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孔彦
[导读] 地理课程主要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与天文地理,阐述的是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道理
        孔彦
        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滕东中学
        摘要:地理课程主要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与天文地理,阐述的是天、地、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道理,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有利于让学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秉承环保理念,致力于推行地理科学,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一直以来,常见的“灌输式”教学活动却一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以被动接收现成知识为主,缺少展现自身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意识的机会,久而久之,不仅无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样也会渐渐失去学习动机、丧失学习毅力。这样一来,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就必须要自主调整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以便为促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力;培养方法

引言
        随着学本思想的广泛普及,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即从唤起学习动机、培养学习毅力、提升学习能力方面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摸索学习规律,从而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新的教育课题。在此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也要全面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以便让学生始终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而本文也将以此为中心展开教学探索。
        
一、实施趣味教学,唤起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即学生出于自我发展需求、好奇心等心理所产生的学习动力,只有具备学习动机的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地理学习活动,自主分享地理学习经验,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此,初中地理教师便要实施趣味教学改革活动,通过多元手段去唤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1.以情境展现生活现象,设计地理问题
        地理知识虽然看似抽象难懂,但是实则却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可以在地理课上还原生活场景,那么自然也可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学习地理知识。为此,初中地理教师便要以情境导入课堂教学活动,将生活与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及时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由此引出地理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初步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好奇心。
2.以游戏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游戏教学法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激趣策略,因为初中生的爱玩心理还比较强,比较适合在“玩中学”,而且因为学生的认知经验变多,所以他们在游戏中所产生的感悟也会随之变得丰富起来。既然要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初中地理教师便要尝试利用游戏活动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让学生对地理学科抱有持久的学习动机。
        就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教学中,我就设计了一轮角色游戏,即学生要模仿新闻主播播报各地降水量的表达方式,利用当日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分布情况播报民生新闻。为此,我还提前整理了降水量的真实数据,让学生在课前模仿新闻主播播报新闻的仪态、表达方式,学习专业的地理概念、地理语言,然后在课堂上模仿新闻主播,播报我国各地降水分布情况。如此,则可有效锻炼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本班学生的情绪非常丰富,比如紧张、刺激、兴奋、激动,大多数学生都因此产生了学习兴趣,认真学习了降水图的读图方法,顺利建构了知识。这就说明游戏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激趣手段,所以我会继续尝试利用其他类型的游戏组织地理教学活动,以便进一步唤起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转变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要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以学习主人公的姿态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积累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此,初中地理教师便要主动创新教学形式,以课时任务提出自主学习要求,让学生积极合作,自主探究地理知识。
1.设计可探究的课时任务,有效驱动学生
        设计明确的课时任务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地理概念,由此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让学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为此,初中地理教师就要思考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实现合作共享
        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那么就必须要全面突出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地理教材,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共享地理资料,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去建构地理概念。为此,初中地理教师便要协调学生的独立学习行为、合作学习行为,确保学生可以真正积累有效学习经验。
3.引导学生总结地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
        在课堂总结环节,除了教师要总结课堂知识,学生也要总结出知识结构,以便顺利建构完整的知识。为此,初中地理教师便要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地理知识、归纳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反思各类学法的优劣势,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三、改善评价模式,强化学生学习毅力
        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需要从强化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入手,而初中地理教师也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分析是何种因素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许多学生都是因为无法承受失败的考试结果,或者是因为生生差异过大变得不自信,心思敏感脆弱,难以形成坚强的学习毅力。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就要调整评价模式,增加过程性教学评价指导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赏识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自信。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能以平常心面对考试结果,自然而然地形成坚韧的学习毅力,从而有效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不仅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以趣味活动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通过任务探究、地理实践活动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按照发展性教育理念去改善教学评价结构,赏识学生,让学生通过成功、进步的学习经验逐步形成学习毅力,全方位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向东.六个“巧用”提高初中地理学习效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7):114-115.
[2]刘兆光.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初探[N].绵阳日报,2017-10-31(010).
[3]陈硕宁.初中地理学习迁移与课程重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