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刘倩 韦昊东,葛佳成
[导读] 伴随目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全方位素质的需要下,读高职学校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的培育,已经变成目前高职学校培养人才重要的工作和内容。
        刘倩  韦昊东,葛佳成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223001
        摘要:伴随目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全方位素质的需要下,读高职学校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业精神的培育,已经变成目前高职学校培养人才重要的工作和内容。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倡下,对中国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以及发展是有利的,也一定会变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这篇论文主要阐述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有效渠道,为高职学校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提供十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伴随中国经济结构积极调整与发展,高职学生在毕业以后走进社会,会面对多样的就业选择层面,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而且高职学生具体所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对职业以后的发展状况容易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目前高职教学中,就应该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展开有效培养。
一、创新创业能力定义论述
        根据某种角度上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所说的创新创业能力,从本质上看包括创新和创业两个方面,是对学生创新新知识运用的实际展现,使学生可以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由另一个角度看,还是创新成果改变的参考标准,就是向创业行为改变。实际来说,创新创业能力具体展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是知识方面,要掌握创新创业有关内容,了解基础原理,确定有关技能,这是让学生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因素[1]。第二,策略方面,要根据创新思维策略,对学习甚至生活中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创新的策略,开发创新潜力,提高创新意识,具备创业精神。实际展现在内在思维和策略,体现出人的分析能力。最终,态度方面,经过有意识的在实践中完全展现出创新思维,在具体应用中展现技能,了解对应的策略,因此展开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在思想方面分析,这是学生创新创业内容运用的重要意愿,也存在对应的价值取向问题。对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基础元素是学会知识,增强思维策略的培训,最后具备创新态度和精神。
二、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前提
        伴随目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创新型人才需求方面逐渐提高。习总书记也都很多次要求尽力加快目前教育制度改革的进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2]。而且确定提出,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即创新,一定要对创新型人才有效培养,之中高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需要加快创创业教育的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高职学校可以吸引很多人才是基础条件,也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所以要确保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需要[3]。所以,高职学校应该全方位组织创新创业教学,确保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而且经过孵化和培养很多模式,让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展开创业,让高职学校学生就业质量更好的提高。
(三)是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根本需求
        目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学校学生也提出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高职学校在教育厅的领导下,逐渐组织了教育行业的综合改革[4]。却在改革进度中,相关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变成目前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问题,不断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这让创新创业的含义更加丰富。
三、确保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策略
(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
        如果要确保高职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这要求每所学校都要提高盖各的力度,完成教学方式的创新。能够对我国和国外的最新创新性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学习,比如对德国的双元制方式运用,重要是经过学习与企业互相结合,让学生运用半工半读的策略,完成知识技能的提高[5]。此外,还是目前高职学校最重要的运用策略,为学生组织实习期,而且把学生安排进企业做好实践学习,这种学习用真正的职位身份积极实践,更好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系统
        如果要更好的在改变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明确,在确定培养目标中,不但要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技能等,进一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力量。如果要想完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就需要将课程体系胫骨分模块和组曾增加的模式开展。另外,也需要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前提、技能拓宽和实践等很多模块。经过创新创业等比赛实践方式,增强教师和学生沟通,让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更近。应该在每个模块中完全展现出创新创业等具有特点的内容,确保所具有的模块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在课程模块中完全展现出创新能力培养。
(三)让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更快
        如果要更好的突破专业局限性,就要在学校中实施实训室的开放共享政策,确保教师和学生十分有效的参加具体模拟的教学中,进一步确保基本实训室和专业实训室运用效率不断提高,而且经过对学生参加模拟实践的高效引导,进一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此外,也需要对多种资源科学运用,进一步对学校外的学生创新创业和创业孵化基地等很多实训基地积极有效的建设,增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应该对创新创业素质高的教师团队积极组建
        第一,需要降低教师的工作量,让多种会议减少,确保教师可做好学校要求的教学任务,不要随意增多其余的工作内容,防止存在不必的和重复工作的情况发生。第二,应该激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走进企业做好顶岗实习,增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事业可以得到拓展。第二,也应该构建专业和资深专家团队,而且组成具备很强创新创业引导能力的专门教师团队。而且激励教师可以主动参加创业的感受和沟通中,同时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积极创新。
(五)探究新的考试模式
        应该改变以前的终结性考试评估方式,不应该注重考试结果,应该对考核的过程完全注重,而且在具体工作组织中,把每种任务当成根据,同时对每个方面做到有效考核,同时对每个流程积极设计学生创新能力考察计划。建立综合性的专业技术竞赛和创业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做、在做中学习,而且做带考、比赛促练促学根本目的。运用这种模式,可以完成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性练习,而且对学生展开总体考察,同时对全面和立体的动态考察评价系统积极构建。
(六)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对创业文化而言,在创业的时候应该养成良好的氛围,具体展现在文化积淀,信念甚至品质等层面,运用潜移默化的模式,相继对学生创新创业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文化属于创新创业不能避免的要素。主动提倡宣扬文化内涵,建立具备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品牌,构成比较好的创业风气,完善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结束语:
        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下,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职学校学校不但要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而且要让学生自己看不断努力,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让学生变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也需要在考试模式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应用创新创业技能比赛的策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创新就业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宫晓慧,张曼,黄雪飞.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4):80-84.
[2]章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培养路径[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6):69-71+90.
[3]杨海峰,黄陈,王莹,陈毓,赵丽.高职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融合培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6):144-146.
[4]谢仁芹.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4}(10):136-138.
[5]田玉.“互联网+”时代基于双创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8):152-153+156.

姓名:刘倩 出生年份:2001年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江苏南通 学历(学位): 职称:无 职务: 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 邮编:223001  现就职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