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语文活动课探究实践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2期   作者:刘兆焱
[导读] 语文作为我国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实际上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是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
        刘兆焱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实验学校,516211
        摘要:语文作为我国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实际上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是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所以初中语文教学是师生教学互动的语言实践,而非传统的简单的识字和背诵。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丰富语文活动实践课,在实践中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并通过语文教学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新时代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活动课;语文教学;探究;
一、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水平问题
        随着社会上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孩子成绩的焦虑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初中也成为主战场,关系到能否上一个好高中,家长和老师以及学校对孩子升学率的关注使得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快速高效地向学生传授大纲知识点上,而忽略了通过语文活动实践课为学生提供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与新课标中的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的目标背道而驰,填鸭式的教育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另外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也是影响语文活动课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有些老师本身教学技能欠缺,自身没接受过系统的语文师范教育,只能为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不会丰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导致语文活动课教学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活动课教学准备工作不充分
        新课标早就提出要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将语文教学融于活动课教学中,让学生学出乐趣,学出成绩。然而对于一些老师来说,特别是上任不久的语文老师,难以较好地进行语文活动课策划和准备工作。语文活动课涉及到活动的创意、主题等策划,特别是要先明确本次活动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是为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收获;然后,语文老师要安排好学生的分组、每组的时间、活动流程等准备工作,最后是对语文课堂活动的一个评价。语文老师在整体设计整个语文活动课程,可能难以同时兼具从宏观考虑活动教学流程以及把控每阶段的教学细节的能力,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使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流程难以有效操作和实施。而且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过分夸大语文活动课的功利性的问题,只知道响应改革教学,而没有领会到深层含义,把语文活动的过程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而对于学生本身缺乏应有的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发现不够,或整个活动缺乏深度,教育价值不强。
        (三)课堂资源单一
        初中语文老师可能缺乏现代语文教育资源意识,过分依赖课本,出现“唯课本论”和“闭门造车”现象,而不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课外资源中开发资源。教师没有充分认知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的根本区别,没有领会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生活性和实践性,导致难以在语文课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网络教育资源的盛行有利但也有弊,容易使得语文老师和学生为了图方便而过分依赖于这种资源的来源,而大量减少去图书馆的次数或者自我实践的经验的活动,本质上还是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实践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措施
        (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和老师的引导作用。所以语文老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要找好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牢记自己是一个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角色,要学会放手,懂得主动引导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学习,增长知识,团结合作,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领略到语文课堂的奇妙乐趣之处,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作为一个初中语文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帮助学生摆正学习心态,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不是语文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要主动掌握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教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
        (二)精心选择内容,注重德育培养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和生理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学校、家庭和老师的一个共同的引导。而语文是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教学过程中兼具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教育,所以初中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活动的教学中要注意精心挑选内容,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知行意的统一。语文教师在语文活动课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更要锻炼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让学生能通过活动课拓宽视野,同时通过文字的感知强化学生的情感熏陶,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三)关注社会实际,提高责任意识
        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从骨子里就具有经世致用的意识,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学以致用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也不能脱离社会实际,一味地局限于课本知识。语文活动实践课就是一门能够搭建起学生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语文老师在其中所要担负的责任是很重的,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通过小剧场、主题周、公益活动等活动课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课程中提高学生关注社会实际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和家长多多参与家庭活动,比如和家长一起去买菜、或者在家里开展“当家日”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家长工作的辛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教学对中学生来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应该结合课堂活动课,丰富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共情能力,通过语文的教学让学生领会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能力,教会学生活学活用。
参考文献
[1]龙琼.初中语文活动课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
[2]高永刚.开展初中语文活动实践课的有效途径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000(001):49.
[3]刀伟英.对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的探究[J].知识文库,2016,000(022):P.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