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月香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明阳第二初级中学 530226
【摘 要】亲子阅读能加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综合能力。有效的亲子阅读方法能高效地扩大阅读效果。
【关键词】 亲子阅读 好处 方法
阅读,是一种运用文字来获取和认识世界,同时发展学生思维并从中获得审美与知识的一种活动,它往往都是通过利用文字、图片、符号、公式、图表这些具有视觉特征的材料获取信息。阅读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读者根据不同的目标和需要得到不同的感悟或者收获,可以获得知识或者改变自己的思想,陶冶自己的性格情操和提升自我的修养,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幼儿进行阅读的最佳时期一般都是3至6岁,这一阶段的幼儿的语言技巧已经形成并且在家庭教育中已经开始慢慢地发展,所以家长要充分利用这个阶段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技巧,并且要陪伴他们一起阅读,这不仅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字,在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大人可以讲解,而且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阅读起来能更专注。
一、什么是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也叫亲子分享式的阅读,就是我们父母和孩子在课外一起阅读书籍,增强沟通,增强家长与孩子的情谊,丰富孩子的课外阅读,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量,共同汲取知识和共同进步。
二、亲子阅读的好处
(一)、增强儿童的语言能力。
语言本能作为人类的一种心理本能,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是0到6岁,一岁半左右的婴儿对语言比较敏感,语言环境比较丰富对婴儿的语言能力构建帮助较大,家长带领婴儿一起阅读绘本,可以利用绘本语言有趣、易懂、图画形象等特征,家长们可以直观地将图画和其他语言相互地结合起来进行衔接,正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从而培养和锻炼儿童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能力,为以后的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二)、培养孩子阅读的学习兴趣。
家长和孩子一起通过对纸质版书籍或者电子书籍的阅读活动,可以让孩子更快地认识了解和正确理解书中文字的内涵,可以激发和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通过阅读的方式锻炼他们的语言口才和表达能力,拓宽视野、培养人格和情操,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习惯。
(三)、增强孩子与父母的交流。
亲子阅读是父母和孩子一起互动的活动,不但能开发孩子的脑力,促进父母和孩子的交流,而且能通过父母对孩子的陪伴,让孩子体验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从而让孩子跟父母进行更多的交流,这样使得家庭更加和睦,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如何开展好亲子阅读
(一)、选择书籍的重要性
书籍的选择,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在一周岁前,鉴于这个时期的婴儿处于好动期,拿到什么都爱往嘴里塞,这时的书籍在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材料安全、结实而不容易撕烂的,而且图案和插画要鲜明,这样能吸引婴儿的目光和注意力,又能增加他们的兴趣。再大一点的婴儿,就可以买一些翻阅式书籍,这样就能极大地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当婴儿更大一点的时候,他们的理解能力增强的时候,就可以接触一些有剧情、情节丰富但容易理解的故事书了。当孩子开始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接触较为复杂的书籍了。
(二)、父母对阅读刊物的熟悉性
在开展亲子阅读前,父母应该先熟悉阅读的刊物,对刊物有个大体了解,这样能把握此刊物是否合适当前状态下的孩子阅读,按照孩子的实际来选择刊物。同时,熟悉刊物,可以更好地理解刊物,给孩子更好的解析和解读,让孩子更快理解刊物。
(三)、把握读书的环境和氛围
阅读,要特别注意有个保持安静的环境,同时光线要充足,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小书桌,满足孩子的需求,营造出一个安静轻松的环境和氛围,这样既可以增强孩子的专注力,又能提高孩子阅读的兴趣。
(四)、把握读书的时间和效果
现在由于家长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学生在校里学习的压力也比较大,同时家长和学生共同的空闲时间不是很多,但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能力,家长应该每天最少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来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同时,在我们进行亲子阅读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的状态,确保阅读的效果,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亲子阅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时候,要坚持下去,每天有固定的阅读时长,讲究效率,长期坚持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阅读有利于愉悦学生身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各学科的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和提升思想品德素质,而亲子阅读能补充老师课堂上的言传以外的空白期,也有利于增强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储备量,提高写作能力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也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