜的教学素材及内容,再组织集体讨论及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其自行调控及设计学习过程,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例如,在“唐宋历史”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列出课堂讨论问题:“唐宋历史进程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等,充分发挥开放性问题的作用,鼓励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进行协同讨论。
同时,告知学生课堂讨论没有准确统一的答案,所有合理回答均可作为问题答案。经课堂小组讨论后,不同程度上放大了部分学生的独特见解,能帮助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答案的分歧,具有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作用。此外,教师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持续探索的乐趣及偏好,适当穿插主观性较强的课堂讨论主题,例如,“假如有机会穿越回古代,你会选择哪一个朝代?”等,拓展和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视野,提倡学生多发言、多表达,有助于形成独特的认知结果,进一步充分发挥合作探究学习的作用,使学生自行探索历史事件的人文素养,让学生“以史为鉴”,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情怀。
三、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大目标,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促进学生个体长远发展。因此,相关历史教师需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大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系统化历史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让学生正确认知历史、全面感悟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人文情怀,实现促进学生人文素养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全面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路公.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110.
[2]高超.高中历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变式”教学探讨[J].华夏教师,2019(25):70.
[3]王云霞.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7):85.
[4]皮生莉.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