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梅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 572600
摘要: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基础性特征,其中综合性指的是语文学科能够借助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而基础性则指的是语文学科对提升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语文学科在实施中产生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教学目标,这也对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学科内容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行,很多学校都已经充分发挥教育改革的作用,语文老师都会在日常实践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所以,要求所有的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课堂活力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师应该重视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多媒体能够将课本中一些抽象的事物以视频和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加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水平,教师也可以多媒体的手段安排学生进行课文朗诵,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参与度和活力,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兴趣。此外,多媒体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事物之间的属性和事物的本质特征,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大意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的文章时,学生如果在之前对红楼梦没有任何的知识储备,那么他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将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利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播放,使得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林黛玉进贾府时的具体的感情变化,通过视频的方式,使得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进贾府时,林黛玉看到的一草一木,那种无处安身,寄居他所的不易。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将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进行一一描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以多媒体作为基本的背景,让学生在这个背景下进行人物之间的对话,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这篇摘选的文章就会有比较深入的把握。此外,由于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在初读这篇文章时,对于四大家族的关系会比较混乱,这对于学生理解人物是不利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各个家族的人物关系以图片的方式做成流程图,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一一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整篇文章的行文思想和主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也伴随音乐和诗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这些诗文和音乐做出简短的视频,通过诗文和音乐的渲染,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黛玉进贾府的心情和思想变化,帮助学生掌握“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授课应当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并集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阅读能力。
阅读实际上就是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情感交流的过程,能够加强学生对作者文章中情感的理解与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认知水平等合理创设情况,将现实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不断提升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为例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林教头性格从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从而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认识到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历史必然。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选取文章的某一部分让学生进行分组表演,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对林教头的遭遇感同身受,进一步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三、巧妙掌握课堂节奏,优化教学时间
把控教学节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课堂环节的优化。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课堂节奏进行掌握。
第一,精心设计课堂流程,既有活跃讨论的环节,又有静心思考的环节。活跃的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充分思考研究,但是,课堂教学依旧不能离开严谨、规范的教学态度,在课堂流程设计中,既要有适合学生进行思维碰撞的讨论环节,又要有严谨、科学的探究思考的部分,只有松紧有度,才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起兴趣,在安静、严谨的环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有所收获。
第二,合理分布语文教学内容,在整堂课中,要张弛有度。一堂课的松紧有度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课堂内容的侧重点,教师在讲授重点问题和难点时,要提起学生的重视。分析发现,一个人的注意力只可以保持20分钟左右,超过20分钟,就会产生烦躁、焦急等情绪,但是一堂课基本都在40至45分钟,如果教师整堂课都是重点和难点,学生吸收效率会有所下降。因此,教师可以采用“5-15-5-15-5”的教学方式,五分钟轻松,十五分钟重点,五分钟轻松这样穿插进行,以实现学生吸收效率的提升。另外,运用微课、思维导图等课堂教学工具,把重难点书面、音视频呈现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无教师引导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反复学习重难点。
第三,调控情绪,调动学生学习情感。一堂卓有成效的语文课堂,是通过教师的情感带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融入文章、融入课堂,并且意犹未尽。首先,教师自己要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充分研究和理解,并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认知后加以拓展。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语言表达上,要代入式教学,充满感情地接受文章、作者等,在段落分析和语言研究时,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让学生体会文章主旨。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多方面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教师应当从学生发展的多个角度着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对教学手段进行与时俱进的更新,并不断从自身入手提升教学能力,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开展,让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莉.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12):3.
[2]张炳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2.
[3]满家云,冯春娣,邹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