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静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中心学校 245200
摘要:初中物理中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和学生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将微课教学模式引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使教学过程更加的直观,也使教学效果不断优化,进而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并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基于此,以下对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策略
引言
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要授课方式的新型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观看短小的视频,通过视频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微课视频一般概括性比较强,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物理实验的时候更加有效快速地掌握知识,深入理解物理实验的原理。微课的教学方式比较形象,可以直观地将物理实验知识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物理实验的相关概念,激发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进行设计物理实验的能力。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关注微课这一有效的教学形式。
一、运用微课进行新课导入,提升学生注意力
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课堂导入的影响。微课教学视频一般时长在10分钟以内,并且主题较为鲜明,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教学中。所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的运用微课导入模式,使教学氛围更加的自由与和谐,通过微课的声形化特性进行新课导入,让学生带着思考和兴趣步入新课程。那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打造良好学习氛围?老师应该将实验教学和生活现象进行紧密结合,通过观察收集生活中与物理实验相关的现象,进而开始微课视频的制作并在课上播放展示,让学生的好奇心跟探索欲得到良好激发,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实操物理实验。例如在进行透镜实验时,老师可以先播放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出现的筷子弯曲、海市蜃楼、太阳变形等现象,让学生观看这些日常可见的现象,进而产生探索欲和实操意愿。之后老师再告诉学生,这是由于光发生折射而引发的物理现象,并且向学生提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是不是会出现偏折现象,偏折点应该在哪?”,通过展示和提问使学生带着高涨的热情投入物理实验教学,带领学生一起探索透镜的知识。
二、改进初中物理实验
在初中阶段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物理实验是其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物理实验,能够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普遍利用图片和文字作为教学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无法对照物理实验过程。在实施微课教学时,教师要先录制物理实验过程,以微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开展物理实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例如在进行“机械运动”的相关内容教学时,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育人员首先要对其物理实验过程录制视频,确保实验过程的谨慎性和规范性,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实验过程,随后引导学生基于微课视频展开实验。
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确保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详细记录本组实验过程,深入分析各项数据。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微课视频对本组实验过程进行严格检查,明确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学生对课堂实验具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能够有效节省课堂时间,为学生实践操作预留充足的时间,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微课应用于物理课堂实验
在教师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形式来带领同学们观看相关的短视频,在观看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和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水平。比如说,在教师进行有关于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教学时,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为同学们讲解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讲解关于砝码的重量配置,解释如何观看标尺的刻度和分度值。在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中,要提醒同学们关注实验操作的步骤,比如说把游码移动到标尺的“0”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处于平衡的状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0”刻度线上。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确保学生的操作符合规范,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
四、问题导向,微课教学要与学科教育紧密结合
微课作为一种创新学科教育形式,它的优势特点是显而易见的。至少从调动学生注意力,改善课堂气氛来看,微课教学更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很多教师在微课教学中没有做到有效衔接,对微课视频的接入过于生硬,缺乏前期的引导和后续的跟踪。这就导致微课教学成为一个单独存在的过程,其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延伸。进行问题导向时,要在课程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在启迪学生思维探究的情况下引出微课视频,让大家充分集中注意力,认真把握微课中的内容,避免遗漏重要知识点。比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方面知识的时候,教师想要用微课的方式展示声音的传播具有的规律、特征和声音传播的能量。在课程中,教师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知道,声音是通过振动等方式产生的。那么,振动的方式不同,发出的声音会相同吗?用不同款式的录音机播放同一首音乐,在音量大小一致的情况下,发声部位的振动情况一样吗?”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始思考振动与声音的关系,思考振动的频率、音调的高低是否和振动物体本身的材质、形状等各方面有关系。在学生的思考中,教师引出微课视频内容,告诉他们可以在微课中寻找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将教学内容从课本过渡到微课视频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认真从微课中寻找答案。这比直接播放视频给学生看的方法更加简洁高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微课的优势相当多,此教学模式可以便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而且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水平,对现阶段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来讲,其补充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合理运用微课,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又可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汪菁.基于核心素养下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110-111.
[2]林琦.浅谈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90):172.
[3]张华琴.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经验方法总结[J].新课程(中学),2017(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