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1期   作者:王军利
[导读] 情境创设教学法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等特点,依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故事场景、人物状态及作者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王军利
        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   050000
        摘要:情境创设教学法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等特点,依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故事场景、人物状态及作者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展开探究,给出了几点合理性建议,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生活化;多媒体技术

        情境创设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有计划且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情境,尽可能以真实、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进入角色,帮助学生思考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收获更多知识。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自然导入新课知识
        语文教学不能只重视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还应按照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对学生展开全面化、系统化教育,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问题中,教师要了解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下提出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味知识学习的奥妙。例如,在教《乌鸦喝水》一课时,可以借助课件展示乌鸦喝水的图片,向学生提出“乌鸦要想喝到瓶子里的水,会采取哪些方法呢?”以问题导入新课内容,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学生给出答案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探索课文中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问题导入,也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试着分析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喝到水呢?”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懂得遇到困难不应退缩,而是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1]。
二、巧妙创设故事情境,打造趣味语文课堂
        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个充满趣味的课堂更能够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抓住学生的兴趣心,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进入学习状态,也为开展下一步的教学任务奠定基础。例如,在教《精卫填海》一课时,可以先为学生讲述“夸父追日”和“愚公移山”的故事,以新奇有趣的故事入手,导入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词生词,查阅字典做好拼音标注,了解课文内容,深入分析文章情感,学习精卫勇敢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对故事进行简要概括,锻炼学生的知识提炼和语言组织能力。
三、借助教学辅助工具,营造课堂情境氛围
        网络技术在教育行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运用网络技术搜索和整合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因此,教师要加强多媒体的应用,简化语文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望洞庭》这首诗时,可以利用音频播放轻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使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品读诗词的深层含义,感悟诗中描绘的意境及作者的创作情感,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2]。在教《小蝌蚪找妈妈》《雪孩子》等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领悟文章情感,从书本中感受到亲情和友情的珍贵。
四、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充盈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以往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多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都会面临知识理解困难或者陷入理解误区的问题,在课堂学习中扮演着被动接受的角色,难以将知识理解透彻及消化彻底,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影响课堂进度。对此,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在践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同时,构建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例如,在教《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收集春天景物图片或者文字信息,结合自己对春天的认知和感悟写一篇简短的介绍,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使学生体验投身自然的情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多设计一些生活化问题,如“生活中哪些现象,预示着春天要来了?”“春天有哪些特征?”“同学们喜爱春天吗?为什么?”等,引导学生回答,让学生从发现春天到探索春天,感受到春天的蓬勃气息[3]。
五、精心创设游戏情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开展趣味游戏能够在活跃课堂气氛之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学习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应注重游戏情境的创设,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合理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可以组织朗读竞赛,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再现历史情景,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知道圆明园毁灭的经过,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肩背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此外,在教《宝黛初会》这一节选章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以“林黛玉初次进贾府”为活动主题,按照课文中出现的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进行角色分配,使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及人物性格特征,学会人物鉴赏技巧,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教学法,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为了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情境氛围,以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游戏情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且巧妙地运用故事情境,打造趣味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跃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6):147.
[2]袁微.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2021(15):163,85.
[3]唐秋红.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2021(11):97-98,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