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期   作者:张微
[导读] 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时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张微
        微力无边教育咨询 150010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时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在适用于现代的发展形势。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加大改革进程,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诞生。新教育理念中强调,应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开展教学,以其为基础,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对中高考的要求越来越高,中高考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语文作为初高中的重点学科,在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也应随之进行改革。本文将从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展开叙述,并提出有效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高考;语文教学;教育改革;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中高考也随之从传统的书面知识考核为主向开放化题型转变。在中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作为重点学科的语文而言,为顺应中高考的新形势,初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也应不断创新,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而提高教学水平[1]。
        一、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中高考考试招生制度的改变,传统的“3+综合”考试模式也被推翻。而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的文理分科概念,将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到中高等院校招生制度中,其模式还是以语、数、英三个学科为主,而对于其它学科学生可自行选择,使高考政策从“3+X”向“3+1+2”高考新模式转变。“3”为语、数、英,“1”为历史、物理科目任选,而“2”是学生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中任意选择两科。无论高考政策如何转变,语文都是重点学科。然而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在日常教学中仍采取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已近不符合中高考的考核标准[2]。因此,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极为重要。
        二、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对待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于文章背景及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应做深入解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从阅读题目开始,因为,文章的题目中会包含大量的信息,可方便后续的学习。在题目的解读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增强题目解读的有效性[3]。
        例如,在《劝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读课文,并结合注释讲课文做简要解释,学生在通过对课文的解释与阅读,从中找出文中中蕴含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保证答案更加准确。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互联,并告知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正如文中所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一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在掌握学习方法,同时利用理论与生活想结合的教学方式,可快速掌握知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文章鉴赏能力。
        (二)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日常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中高考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促进语文课堂主体的改变。

语文作为初高中阶段重点学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在学习中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为学生建立一定的文化底蕴。因此,课堂改革应从教师开始,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强化师生互动。另外,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不应将考试作为教学重点,这样的方式无法使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刻板的学习方式,只会阻碍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形成,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4]。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老人与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学生被迫接收的状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锻炼其思维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课文中主人公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像他学习,不畏艰难,做生活中的强者,使学生通过学习充分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积累。在课堂教学中对与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拓展,为学生介绍与其相似的中外名著,通过名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与文学形象,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名著中主人公的精神,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示范阅读。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方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其带入课文的情景中。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示范阅读,通过独特的朗读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示范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染学生,同时还可起到引导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积极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以培养其阅读的能力。
        2.营造优质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优质的阅读氛围可以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营造阅读氛围。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制造阅读氛围。另外,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避免学生因跟不上进度而失去学习兴趣[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高考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也应不断深入。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机会。另外,为适应中高考新形势,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极为其制造优质的阅读氛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各项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伟楠.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 中外交流, 2019, 000(9):204.
        [2]王虹力, 王玉珏, 童臻,等. 从语文高考改革现状窥探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改革[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4):49-51.
        [3]余丽.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6):1-1.
        [4]王玮.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 000(9):96-97.
        114[5]何静.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中华优秀传统[J]. 信息周刊, 2020, 00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