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慧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213161
摘要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种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利用真实的教学情境进行语文教学,可以使得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语文课堂学习中,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真实情境的概念和应用意义进行了说明,还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进而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真实情境;思维品质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方式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真实的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教师应该正确地设计真实情境,进而发挥出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真实情境的概念和应用意义
真实的情境教学也是情境教学法中的一种形式,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生活知识,在相应的情境中去思考课堂需要学习的语文要素,进而使得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更加的深刻,能够帮助小学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1]。真实情境教学和普通的情境教学相比较,会更加注重情境的真实性,真实的情境可以增加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学生可以利用身边的常见知识来进行思维的有效拓展,使得很多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的容易理解,降低了语文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应该正确地应用真实情境教学法,并发挥其优势,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真实教学情境体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一)布置教学环境为教学情境提供有利的条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的布置课堂环境为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打好基础。轻松熟悉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专注的学习。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类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美好善良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相应的语文课文,利用好身边的相关物品来布置相应的教学环境,并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有高效的学习语文。比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中第23课《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对环境的描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中提到了新月、树枝、红枣等内容,教师可以用语言为学生创设较熟悉的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去猜测这个带刺的朋友到底是什么。如果学生猜到正确的答案是刺猬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为学生画出一只刺猬,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比如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这篇课文时,为了激起学生对中国的热爱,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神州又叫什么?中国、中华、华夏……,与此同时,PPT中出示一幅幅祖国壮美山河,在这样的情境下继而引导朗诵,我神州,称——,(我神州,称中华;我神州,称华夏;我神州,称中国。)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深感自豪,爱国之情自然生长,课堂的学习氛围十分融洽。
(二)语文写作教学中设计真实情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因为小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阅历较少,因此积累的写作素材非常的有限,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发表深刻的言论,使得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白,生活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最好的方式,遇到和生活有关的内容可以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并让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一定的生活经验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意思,还能够明白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性。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以充分地为学生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认真的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进而使得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具有真实的情感[2]。比如在练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的习作时《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将自己认为比较缤纷的事物说出来,并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世界的缤纷多彩,这样会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美产生一种全新的认知,帮助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设计真实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的增加写作教学质量,因为写作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只有学生在写作中不断的积累写作经验,才能逐渐的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进而提高文章的 质量。
(三)引导学生和文章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教师都明白,语文课文都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课文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但是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思想或认知能力去理解文字体现出来的魅力和情感,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采取真实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替身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中的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旅游时拍的一些风景照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分享 ,然后让学生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比如景点的名字,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这些优美的景色,以此来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对生活的一种感悟和体验,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教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课文都应该认真的分析,如果课文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 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真实情境中理解文章内容 ,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此外,学生还会自主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四)表演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生因为年纪比较小,所以在学习中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因为自身的控制能力不强,所以很快就会放弃[3]。这时语文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真实教学情境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积极的自主学习,进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到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丢24课《司马光》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思考故事的深刻含义,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真实的生活情境。首先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将寓言故事进行复述或者表演,教师还可以随即的抽取小组成员对原故事进行总结,并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深刻道理。这样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还可以 让学生可以自主的查阅字典,或者进行讨论交流来不断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自主的去感悟故事的深刻含义。在表演和复述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进而会更轻松的明白语文知识。
结束语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只有学好语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真实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与学生为本,为学生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在情境中学生会更加深刻地去思考文章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徐龙启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4期
[2]李慧.真实情境在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考试周刊,2020(25):39-40.
[3]周鉴清.真实情境还原,让语文教学更科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