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力
辽宁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1140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都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自身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其中也不乏高校教务管理。建立在信息化角度上,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以此更好的完成高校管理任务。对此,本文就结合于信息化建设,对当前高校教务管理现状记性了思考,并通过思考总结除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综合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全面发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可以进一步实现教学活动的高质量进行,全面强化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效率[1]。结合当前的信息化时代,高校在积极展开教务管理活动时,要深入了解信息时代对自身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并积极对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进行探究,力争可以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务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以此助力学校教育教学以及优化人才培养的进行。
一、落实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系统化教务管理工作
一体化教务系统主要是面对学校教务管理的所有工作人员、教师以及学生,并为他们提供综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其涵盖了日常教务工作,让学生不管是在校还是毕业,在校产生的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教务实现统一管理,同时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教务管理系统不仅为高校提供了一个基础的管理网络,还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自我管理以及信息查询的平台[2]。
(二)有利于提升教务管理效率
教务管理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操作为主的管理活动,成功转变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根本的管理平台,统一了收集、处理、查询以及打印格式的数据模式,并且规范化了教务管理。在教务管理中的各项数据都可以实现自动化处理,同时可以生成不同表格,以此得出相关信息反馈与分析,教务管理信息化促使教务管理逐渐朝向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全面提升了教务管理效率。
二、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教务管理现状
在信息化是时代背景下,我国很多高校都逐渐开始了信息化家安设,并对高校教务信息化系统进行了完善,促使在教务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计算机的功能以及作用,以此落实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网络化。结合这一前提,为了能使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且现代化,则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效率,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逐渐重视且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二)高校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领导对于建设信息化高校教学管理并没有深入了解且重视,因此对于教务管理的维护和管理也不够重视,目前高校的管理队伍在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意识并不良好,加上高校人员编制以及相关职称评定等,对该部分的工作人员管理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次,要想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能力,并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还必须包含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管理信息的能力,但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相对较低,对于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操作并不适应[3]。
最后,当下众多高校在设计和研制教务管理系统时不能全程且积极的加入其中,因而需要加强管理系统与自身教务管理模式之间的契合度,并在使用过程中秉承合理性原则。
三、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科学设计、规划教务管理系统
结合信息化技术,原本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内容出现了一些变化,传统教务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以及发展需求,要想全方位提升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那么就要全面分析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从而对高校管理系统中的各项板块实施优化与设计,以此保证可以真正对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实现优化,并创建完善的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全方位在管理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以此实现优化利用教务管理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高校综合管理质量,进而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推进实施辅助与支持[4]。
(二)创建高效教务管理配套制度体系
因为受到信息化时代的影响,高校在组织进行教务管理工作时,明显提升了教务管理制度的要求,要求其全面结合信息化教务管理工作内容,以此创建完善的教务管理制度,同时可以保证能够有效处理当前教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秉着与时俱进的态度,进一步创新教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模式,实现管理制度作用的发挥,加强标准建设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程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可以结合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主要需求,以此创建完善的教务管理信息建设制度,其中包含了信息安全制度,以及角度管理人人事管理制度等等,从而保证能够加强教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以及系统性,全方位保障与支持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行。
(三)强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开展需要拥有专业人才的支持才能完成,只有高素质人才才能科学使用信息技术进而创新教务管理工作内容,以教务管理工作具体需求为主,并围绕其展开各项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升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发展作用[5]。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可以定期组织其参加与之相关的培训,或者是邀请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并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活动,重点关注教务管理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以及自身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同时对其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以便对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全方位培训,使其可以贴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全面提升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
各大高校建设信息化教务管理工作必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对教务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管理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能够持续推进高校教务信息化管理,各大高校应该先从学校领导方进行着手,并针对信息化教务管理模式创建出一套全新的管理妮妮安,针对高校教务管理的特征,完成统一协调规划和引导。与此同时,更要明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创建全新的信息化教务管理制度,保证实现校内教学教育管理的现代化[6]。因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触及范围十分之广,相关数据也需要持续更新,因此相关部门以及教学单位都要全面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进而保证整个教务管理系统顺利运行。关键时,高校更应该积极为师生实施信息化教务管理的宣传,积极邀请学校师生参与到信息化教务管理工作之中,以此获取师生的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进行对高校今后的发展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下,高校除了完成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之外,还要结合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需求,积极探究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进而增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并提升其管理效果,以此满足高校教育教学的续期,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朝向更高质量前进
参考文献:
[1] 马悦. 高校教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 科技视界,2021(9):170-171.
[2] 袁翠珍.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 新校园(上旬刊),2017(3):47-48.
[3] 姚颖.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2):96.
[4] 林晔. 信息化时代民办高校教务管理人本化缺失的表现及对策 ——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为例[J]. 林区教学,2021(6):35-38.
[5] 李锋. 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高校教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0):101.
[6] 杨丽. 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249-250.
鲍力 男 1970年生 毕业于吉林大学交通运输专业 学士学位 工程师职称 现任辽宁科技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务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