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学成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七中学 ,青海 格尔木 816000
摘要: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所要具备的关键素养。学生具备的化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教师一个时期的教学成果和对事物的理解。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加强该课程理论内容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呢?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价值
一、重视化学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健全的知识网络体系
基础知识是教育科学的根本,只有熟练掌握根本,才能在练习中迅速找到得分点。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会在脑海中形成一张巨大的“知识网”。这张“网”就是学生自己对于教材的知识框架体系。在高二阶段,新知识的教学基本完成时,知识框架体系已经初具雏形,在后续的专项复习过程中,它不断发展壮大,不断细化健全,牢牢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
那么,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帮助学生将基础知识这块“地基”打好呢?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研究透教学大纲,要对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进行细化分类。在课堂上,对重难点知识多花时间讲解,争取让所有学生掌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知识绝对不是要死记硬背的。固然有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高质量的教学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融会贯通。我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知识体系来反向记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脑海中的知识体系绘制在练习册上,检查学生对某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进行查漏补缺。这样便抓住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本”,基础能力拥有了,那么核心素养也就不会远了。在另一层面,学生脑海中所构建的知识网络体系有利于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理解化学的原理。在宏观上,学生能够学会辨识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和变化;在微观上,学生可以思考物质的组织、结构以及性质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白“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核心思想。不同思维方式的养成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以及复习过程中融会贯通,将零零星星的知识组成一张巨大的知识网络结构图,由点及面,由零到整。
二、重视教学方式改革创新,锻炼灵活的科学思维方式
化学作为一门在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研究物体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化学即“变化的科学”,相对应的,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多变敏捷的思维方式。这种变化的教育观念和变化的科学思想相平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高中化学的学科要求。那么问题随之而来,如何科学地对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呢?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是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以某一物质或者元素为根本,逐一剖析该物质或者该元素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用途等。这种“喂养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沿用许久,但是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学生对这种“喂养式”的知识渴望程度不高,甚至出现厌烦心理。另外,这种“喂养式”的教学方法给任课教师带来的身心负担和压力也是巨大的。因此,对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探究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就目前情况来看,已经有相当多相关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功例子。比如,教师让出教学舞台,让学生拓展思维,通过搜集一定的资料来授课。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风险,因为这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或者知识点不够全面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乐意“捧学生的场子”,能够展开自己的思维,跟着教师向前。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反客为主,课堂的灵活性和活跃性能有飞跃式的提高。学生还可以畅所欲言,锻炼自己的放射性思维,提出自己的疑问。其实知识点不全面还有小错误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完全可以等学生分享完成以后,教师再进行修改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前期充当的也是学生角色,只不过是在后期回归教师身份。
扮演学生角色的教师更容易掌握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从而抓住重点,逐一击破。在这一阶段,教师更应该注意对学生有关平衡和变化两个观念的灌输,教会学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的哲学理念,运用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学习观念来分析物质的存在和变化规律,这是高中生必备的化学素养。
三、重视课堂实验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化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的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素养。但课堂实验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设计出全方位的实验方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在充分保证学生安全的状态下,全员参与,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化学能与电能》章节,它所研究的是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教师可以采用基础的课堂实验来增加化学课堂的渗透力,用实验数据和实际事实来加深学生的记忆,通过实验的原理来掌握教材知识。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选择较为基础典型的实验项目,此处就以Zn-Cu原电池为例,教师提前设计好具体实验方案,考虑好时间等客观因素。在实验的前期,也就是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几名学生上台帮忙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多次注意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原理。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就是一起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在Zn棒一侧有一定程度的溶解现象,另一侧铜棒则有小气泡出现。此时,教师可以引出学生对于溶解现象和小气泡的思考讨论。最后,教师要讲解锌铜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这也就是Zn棒溶解的原因,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2↑,水槽中的气体是氢气。最后由这个实验总结实验原理,了解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在这个过程中所充当的角色,进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的改进。实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教师要给学生传授绿色化学的概念——对于实验后的材料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将实验带进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这与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是相符合的。
四、重视化学环保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
化学的真实目的是造福人类,这也是至今千千万万化学家的终极目标。化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学生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化学作为一门实践科学,它要求我们不仅掌握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保持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运用自身所学来为社会创造价值。在自身发展和研究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知识基础,还要懂得将绿色化学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这种素养是高中化学对学生在社会层面的要求。
结语
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它不仅明确要求教师实现对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更要求教师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化学教师要竭尽所能,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以及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摒弃以往的“喂养式”教育方法,进行“放养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教师应该大力提倡的。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变化和平衡理念、宏观和微观意识、推理认证和实验探究、实验创新意识以及化学层面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努力培养他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彭伟强,走进研究性学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陈新清.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高中化学教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9(8):137.
[3]王旭瑞.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探究[J].新课程(下旬刊),2018(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