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婵
广西柳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545002
摘要: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涉及多种因素,从教材研读的角度上看,教师需要基于整体思想与理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主要内核的学习网络,学生能够从该网路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学习。研读教材的目的在于深化教材的理论知识体系,通过总结和拓展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得到发散,从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本文从研读教材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进行了不同角度探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提高现阶段课堂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研读教材;小学数学;实效
一、引言
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内在素养要求体现在思维逻辑、空间想象能力、理论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力等方面。在新时期的学科素养教育工作中,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整体学习质量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提升,以此紧跟当前学生教育工作的发展情况。研读教材对于当前的教学工作而言,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教材的理论内容、章节知识点与单元设置,都体现出不同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能力。此外,在当代核心素养教育的持续推进背景下,研读教材也是制定学生素养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因此,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工作中,教师需要深入解读教材、归纳教材与拓展教材,使学课堂教学工作能够实现较好的提升。
二、注重学习情境与问题导学
课堂时效性的提高涉及到多种因素与教学方法运用,其中的情境教学法与问题导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与多种思维引导模式,由此使其数学思维能力、理论运用能力与推理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提高。研读教材则是教学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之一,教师在教材研读的基础上,通过单元知识点整合、归纳与拓展,再依据相关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在深入教材理论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学习模式进行相应的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的教材研读,需要立足于每个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使学生立足于整体观念认识教材的单元知识点。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指导过程中,三年级与五年级的分数内容章节分别属于基础奠定和理论提高两个阶段,教师通过研读教材使教材的单元知识点进行整合与关联,才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较好的保障。
其次,对于新老知识之间的关联与应用,如工程类应用题的教学指导工作中,该类题型与相遇问题具有共性,教师则可通过过往知识与新知识学习的整合,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对比和深入学习。[1]
最后,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需要从课程理论内容的核心部分出发,使学生能够从主要的知识点进行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
如,在分数与百分数的理论概念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基于“1”这一单位,使学生分别对比分数与百分数之间具有的共性。
从上述的教学方案中可以发现,相关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手段主要建立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若缺乏教材研读所提供的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方向,则容易影响课堂实效的进一步提高。
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在提升课堂实效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学生的内在素养培养与学生主动性的激发,能够使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较好保障。研读教材的目的在于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通过凝练、科学、合理的课程理论内容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通过较好的思维引导模式,使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至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比如,教师可遵循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经成果的分享、交流与探讨,从而打造互动性较强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理论课程的深入探讨,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如,在《分数与除法》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思考在进行分数除法过程中,将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运算方便,还是保持分式进行运算简便?教师根据学生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的总结的内容进行阐释,说明分数除法在进行运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化简的方式进行简化运算。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要涉及自主性的调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研读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基础,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使学生投入于课程的理论学习中。[2]
四、创编习题整合教材理论
习题作为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必经之路,教师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需要注重创编习题的整体性与关联性,或基于某个单元主题进行习题创编。比如,在数据统计章节的内容教学中,可以将应用题的文字描述以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如在某一个盒子中,设置60个黑球,90个白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形式对概率事件的出现情况进行讲解,通过抽奖模拟与现实生活中购买彩票的场景的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基于实验探究与自身的学习经验进行分享,最后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归纳、教学评价与理论内容补充等,使学生更好结合理论内容加深该方面的理解。又如,在数据统计章节的内容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基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使学生结合统计的方法与图形设计,在调查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时,能够基于基础的理论知识应用与生活情境体验,逐步加深学科理论内容的理解。
结语:综上,在当前的研读教材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章节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与整体性等,同时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支持下,使学生能够深入课堂学习活动中,以此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较好保障。
参考文献:
[1]邓顺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的"三个精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
[2]杨国珠.注重学生实际研读整合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时代教育,2017: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