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探究——以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为例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沈祯珍
[导读]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的学科,通过理论知识和科学实验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沈祯珍
        浙江省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常溪小学313000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逻辑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的学科,通过理论知识和科学实验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部分教师的思想还深处在应试教学理念中,科学课程的学习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外,科学实验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忽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导致学生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项目化学习成为当今教学模式的主流,非常适用于小学科学学科,通过创设项目、组织学习,让学生们能够共同探究和思考,围绕概念性知识和学科原理,合理规划学习内容,探索未知的新事物,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知水平,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有效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探究
        所谓项目化学习,主要是指一种基于真实情境以及问题化驱动的学习活动。从本质特点来看,项目化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探索的过程,而这种学习方式无疑十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同时,其开放性的特征和小学科学教学的要求也是十分契合的。为此,教师应对项目化学习的理念进行准确的解读,并将其与小学科学教学进行更加紧密地融合,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项目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法指的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自主学习,在项目的实施和探索当中提升学习能力,以项目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为辅导者,学生为学习主体。依据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搜寻与课程内相关的知识,结合课程中心目的,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欧美教育模式当中的合作教学法,随着欧美教育体系的深入发展,创造出合作教学法。之后我国将合作教学理念吸收和引进,创造出项目教学理念。项目教学法下,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具体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行开展,教师不做过多的干预和影响,学生需要独立收集项目信息、设计项目计划方案、开展自我评价,从而将最终的项目成果和自己在学习当中的收获报告给教师,教师之后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科学指导学生再不断提高,提升今后的学习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就是以项目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为辅导者,学生为学习主体。依据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搜寻与课程内相关的知识,结合课程中心目的,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在项目教学法下,教师需要摒弃以往的教学习惯,放弃自身的主导地位,转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学”的过程,弱化“教”的行为,从而帮助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提升科学核心素养。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轮流发言,在众人面前发言,谈一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项目化学习的主要操作流程
        说到项目学习这其中的优势繁多,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探究性等特征,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执行学习任务,并且还能锻炼学生独立自主、思维发散的能力。通常情况下项目学习的主要操作流程取决于六大环节,第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通过教师结合学科性质特点采用灵活的导客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第二,收集资料,制定方案。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作业时,要求学生收集于本节课信息相关的操作资料。第三,自主协作,具体实施。引导每一位学生自助完成操作任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问题。并且在个别问题上,利用团队智慧集体攻克学习堡垒。第四,点播引导,过程检查。学生基本上会有自己的认知、理解,对所学知识也有一定的掌握,这就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技能来亲身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知识。第五,展示成果,修正完善。对项目学习这一过程的最终结果,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反馈、总结,让学生们通过这一过程来不断反思。第六,综合评价,拓展升华。

这也是项目学习的终点,从始到终进行客观、科学、合理地评价,这一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化解,帮助学生优化调整,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把这一课堂内容与学科知识体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三、项目化学习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探究
        小学科学学科具备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等特点,本身就蕴含着一定的趣味性,再加上新教材的编排使每个知识点、每个单元都有良好的知识衔接、环环相扣,注重于科学教学中的整体性和实践性,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便于开展项目化学习。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师在创设项目化学习时一定要与学生的兴趣喜好相互融合,这对学生而言增加更多的吸引力,并且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贴合,在学习之中能够深入思考、摸索探究,使项目化学习能够有序开展。
        例如,在学习《磁铁》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产生浓烈的兴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来创设新颖的项目学习方案,要求学生制作磁铁玩具。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磁铁玩具拿出来向学生展示,让部分学生触碰、试玩,极大程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时教师要借题发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磁铁玩具呢?”顿时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此过程中,教师除了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磁铁玩具,这种制作类项目学习的任务之外,还会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引用信息技术教学,通过PPT形式来进行成果展示的项目学习。而这些都是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形式,兴趣的吸引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与此同时,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离不开小组合作探究这一关键环节,学生之间会有很多的话题性,在这一层面的相互交流中,能够透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出来,学生之间相互倾听、相互诉说,并能够给出适当的评价。在项目化小组合作学习中,鼓励学生善于提问、提出质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学到知识,掌握实验原理,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项目学习的小组合作中与以往小组合作的理解和方式有所不同,不仅在课内共同交流分析、探索思考,更多的是在课外来实践学习的,非常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如果项目小组合作不能团结学习、行之有效,不仅小组会受到影响,整个项目也会受到不小的创伤,甚至关联到项目的成败。
        还拿《磁铁》这一相关知识点为例,在进行项目学习小组合作下,教师先让学生制作有趣的磁铁玩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再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关于磁铁方面的知识和学习材料。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们就会不停地尝试、操作、观察、分析,并能够记录下接触到不同物体时的反应,并将搜集的这些材料放在课上进行探究和讨论,对一元硬币、钢珠、回形针、塑料尺、薄木片等多种材质进行实验,熟练掌握磁铁可以吸住铁性物质这一特征。最后,通过实验的操作来得知相应的结果,并对此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完善教学提高效率。在项目化学习中不断探究摸索、观察学习,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切身体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和欲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学习习惯,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师提出要以项目化教学活动为依托,不仅要教育学生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运用知识,彰显自身的学习能力,体现自主学习活动的价值。随着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科学当中的运用,将推动教学工作开创新的格局,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筱筱.项目化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5-16.
        [2]郭玲玲.项目式教学法下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研究[J].天津教育,2021(02):73-74.
        [3]沈洋.小学科学趣味实验项目化设计与实践研究[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11):15-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