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探微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吴中生
[导读]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使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
        吴中生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市,310051
        摘要: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使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当前形势下,必须宏观审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综合运用宏观性、整体性与战略性的思维方法,破解高校学生入学教育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策略
        1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实意义分析
        1.1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的起始环节
        现代高校承担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现代国民经济和社会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有利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在更大程度上丰富高校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法。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开端,也是引导学生形成第一价值观的首要环节。只有不断加强新生入学教育,才能从起步阶段形成立体化、全面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新生入学教育需要承担特定的任务,完成具体的要求,为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难题打下基础。
        1.2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效率
        安全教育、校史、校情、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主题班会和活动,可以增强新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因学生缺乏安全意识而引发的各类危害健康、被骗、被窃案件的发生,减少学生因缺乏纪律意识而频繁逃课、早退、迟到等违纪行为的发生,并减少因学生缺乏保持心理健康的常识和方法而引发的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因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和不到位而导致学生价值观扭曲和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发生。系统、有针对性、有效的入学教育,将有效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3满足大学新生的实际需要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的第一堂课,它对大学氛围的直接感知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是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确定其发展目标的第一个环节。在现代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社会价值追求多元化的宏观背景下,高校新生有着许多现实需求。如何满足这些实际需求一直是高校新生面临的难题。通过实施升学教育,可以初步约束大学新生的价值观,使他们知道如何在未来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把握自我发展的方向,克服学习方法不合理等共性问题,居住环境不适宜,人际交往不畅。
        2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对新生入学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
        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新生入学教育始终占据着关键地位,是实现新生入学第一课的重要动力。只有将现代社会价值观融入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达到有内涵、有价值追求的入学教育效果。纵观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着对入学教育重视不够、入学教育目标不明确、入学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背景审视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作用和价值,过分追求实施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要求,甚至狭隘地认为新生入学教育可有可无,各种基础理论和方法难以激发和释放新生入学教育的无限活力,使新生入学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较大阻力。
        2.2新生入学教育制度缺乏约束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新生的现实追求和需求趋于多样化。在推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素质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体系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可以为新生入学教育具体方案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实践表明,部分高校在实施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未能构建完善的入学教育体系,现有入学教育体系的制约因素缺乏引导,使得入学教育的过程、方法、手段,入学教育的策略和其他因素更加随机和盲目。在新生入学教育制度长期缺失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各种难以把握和控制的因素,导致新生入学教育的轨道偏离,新生入学教育的原始价值丧失。
        2.3新生入学教育缺乏信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技术手段,使新生入学教育在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更加灵活,使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新生入学教育任务更具可操作性。面对陌生的大学环境,大学新生既好奇又极度不安。

从现状看,一些高校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信息化的新生入学教育方式,仍然沿用传统僵化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难以达到与时俱进的教育目的。同时,现代网络文化发展形势多变,网络文化对大学新生的影响日益突出,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方法体系更为必要。
        3优化提升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3.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四全”育人的新生入学教育理念
        “四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天候育人”。要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价值,充分运用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体现高校人文情怀,又要彰显高校对“人”的肯定与尊重,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赋予更为鲜明的现代意义与时代气息。将新生入学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真正实现新生入学教育发展的现代化与系统化。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与思维观念,突破僵化固化新生入学教育行为方法的阻碍与桎梏,将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理论中的先进价值观与方法论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推动力,运用当前新生入学教育的新方法、新理论,解决入学教育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
        3.2建立健全完备的新生入学教育制度体系
        从当前国家高等教育宏观战略定位出发,结合高校客观实际,建立健全完整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为制定高等教育新生入学教育的具体方案和策略提供基本保障和依据,使新生入学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科学的发展轨道前进。对于过去传统保守的新生入学教育制度,要在全面梳理、系统规范的前提下,做好新旧并举,及时消除和修改新生入学教育制度中的落后条款,从而为新生入学教育提供借鉴,为主体意识教育、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学生自我意识教育、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工作提供前提。结合高等教育总体战略方向的调整,对新生入学教育制度进行动态修订,确保其在宏观上的导向性,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制约力量。
        3.3加强信息技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应用
        构建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生入学教育信息平台,以广大大学新生为主要对象,开展多样化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充分满足大学新生的实际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大学新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从信息手段入手,对大学新生进行先进的价值观教育,充分认识信息手段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覆盖面广、传播快、形式多样”的优势和价值,帮助大学新生顺利过渡到“心理断奶期”,满足新生的求新心理,达到学生健康成长的效果。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新的高考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微信、jitter、tiktok等媒体工具占据舆论阵地,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3.4加强主体意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主体意识教育,应该肯定“人”的因素,它关系到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必须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创造性。组织教师参加专项培训和指导,业内专业人士将讲解新形势下新生入学教育的最新政策指导,引导他们建立完善系统的新生入学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激发新生入学教育的动力。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清晰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素,对主体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阶段性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找出新生入学教育的不足,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受教育模式、入学课程、学生主观思维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入学教育实践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阻碍了入学教育整体效果的优化和提高。因此,有关人员应从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出发,遵循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实施原则和规律,创新新生入学教育的组织模式,丰富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为全面提升大学新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成就奠定基础,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田莹,龙志芳,黄志云.应用型本科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下旬刊),2019(01):336-338.
        [2]陈浩,赵翠英,黄克惟.增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以济南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论坛,2019(08):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