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琼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304
摘要:对于基层而言,其图书馆的设置非常重要,这既能为基层师生提供学习场所与借阅图书,借此获取相关的资料以及有益的信息。本文从读者信息服务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读者信息服务视角下基层图书馆的管理策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基层图书馆管理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其能实现最佳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
引言
分析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对于图书馆发展的动力支持,逐步经历了传统图书馆到现代的图书馆,再到数字图书馆,最后到当前的智慧图书馆的演变,这其中都充斥着新技术的成熟应用,推动了图书馆在服务形态上的发展升级。
1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的问题
1.1基础服务资源总量较少
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基础服务资源总量较少,例如数据库资源、电子图书资源、计算机硬件等资源只能满足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服务资源总量较少,西部地区智慧图书馆资源尤为缺乏。我国人口基数较大,除一线城市外的图书用户因基础服务资源总量缺乏,与个性化的智慧图书需求有很大差距。基础服务资源总量较少,读者无法借阅浏览独特、个性的书籍,无法查阅全面、完善的资料,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图书利用率的期望值,也降低了智慧图书馆的吸引力,整体影响图书馆的地位。
1.2图书馆相应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图书以及设备出现损坏现象。对于基层图书馆其图书资源以及相应设备都是为了给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任何个人都不能占为己有,或者是随意损坏。然而在实际的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素质低下,道德缺失的读者,其仅仅只顾自己,完全不顾他人。这些读者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在借阅室随意涂改,批注、卷边、折角等,对于个别的读者还会存在随意撕掉书籍的现象,还有的读者在捡到一些书籍后不会及时归还,并且当成私有财产享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借书的信誉,造成了图书等财产损失。有数据表明,基层图书馆每年损失的书籍达到了借书总数的百分之十。
2基层图书馆提升读者服务质量的策略
2.1规范预制读者卡申办制度
目前上海中心图书馆预制卡的管理制度强调“一头管”,各分馆申请,总馆审核,对于预制读者卡的使用并没有做过多的管理。针对这一现象,可以由上海图书馆草拟预制读者和卡申办规章制度,并征求成员馆意见,最终形成预制读者卡申办制度,提高用卡率,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能。通过规范预制读者卡的申办制度、增强读者粘性、提升电子资源使用率等都有助于增强读者卡的使用活跃度,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也是当代图书馆充分肩负起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2.2创新基层图书馆读者服务阅读环境
第一,基层图书馆需要强化硬件环境建设。为了能够为读者营造温馨怡人的阅读环境基层图书馆的装饰装修设计需要做到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图书馆的前后要注意做好绿化设计。同时,现代化基层图书馆除了需要承担图书的保存、借阅、管理服务之外,还需要额外具备信息服务、文化管理、生活服务等功能。基于这样的要求,基层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建设与之配套的视听室、查阅室、音像室、读者服务咨询室等多功能服务区域。第二,基层图书馆需要强化软件环境建设。以人为本的基层图书馆服务管理要注重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在读者来到图书馆的时候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平等、亲切对待每一名读者,以信任的态度让读者在图书馆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2.3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调整推广需求
现阶段,部分基层已经实现了微信服务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机融合,但推送的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般来说,图书馆微信服务主要包括阅读推广、新闻咨询以及相关培训讲座的宣传等方面内容,推广以文字加图片形式为主,语音和视频形式的推广和宣传较少。学生在浏览信息时难以被单调的文字和图片所吸引,经常一扫而过,不会对信息内容进行仔细阅读,从而不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影响力。因此,为使更多师生提高对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增强其阅读兴趣,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图书馆需要将基层师生作为用户群体,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全面、精准的分析,明确用户的阅读兴趣及阅读习惯,从而从根本上调整微信服务推广的内容,用多元化和生动形象化的内容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同时,图书馆不仅要从推广的内容入手,还需要对推广形式进行创新,进而增加用户对微信服务内容的关注和阅读量,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2.4找准定位,以资源为基础,履行好自身本职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责任。作为社会的信息中心和知识宝库,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专业的人员结构。面对突发事件信息环境的不确定性、混沌性和动态性,在公众需求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应急参考咨询虽只能满足局部的信息需求,但却自始至终可以提供稳定的咨询内容[14]。因此,面对突发事件,图书馆应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优势和信息服务的专业性,在突发事件发生前、中、后期,提供稳定的信息咨询服务内容。这是图书馆面向大众的本职服务内容和立足点。
2.5图书馆智能化的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
智能化的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要求基层图书馆把多种不同的繁杂事项加以整理收集、编写统计,借助网络化信息平台,加强其高效性和便捷性,建构出一套能够对不同类型决策、服务和业务进行集中处理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智能化系统。基层图书馆在实现智能化的过程中,管理模式智能化的内容主要有读者分析管理的智能化、业务管理的智能化以及数据库管理的智能化三个内容。业务管理的智能化一般是合理、科学地再次组合二次加工信息数据和原始信息资料,有效整合庞大的资料文献,从而使信息输出、编辑、分类、管理和查询的智能一体化操作得以实现,将多种全面化、标准化、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与文献借阅服务高效快捷地提供给基层内的师生读者。数据库管理的智能化一般借助办公智能化软件和网络信息技术,智能化的整合和分类数据库中不同种类的数据资源,将所有系统中的重要数据集合到一个中心数据库,并经决策性的数据提供给基层图书馆的服务优化与管理优化。
2.6实时更新数据,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完善相关数据信息组员,提高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为广大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特色化的图书借阅服务。图书馆要想满足用户借阅需求,要实时更新和完善数据信息,实现对图书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用户能够通过检索获得图书需求。其次,图书馆要积极为用户推荐各种种类的图书,全方位、多角度满足用户的各种阅读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信息,进而最大限度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与水平,由此可见,加强图书馆大数据资源建设至关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应不断优化智慧学习模块、智慧经济模块和智慧移动模块,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加强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5]。同时,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构建良好的阅读空间,优化馆藏资源体系,完善图书馆的虚拟漫游系统,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玲.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及研究[J].传媒论坛,2021,4(12):151-152.
[2]王惠君.开放合作,融合发展,建设多元共治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佛山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简评[J/OL].图书馆论坛:1-2[2021-07-01].
[3]李慧.数字时代图书馆管理与读者需求服务提升研究——《基层图书馆管理与读者服务研究》荐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44(0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