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过程教学 提升数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期   作者:程风
[导读] 数学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程风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
        【摘要】数学课堂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重视过程教学,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发展变化过程,教师加以科学引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重视数学过程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过程教学;数学素养;思维能力;概念;渗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技术与数学相关联在一起,数学知识成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人们认识到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只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独立进行知识建构,才能更好地发展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经历认知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新知识的形成一定经历从浅到深,从简到繁,由零散到概括,由概括到扩充,再由扩充到概括的过程。一般来说,“过程教学”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联想,形成表象,回想相关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揭示本质属性,从而抽象概括出数学结论和规律,并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进一步系统化,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过程教学”核心是展现过程,是展示数学思维过程。数学“过程教学”可分为再现式教学和再创式过程教学。再现式过程教学就是将数学知识产生的真实背景和历史经过,概括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简约化教学原则有选择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受前人的智慧能力和科学方法。再创新教学按照数学知识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着重归纳推理或类比推理,进行思维仿真式的推演重组知识的发生过程。
        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学习理论家奥苏贝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学习二维分类体系: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可以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学生以最后结论的形成直接接受所学的知识,期间不涉及学生的任何独立发现。后者恰恰相反,学习的主要内容要由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而不是以教师已定论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这要求教学中应该充分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二、用直观教具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的形成源于生活,在生活中经过总结,形成了数学概念,而数学知识的发展正是以此为基础。但是由于数学概念往往非常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弱,往往只知道数学概念的表面,而没有深入研究,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让学生背记各种定义,而要明白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理解概念,进而深化所学知识。
        例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
        老师:中秋节时,小明和小花准备了一些零食。看,有4盒果冻。每人分多少?
        学生:每人2盒。
        老师:2盒牛奶怎么分?
        学生:每人1盒。
        老师:就像这样,每一份都有相同的份数。但是老师的房间里只有一个月饼。我们怎么能把它平均分配给两个人呢?每人能得到多少?
        学生:一人一半。


        老师:对吗?那怎么样分?
        ……
        很明显这里给学生提供学习背景(创设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境)逐一区分概念属性,(通过说、做、描述等方式)逐一获得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这些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对概念识记牢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提升了思维过程。
        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过程,提高数学素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逐渐提升,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于获得知识的感悟和提升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个理念,教师应当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中教学,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规律的发现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方法的发生、思考、渗透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应抓住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探究:给你矩形、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纸片,怎样剪出等腰梯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发现:等腰三角形有两底角相等,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也相等,性质类似,所以等腰三角形可以得到等腰梯形;有的学生提出,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剪下一个三角形就可以得到一个等腰梯形;把平行四边形剪去一个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腰梯形。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证明之前的发现: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学生经历了得到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发现了等腰梯形与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在探索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方法,得出了梯形问题中添加相应辅助线的规律,形成研究梯形问题的基本技能,领悟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能力。数学思想方法蕴含于数学知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思想方法的思路和途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过程,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四、关注知识理解过程,形成数学技能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以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为基础,在教学中运用教具,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任何一种新知识的获取都是对原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让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立足学生的实际,找到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结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提升思维能力,做好知识的扩展,在知识的拓展中促进思维的延伸,进而提升学生对新知识的运用水平,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数学差异思维的分析与比较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教师要创设一种和所教授的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自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体会到数学对于生活的实际价值,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对知识和概念的比较分析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完成知识的升华和提炼,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通过分析可以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对知识的内化,促进知识完成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强调知识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要努力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获得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灵活多变。
        新课程标准倡导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个体,每个生活中存在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树立生本意识,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首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老师的角色是引路人和合作者,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发展,数学思维才能提升。
        总之,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结论”,而且要教给学生“过程”,加强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的需要,也是理解、理解和应用数学的需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突出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继玲.数学教学为什么要关注数学过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0(4)
        [2]许红英,徐宁.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过程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09(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