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庆丽
河南省鹤壁市鹿鸣小学 458030
摘要:学业情绪对学生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小学生的学校情绪介入策略,针对小学生的学业情绪现状和特点研究相应的调节策略和教育方案。
关键词:小学生;学业情绪;调节策略
引言
学业情绪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喜欢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业情绪现状和特点,还需对学生的学业情绪调整提供有效帮助。由于学生兴趣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同。不同的学业情绪发展的条件和特点不同,深入研究学生学业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业情绪特点提出针对性的调整方案。这样才能保障对学生学业情绪调节的有效性。
一、小学生学业情绪的特征
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很多情绪,主要是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不会做的难题,会出现难过或者其他等消极情绪。在面对到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相应的焦虑情绪,对于学生自己喜欢的学科知识,学生会出现比较积极的情绪。总体来说,小学生的情绪不稳定,并且容易受到相应的事情的影响,出现诸多的情绪反应,因此小学生的情绪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积极的重视起来。
二、小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
(一)自我认知
学生的自我认知对他们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对事物原因一定程度的预测对相关情绪产生干扰。小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或失败的情况,如果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运气等外部因素的话,他们的焦虑情绪相对较少。如果小学生把失败归咎于能力问题或努力不足,他们会有更多的消极情绪。外向性格活泼、快乐,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愉快的事情,想和同龄人和家长交流,这类孩子所经历的消极情绪比较少。内向的孩子比较安静,不善于与人沟通。在遇见学习困难的时候,一般不会向同学求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经常感到孤独,在与同龄人的沟通中也会感到失望[1]。
(二)教师因素
教师的反应和关注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情绪。如果教师经常在课堂上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回应学生,有效地评价学生,会让学生感到更加舒适。教师对学生的冷漠和批判的态度,在这种环境下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学生的焦虑和无助感较高。
学生对课堂气氛的感知与学生的学业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团结友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业情绪更多的是感到自豪和满足感。在疏远和敌对的课堂上,可以看出学生对彼此不太友好。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嘲笑成绩不好的学生。学生之间的支持度低。学生们所经历的焦虑、,痛苦、无助等负面情绪很多。
三、小学生学业情绪的调节策略
(一)关注学生学业情绪变化,抓住转化关键期
对于小学生的学业情绪进行调节,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关键时期来进行调节。
由于学生的情绪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知识难度增加,体验到的消极学业情绪比较多。所以在小学五年级的关键时刻,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积极地引导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增加积极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心态[2]。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在不同的教学进程中切换主体地位,例如:在上课开始时,老师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老师知道如何引入知识点;在课中,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同等地位的,因为老师要和学生一起思考,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积极情绪;在课程的结尾时,学生是课堂上的主导者,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二)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会存在相应的学业情绪,有的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所以在调节学生学业情绪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讨厌这门课程,就会导致消极的学业情绪出现。教师就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消除负面学业情绪。让小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改善他对老师的印象,喜欢任课老师,重新喜欢这门课,从而使学业情绪与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三)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
积极学业情绪的培养是需要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的。例如,在学习线和角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不同角的特点后,让学生组内互动,对其所学过的角或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角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了解其他同学想法的同时巩固自己对不同角的知识点的掌握。
在课后复习阶段中,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安排练习册上的作业,还要将这一节课中的难点通过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们,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学会交流,能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并且知道自己懂没懂。
学生自学是能够提高自我的学习主动性的,同时在相互沟通合作中,学生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同时知道其他同学是如何进行学习的[3]。
结束语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以及学科知识的储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消极学业情绪,培养积极的学业情绪。小学数学很重要,是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不管在今后的学习中遇见怎样的难题,从小培养的积极学业情绪都是能够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思维固化,重新找到解题思路,把所学到知识很好地应用起来,这才是培养积极的学业情绪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寒英. (2010). 小学生情绪调节策略及影响因素探析. 教学与管理(30), 42-44.
[2]危淑玲. (2013). 小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干预策略. 当代教育科学(08), 36-38.
[3]常若松, 马锦飞, & 张娜. (2013). 小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 教育科学(04), 82-85.
(本文系课题《 “因势而新”小学疫情复课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JKLX-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