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瑛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艺术幼儿园 213000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大多数的家长都认 为,教育应该越早开始越好。所以,幼儿园现在对于孩子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不再是曾经单纯的帮助家长进行托管孩子那么简单,也要承担一部分教育孩子的义 务。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来说,班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班级管理不但可以建立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更加能够让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率。本文结合自身教育教学体会,对幼儿园班级管理谈几点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教育
幼儿园班级是幼儿游戏、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是幼儿园的基本单位,班级是幼儿养成日常行为习惯,开展日常活动,以及家长与教师交流、沟通的平台。在幼儿的所有生活中,幼儿在班级中的生活占了大部分比重,不管是全日制还是寄宿制幼儿园都不例外,当然幼儿园班级也是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幼儿班级管理水平与其身心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也反映出了一个幼儿园的整体办园水准。下面结合自身教育教学体会,对幼儿园班级管理几点认识。
一、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
(一)小班班级管理的内容
小班幼儿初进幼儿园时,由于离开了自己经常生活的家庭环境,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情绪容易波动,比较抵触幼儿园,也不愿意与小伙伴和睦相处,时常会出现一些攻击和争吵行为;他们尚未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也未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更重要的是,小班幼儿尚处于语言和行为的发展阶段,十分不容易管理,所以,小班管理显得格外重要。鉴于此,小班管理工作的重心要放在提高幼儿适应能 力,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使他们通过幼儿园学习掌握基本生活要领,为今后读中班、大班做好铺垫。生活常规的养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勤加 锻炼。教师要注重方式,要保持耐心。可以通过模仿法、示范法、游戏活动和文学作品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一项活动都有特定的规律,教师要结合这 些规律来锻炼幼儿的自觉性,为往后的学习做好铺垫,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中班班级管理的内容
中班幼儿的年龄通常都在四到五岁之间,中班教育在幼儿园教育里面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幼儿身心发育的关键性时期。中班幼儿的管理同小班比较类似,管理的具体内容囊括有生活常规以及教育常规这两个方面,可是中班的管理和小班管理也有一定区别的。比如在生活常规管理上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洗手、大小便、手帕的应用以及个人的清洁等;好的饮食习性,比如就餐时的情绪、习惯、坐姿以及卫生习惯等;好的睡眠习性,比如说睡觉的姿势、睡觉的时间等;离开幼儿园以及来园的要求,比如言行举止等。对于中班的幼儿能够实施的行为练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育,使他们可以有好的习性。教育常规具体囊括有集体活动方面的常规,比如上课、劳动、参观以及活动等;游戏方面的常规,比如游戏兴趣的培育、游戏规则的了解等;别的相关的教育活动,比如说阅读以及散步等。
教育常规的管理是在教育活动里面展开的,假使不和教育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仅仅只是通过对教育常规进行背诵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老师应该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中,帮助幼儿了解教育方面的常规,并且逐步内化。
(三)大班班级管理的内容
大班作为幼儿园教育中最后的一个学年,在这一阶段的幼儿变得更加听话、更加聪明,他们在精力上变得更充沛,接受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习能力也有效的发展,并且逐步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大班作为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语言能力以及自我意识方面的发展上。还应该要强化常规教育,使幼儿养成好的习惯。在进行常规教育的时候应该重点对幼儿在自我管理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幼儿能够对自己进行更好的管理,管理的具体内容囊括有自身的言行、日常的生活等。而且,还要使幼儿能够很好的处理自身同集体间的关系,清楚自己作为集体里面一份子,严格遵守集体纪律,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在开展活动的时候不但要想到自己,而且还应该想到别人。老师应该大力组织开展集体竞赛,并依此来强化幼儿所具有的集体责任感。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建议
(一)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
幼儿园老师要加强班级管理,教师要拥有班级管理思想与理念,如此一来才能够确保班级管理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园中由于各个班级的老师不一样,因而班级之间也有一定差异,也就是说班级类型不同,班级特点与表现也不一样,教育功能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取决于班级管理,关乎于幼 儿身心发展与健康成长。由于教师思想观念的不同,班级管理中采取管理方式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对班级内部所有事物与幼儿进行管理。班级 管理中主体是幼儿,现代教育重点强调要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对幼儿给予尊重,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必须要有利于幼儿发展。幼儿教师是否能在自己班级文化的矛 盾、冲突与不一致性等现象中进行教学与班级管理,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真正进行班级管理的教师,抱有何种理念进行班级管理,同时影响与考验着教师的领导能力。
(二)营造宽松愉快的班级氛围
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要,努力营造轻松活泼、乐园般的班级氛 围,使幼儿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以爱为出发点,尊重和接纳每一名幼儿。热爱幼儿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好的班级管理首先来源于教师对 幼儿教育事业,对班级每一位幼儿发自内心真诚的热爱。爱孩子,并观察、了解、研究、理解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尊 重幼儿的个性风格,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尊重幼儿的潜在能力等。并赏识、接纳每一名幼儿,接纳幼儿的“错误”。这种尊重是建立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走 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懂孩子语言与行为的实际意义,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和必要的。
结束语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与游戏的场所,良好环境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教师要积极组织展开一日活动,鼓励幼儿参与其中,加强与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班级为基地展开各类活动。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对班级管理给予重视,对幼儿加强教育,让其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从而促使整体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一定促进作用,班级管理不仅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促使幼儿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