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旅游专业教学——在体验式教学中培养中职旅游人才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杨婷
[导读] 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满足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发展精神、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需要
        杨婷
        靖州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418400
        【摘要】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满足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发展精神、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需要,优化课堂结构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对于中职生而言毕业后不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参加对口升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中职体验式教学;旅游专业;实践能力
        目前,中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灌输模式,没有关注学生到底有没有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导致教学的过程出现一定的纰漏,大大的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质量。为了提高中职毕业学生的质量,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学校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因而,把体验式教学法引入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十分有必要。
        
一、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及弊端
(一)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现状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是我国为迅速发展的旅游业提供旅游人才而设立的,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直接上岗的导游人员以及酒店管理服务人员。其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因此,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应强化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兼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在于:
        1、人才培养的竞争力不强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旅游业是涉外性极强的专业,需要熟练掌握外语,尤其需要口语交流能力强,同时旅游业还是一个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行业,需要从业者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而中职生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欠缺,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
        2、教师的储备不足
        旅游业是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的支柱型产业,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预期的速度,因此我国在旅游专业教师的储备上没有做好准备,造成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缺失。
        3、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滞后
        我国大多数旅游学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老师以教材讲解为中心,知识没有及时更新。同时,在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时,老师凭借固有的经验教导学生,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旅游管理的情况大相径庭,从而严重制约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学校连最基本的客房和餐厅实训室都没有,这严重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就业。
(二)中职旅游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很多中职学校不能正确确定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在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中及时创新教学方法。
        2、旅游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过于重视开展旅游理论学习,未设置充足的实践教学时间。
        3、不能保证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很多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教师不达标,不具备实践教学管理机构,更谈不到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机构。
        (三)中职旅游专业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第一,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教师依靠体验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从而达到体验式教学的目标。
        第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要求教学模式必须依据旅游业的发展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第三,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的实现情感和思想的双向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达到身心的共同发展。
        第四,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教师。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知识和实践的有效结合,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从而更好的培训专业性人才。

二、体验式教学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这里所探讨的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深入进行知识的接触、学习和掌握。与此同时,教师借助教学活动的开展,增进与学生的接触和沟通,从而深入进行以身传教,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让体验更为深入和升华。由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经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一)针对教学总体分析,确定体验目标
        为了在中职院校更好的发展体验式教学,就要求针对教学总体分析,确定体验的目标,从而建立更好的进行专业人才的工作。确立体验目标也就是对课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教师主要是根据现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和旅游业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具有专业性的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个学习与实践、技能和素养的双向培养。教师要想实现体验式教学目标,就要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建立多样化发展的教学方案,确立学生更够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中职院校中进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依据教学的总体发展,确立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和选择空间,发展学生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直觉体验
        由于旅游管理培养的是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实践技能在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兴趣—导向—中心—实践—理论”课堂教学运用时课堂教学加强了实践操作,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把课堂搬到宾馆、旅游景点、交通工具或模拟实验室中进行,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另外与旅游企业协作也是加强实践操作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弥补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协作学校直接了解用人企业要求,这一做法可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选择了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高水平的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并与本地区知名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保证大量实践性课程的教学需要。
        (三)体验内化,构造知识
        通过对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要的调研,细分人才市场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确定旅游教学的目标市场也就是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技能型人才,还是理论型人才;是适应各部门的万能型人才,还是专门性人才。对旅游人才市场调研之后,针对教学目标市场的需求,具体地组织课堂教学。例如,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具体的教学计划:学生录取基本素质要求和人数、教学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课时设置、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专业选择、师资配套等,依据教学组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教学操作。在实施的过程中,相关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定要保证学生毕业时的各项素质及文化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

三、结束语
        本文将体验式教学法的特征概括如下:第一,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第二,增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第三,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第四,增进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综上所述,在中职旅游专业课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在实践应用中,研究出了多种方法,如增加阅读量,开阔视野;抓住好奇心,创设情境;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法,从模仿到创造;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体验式教学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尝试,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扎实,对于中职学生毕业后不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参加对口升学,都有很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曾秀玲.中职旅游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J]. 广西教育,2015,22.
[2]王林.分析体验式教学法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
[3]何云.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4,(7):56-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