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实现高效试卷讲评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5月第12期   作者:何钊
[导读] 试卷讲评课是初中生物复习教学中常见的课型,本文探讨了在初中生物讲评课中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果。
        何钊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840
        摘要:试卷讲评课是初中生物复习教学中常见的课型,本文探讨了在初中生物讲评课中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  试卷讲评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一、 问题背景
        如何在品质教育时代把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是所有教师面临的课题。当前学校大数据收集系统为两种:一是以“极课大数据”为代表使用“先改后扫”数据采集模式。第二种则以“7天网络”为代表的“先扫后改”的模式。两种系统在数据采集方面效率方面相对传统方法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大数据为讲评课带来的时效性、针对性、便利性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在获得海量的的的数据后很多老师们常常无所适从,应采用那些数据?数据怎样用?数据怎样分析更合理?结合笔者近年的使用经历,谈一些教学体会:
        二、试卷讲评前需要采信的分析数据
        数据分析使用是高质量讲评课的前提,大数据系统自动生成海量的数据针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用法。科任教师进行试卷讲评时应该选择那些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的分析数据呢?
(一).班级知识点横向对比分析数据——找到最优化讲评方式
        同一知识点,不同老师会有不同的讲授方法。通过对比同级各班知识点得分数据可以发现异常高或低的班级,有时候这些班级并非如我们想象那样“只是偶然”,那些异常的的波动,背后常常都有“非凡的故事”。可能是该任课教师对此类问题有独特的讲授方法,或是长期进行某种训练渗透的结果。了解这些细节加以深化就能实现最优化评讲。如某次月考笔者注意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知识点,同级老师得分率几近100%。经了解才知任课老师在讲课时利用视频对比法引导学生探究。方法高效而且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效果远胜于一般的语言引导。后来笔者借鉴用于其它相似的课堂包括讲评课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小题逐题图像分析数据——实现精准讲评
        大数据系统能把每一个学生的试卷图像记录于云端,这不同于常见知识得分分析,它更倾向于精准于“点”的诊断。如某次考试一知识点得分偏低,按一般做法可能要重点讲评。但如果准确查阅数据可能会发现得分偏低原因是几个学生严重失分或缺考造成的,这只需对这几位学生单独辅导即可。如此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实现精准复习。还可以真正了解到学生当时的思维过程和严重丢分的原因,为以后复习提供思路。
(三).班级知识点纵向分析数据——找到班级性薄弱点
        不可避免地班级整体测试数据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波动性。但连续跟踪一个班一个、两个月的某知识点得分监测数据往往能发现班级整体某些共性的问题。找到教学薄弱点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重点讲评、实现精准的查漏补缺。
(四).各试题得分率数据——找到讲评课重点
        在一般的试卷课堂如果某道试题得分率低于一定的比例(比如70%),老师会选择进行某种程度的讲评,但是直接对得分率低的试题是否是最有效率的做法?笔者收集了近年教学生涯中的所有相隔一个月的两次月考有关错题重做(将原来的错题略作改动难度不变)得分数据分析,其结果统计如下图


        从上表的统计可见,对得分率在0.4?0.7左右的题目进行讲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最明显。也就是说如果因为某一道题分率过低而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节高效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选题时应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中的得分率为40-70%的题目。


        三、利用大数据进行试卷讲评课教学策略
        在决定了使用那些在分析数据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下面几个策略展开试卷讲评:
        (一).简单题目——搭建展示平台,实现师生“精准”互动
        所有当前使用的大数据系统均有记录学生详细作答功能。简单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呈现特定学生的作答,让当事学生上台讲解其答题过程及思路,这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感。对学生来说“眼到不如手到,手到不如脑到”。要保证讲评效果,可以课前 “预约”学生 “备好课”。
        另外一些难度大的题目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是“蒙对”的,即便是这样老师也可以让他们谈一谈当时的解题思路,合理的逻辑推理有时也有实战意义。
        (二). “正解、错解”对比呈现,加深学生理解
        错题、错解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因此试题讲评课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大数据的记录功能,让一些典型的错误解法与正解一并呈现,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学生在《鸟类生殖》一节常会把胚盘与胎盘相混,会误以为卵壳膜是细胞膜、卵白是细胞质、卵黄是细胞核。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要把相应的正解和错解并列放在一起配上图片对比呈现,学生立马会理解且印象深刻。
        (三).讲评形式多样化,抓住学生注意力
        很多教师常常抱怨试卷讲评时间来不够。这可能是老师追求“面面俱到”,每道题都要细讲,导致时间不够。实际上,要保证学生一节课45分钟都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这几乎不可能。(老师们都有培训、开会经验) 。因此讲评课最好多样化,笔者通常是失分大的重点的老师集中讲评,较简单的优秀学生讲评,小问题由学习小组讨论完成。特别简单的直接把答案展示到投影上,然后教师对关健点做迅速点评,这可以同时推进几道题目的讲评大大提高讲评的速度和效率。讲评形式多样化,学生不容易分神有利于提高讲评质量。
        (四).相同类型相同错误的题型集中讲评
        初中生物试卷题型相对比较少,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容易把相同类型的题型及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整合在一起。然后找到对应的措施一一解决。比如对于生物遗传类的题型一直是初二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在复习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错题分析,查看到底是哪个环节致使试题得分率低。然后把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犯错原因进行整合,讲评课时展示这些信息,一方面可以给其他学生以警示作用,避免他们重蹈覆辙。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醒曾经在这种类型题目“吃过亏”的同学不要再错。如此学生在一节讲评课便可以纵览一学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错误,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试卷讲评工作并非是“形象工程”,也不是考试后的“走过场”,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机会。在大数据技术加持下教师能够利用的信息越来越多,只要学会分析和使用海量的数据,就可以把一节人人都“避之则吉”的讲评课变成老师和学生的喜欢的“提高课”、“示范课”。实现从大而泛的“漫灌”试讲评到精准科学的“滴灌”式讲评的转变。实现把大数据与传统课堂相融合改变以往试卷讲评课的千篇一律、同质化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沈奇.我的试卷我做主——用心铸就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的生动与高效[J]. 教育教学研究 2014(8).
[2]田晓华.基于SPSS的一次物理试卷分析[J].中学物理 2018.(19).
[3]李正 李卓亚.浅谈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 20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