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良好
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
【摘 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千年,集结了先辈们的智慧与美德,是我国文明的瑰宝,对整个民族的道德品质、文化观念、思想层次、社会交际、行为方式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中职学校承担着培育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中职德育课堂教育中,教师应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而提升德育的内涵和意义。本文简述中职德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课堂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课堂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给同行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引言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被伟大的先辈们不断地创新与传承,延续千载而不断绝,学校德育课堂教育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传承和发扬手段。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或实践活动中逐渐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性格魅力和人文素养等。所谓育人,必先育其品德,而后育其才能,有才能的人如果品德不佳,干一些违法的事,就会成为社会的蛀虫。因此,在中职德育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培养学生品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1.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现在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上都表现为健康向上、热爱生活、积极活泼的状态,我院近几年德育教育努力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中去,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有非常棒地促进作用。现在,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课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效果甚微,我们需要引起重视,认清现状。
1.1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课堂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由于现代政治教育的出现,职业院校的教师会理所当然认为政治教育就是德育,而忽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更有甚者会认为政治教育包含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于是,在中职德育课堂上,存在严重的课程压缩,将很多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压缩到一个课时,或者拆分成零零散散的部分,在教授政治内容的时候才会提及传统文化,或是一带而过,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对传统美德的学习也会非常肤浅,更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虽然政治教育也是德育的一部分,但是政治教育中并没有包含时代文化、传统美德等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故而政治教育不能完全取代德育。学校教学理念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其中德育也应该是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只发展政治思想和觉悟,德育中缺少了传统文化的内容,会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和培养十分不利。
1.2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轨
中职德育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但是在德育课堂上很容易发现,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学习兴趣,一味地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教学内容浅显,没有深度,也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长久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还会对空泛的传统文化教学产生厌烦情绪,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培养非常的不利,更不能积极的引导学生将中华传统美德的认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引入新的科技技术辅助教学,采用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自主去探知传统文化的内涵。
2.中职德育教育课堂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1发挥德育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特点,还具有每个年代的时代特征,融入了当代的意识形态,这是一场优秀的文明演化,也是一次次精神思想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汇聚而成的美味果实。德育教育是当代青少年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而德育教师是这一途径的关键所在,一位优秀的德育教师能让学生更有效的收获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也能更好地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记在心中。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与学生相适应地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收集整理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和小故事,或是制作小视频,在德育教学过程,教师就可以偶尔插入这些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如果教师没有在这一方面做足功课,就会让学生有“老师念了整堂课的课本”的体验,学生也会厌弃学习。因此,德育教师必须积极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加知识储备量,迎合学生的教学口味,才能在德育课堂上发挥出教师的作用。同时,老师应当在考虑学生天性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出自由且舒适的学习氛围,增加在学习中的乐趣和兴趣,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帮助中职学生积累对传统文化的知识量,不断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
2.2创新教育理念,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在短视频、直播、游戏等一些互联网娱乐方式的影响下,很多的中职学生都开始被短期利益、物质享受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逐渐占据,而中华传统美德逐渐被抛弃。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德育课堂的过程中,中职学生的配合意识并不是很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应当充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选用恰当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例如,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刷短视频,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用手机或录像机拍摄短视频,用来表达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可以上传至网络,获得投票数最多,给予表扬并获得最佳短视频的荣誉;还可以让学生依托自己的职能手机,制作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等等。这样的趣味性教学,不仅迎合了学生的兴趣,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2.3营造校园德育氛围
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挖掘德育教学内容,建设信息化校园氛围,为学生德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其次,结合学生认识规律,为学生组织主题式德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德育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与想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学生渗透德育内容。最后,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德育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学习,以此推动德育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
结语
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科技不断在进步,教学方式也应该不断的随之变革。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地探索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思路,挖掘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知。中职德育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和思维行为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德育素养,促进社会美好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长云.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4):170,186.
[2]任春娇.探索信息化时代高校德育教育与我国优秀文化思想的融合发展路径:评《信息化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J].林产工业,2018,45(12):79-80.
[3]裴广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与信息化时代高校德育教育的融合发展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7,4(43):216-217,224.
[4]魏程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生德育渗透的探究[J].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2017,(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