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苏爱军
[导读] 在新教改背景下,运用史料已经成为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手段。
        苏爱军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第二中学 050300
        摘要:在新教改背景下,运用史料已经成为历史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要想达到对史料的有效运用,不仅要选择真实可靠的史料,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运用方法,从而在解决传统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完善当前历史教学手段,打造高质、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策略;教学情境;巩固
前言: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史料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在高中历史的课堂上应用史料有着一定的教学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历史这一学科进行全面认识,让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1、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史料的具体意义
        1.1满足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基于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于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教師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利用史料的方式,补充教材内容中的缺失部分,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认识,满足当前课堂教学的要求。
        1.2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在高中历史的课堂学习中,如果教师只是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文字的方式对于学生展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相较于文字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具备丰富形式的史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热情。
2、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
        2.1结合史料设计教学情境
        与其他科目相比,高中历史教学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缺乏兴趣,阻碍高中历史教学顺利开展。基于此,在高中历史教学时,应结合各类历史资料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确保高中生更好的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氛围当中。而且按照史料设计教学情境,还能保证高中生更好的掌握各类历史资料,并结合历史资料开展相应学习。当前我国各个高中院校在就行历史教学时,会利用史料创设探究性教学情景。这一教学情景能够促使高中生对教师或者教材上提供的史料开展自主探究。而且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扩展自身知识层面,还能活跃历史教学课堂氛围,进一步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譬如在学习"八国联军侵华"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有关于"圆明园烧毁"等历史资料,并在响应历史资料的牵引下创设合理的探究教学情境。要求高中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历史资料探究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原因和事件导火索。同时结合教材上涉及的知识点概述事件发展状态。

此外,在探究教学情境当中,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的看法。学生在根据相应历史资料阐述自身看法的同时,对于该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2做好预设规划,关注教学的生成性
        高中历史教师在上课前也会有预设规划,如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效果大致会是什么样的,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的呈现方式、知识构造以及具体的内容进行解构重组,也可以以探究活动、分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很好地体现课改理念,又能传授历史知识。历史课程自身的特点造就其教学目标要把预设规划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教学更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研,这些生成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例如,教学《鸦片战争》这一章节时,教师可进行课前预设:作为当代的中国少年,学习这一段中华民族的历史,你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可以先准备一组数据,如当时中国的国土面积、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军队等,再提供一些西方列强相关数据,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不是不够强,也不是比西方列强穷,人口和军队也不比西方列强差很多。之后,教师再准备第二组数据:百年屈辱,我们赔了多少款?割了多少地?参考第一组中西数据对比情况,再看第二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无法平静。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记住些什么?需要做些什么?这样提前关注教学生成性的课前预设,会让课程教学更加科学、合理,教学目标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3利用课堂下时间,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下的时间搜集历史资料,通过这一方式,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让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有着更深入的认识。在课堂下,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搜集史料,拉近学生和历史教学的距离,同时,也能在一定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教学内容时,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堂下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堂下的时间搜集整理历史资料,补充课堂上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比如学生在课堂下可以观看《甲午风云》,利用这一方式,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结束语: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与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学习范围仅局限于教材这一现象所衍生出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现阶段许多教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史料丰富课堂内容,延伸教材知识,从而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高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朱宏鹏.论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82):145-146.
[2]孙守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60.
[3]王正勤.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07):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