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德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实施,从而使得城市人口数量不断的增加,这样在带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的诸多的农村问题。诸如: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问题,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当下人们还没有给予统一的认定,学术界还没有制定针对性的标准,所涉及到的争议点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是留守儿童的年龄范围的判断。其次是留守儿童时间的判定。最后是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者是单方外出的界定。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大量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进入到了城市务工,因为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他们无法实现家庭整体迁移,这样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等诸多不良情况的出现。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引言:就现如今实际情况来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的严重,因为家庭亲自教育的不完善,亲自沟通较差,学校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等多方面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较差,行为模式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存在大量的隐形安全隐患。所以,在当下新的历史时期中,怎样切实的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以解决,还需要我们加以深入的研究。
1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家庭方面
1.1.1家庭教育缺失
经过大量的实践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在所有的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中,大约百分之九十的儿童都是由祖父母进行看护的,看护人年龄相对较大,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并不具备良好的监督和辅导儿童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从而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结合对教师的访谈我们总结出,在很多学龄前或者是小学低年级农村留守儿童中,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自身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缺少基本的认识,这样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1]。
1.1.2家庭教育观念偏差
首先,对于教育缺少正确的认知。因为留守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经济收入相对稳定,而现如今大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会遇到就业困难的问题,从而会衍生出读书无用的观念。很多的家长单纯的认为学生只要可以识文断字就可以了,读书再多也不一定可以找到更好地工作。其次,对于学校教育过分的依赖,对于家庭教育缺少重视。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以及看护人员认为教育学生是教师和学校的职责,在将学生送入到学校之后就不再询问。最后,放纵溺爱式教育较为严重。很多的留守儿童因为自身不能保证长期陪伴孩子所以会产生一定的内疚感,所以会在物质方面尽可能的给予补偿,如给学生买手机,理由是便于和孩子沟通,结果孩子好奇心太强特点—其无节制的玩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等,这种补偿的方式是不能替代父母的陪伴的,并且往往会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些越轨行为发生条件,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制止,往往会导致其丧失规则意识,物质方面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也会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消费理念[2]。
1.2学校方面
1.2.1教学设施简陋
通过走访调查留守儿童较多的13所学校,其中3所中学,3所中心小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村小。硬件设施:3所中学和3所中心小学环境均较好,九年一贯制学校环境尚可,此7所学校教学楼均为楼房,教室内黑板清晰、桌椅稳固、冬季集中供暖,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操场、食堂、水房、厕所、图书室等设施完备,能够满足学生基本需求;电脑等电子设施和实验室情况一般,使用较少。6所村小教学设施简陋,教室均为平房,其中3所学校教室冬天采用“烧煤炉”方式取暖,由学生轮值管护“煤炉”,易造成烧伤、烫伤,并且有火灾风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操场面积小,户外活动条件差。厕所为旱厕,无水房设施,卫生条件差。有图书室,但书籍少且破旧,多为捐赠书籍,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3]。
1.2.2师资力量薄弱
就留守儿童方面来说,教师不但承担着监护的职责,并且也是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成年人,所以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地区教师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教师人数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经常会出现一名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的情况,并且授课结束之后,教师还需要进行大量作业的批改这样就导致了教师的负担过大。其次,教师年龄相对较大,专业水平较低,缺少足够的进修机会,无法保证自身的良好发展,教学思想理念较为落后,教师队伍整体综合素养较差,这样也会对教学工作的实施造成诸多的限制。最后,专业教师人才不够,尽管也设立了一些素质课程,但是往往都是由其他非专业教师担任。
2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2.1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
学校方面应当积极的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编制相关管理制度,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给予规范性的指导。针对留守儿童实施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制定教师全天值班的制度。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在校寄宿,所以全天的生活都是在学校中渡过的,在课下的时候,因为很多学生年龄较小,所以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极易引发严重的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应当安排教师进行值班。其次,制定专门的陪护制度。生活指导教师需要与学生同睡,这样就可以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联系,确保学生在学校中的住宿能够保证良好的安全,特别是对寄宿制的学校中的留守女童应当加大监管的力度,尽可能的避免他们人身遭到侵害。再有,积极的落实卫生管理工作。在充分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质量严格的卫生制度,避免各类流行性疾病的出现,对于学校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归家。针对流动性向疾病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方案,全面实施寝室卫生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寝室的通风,确保地面的整洁干净。最后,办好食堂[4]。学校食堂需要对伙食进行切实的管控,保证良好的营养搭配,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学校上层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将寄宿制度加以严格的执行,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样也可以形成良好的进程务工农民工家庭办学模式,避免通过收取过高的费用的问题发生,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寄宿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家庭来说,往往会导致上学成本的增加,会对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所以学校不能将寄宿制看做是勤工俭学的措施,通过收取大量的寄宿费用来对学校经费困难的问题加以缓解,也不允许将学生的寄宿费用挪用,而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标准的降低。最后,针对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检查。对校内外环境加以定期检查,高效的对安全隐患进行排除,并且也需要为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引导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
2.2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
学校应当充分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组织他们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提升他们综合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也可以充实留守儿童的童年生活,促进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3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辅导,并且对他们思想波动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一旦发现任何的异常情况都需要及时的利用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5]。
结束语:总的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到的层面较多,需要我们加以重点关注,为了更好地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加以解决,需要家庭、学校、政府通力协作,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康馨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20(08):239-240.
[2]刘香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1):155-156.
[3]杨子瑶,景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6):21-23.
[4]李艳红.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7(06):73-74.